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贵州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解决的出路与关键科技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喀斯特山区的缺水是由于自然条件差,工程条件不具备造成特有的"工程性缺水",或称为"环境性缺水".通过对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成因分析,结合喀斯特山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提出了以浅层喀斯特水开发利用、雨水收集利用及节水为主的解决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的模式和措施.并针对以往试验示范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切地计算和评价浅层喀斯特水资源?如何保护微型蓄水工程(小水池、水窖、水柜)水质,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表层带喀斯特水开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  相似文献   

2.
水是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区域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结构性缺水将成为制约龙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针对龙海市水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坚持可持续利用原则,提出水资源利用、保护和管理的应对措施与建议,以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经济、水文化"的目标,促进龙海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刘丹  胡娜  宫安 《科技信息》2009,(23):394-395
辽阳市多年平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616.9m3,属于重度缺水城市,境内46%河长为Ⅳ类~劣Ⅴ类水质,水污染严重。水资源量短缺、水质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缓解该矛盾,提出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措施,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环境,保障辽阳市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北部,地形以东部山区和中部丘陵为主.雨量充沛,河流密布,属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目前,虽然全市供需水总量在数量上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破坏不断加剧、水土流失、地形地貌复杂等,全市已成为一个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较为明显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张小燕 《科技信息》2011,(15):362-362
上海地区水网密布,水资源总量较为充沛,然而上海却是典型的水质性缺水城市,上游水源污染严重,自我洁净功能越来越弱,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剧增,随之而来的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分别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和郊区的水系特点提出水资源保护方案,目的是为多渠道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建言献策。净水是非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所以水资源保护是一项意义深远、造福人类的事业。  相似文献   

6.
马燕梅 《科技信息》2012,(35):I0460-I0460,I0452
灵武市地处宁夏青铜峡河东灌区下游,秦渠、汉渠、东干渠等三大干渠稍段,渠道来水不足,全市水资源总量为0.23亿m^3,占全区水资源总量11.63亿m^3的2%,多年平均产水模数0.63万m3/km^3。资源型缺水、季节性缺水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恶劣。本文总结了灵武市坚持立足当地,外调内挖,强化管理、节约为先,努力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保护包括保护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开发利用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约用水,同时加强水污染治理,在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充分地利用水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以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在总体布局上,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水污染防治措施。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主要从工程措施方面论述辽阳市如何保护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松辽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松辽流域水资源虽然较西北、华北地区相对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利用效益低、浪费严重,水污染问题较严重,水土流失面积日益扩大,水资源承载力较低.为了保证松辽流域水资源安全应明确缺水类型,对资源性缺水地区努力做到以供定需,实现需水量零增长,并满足生态用水需求;对管理型、设施型、水质型缺水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控制水资源的污染;要特别重视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建设完善的水市场;加强全流域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全球变化下的水安全研究.  相似文献   

9.
舒兰市位于吉林省北部,地形以东部山区和中部丘陵为主。雨量充沛,河流密布,属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目前,虽然全市供需水总量在数量上基本保持平衡。但是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破坏不断加剧、水土流失、地形地貌复杂等,全市已成为一个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较为明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刘曙光 《科技信息》2013,(19):444-444
东平湖是大清河水的汇集区,亦是黄河的滞洪区,党中央、国务院从国家全局利益出发,做出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东平湖水库的决定,保护东平湖水质的任务非常艰巨,本文对水资源质和量分析的基础上,从保护工作入手,明确提出水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源涵养林工程是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工程建设,改善汾河两岸的生态环境,恢复汾河流域沿途的自然景观。介绍了襄汾县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中摸索出的一套提高当地水源涵养林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的耦合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识别了城市化与水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的关键因子.计算了龙岩市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的耦合度,其结果为0.793,考虑龙岩城市化水平,综合判定龙岩的城市化与水资源系统处于中城市化高耦合度阶段.预期结果可对城市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珠江流域和海河流域是我国大河流域中水资源量相对丰富和相对短缺的典型代表,这两大流域自然地理存在着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各自的水资源量存在较大差别,但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有诸多相似之处。总结了海河流域前期研究:1)水环境复合污染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基础,特别是各种持久性难降解有机污染物(POPs),重金属污染及新型污染物的分布规律及污染程度,提出流域尺度、强人为干扰条件下复合污染综合效应的量化评价方法。2)基于流域水环境特征,提出耦合水质、水量和水生态的流域水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建立了适用于流域尺度的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和子流域尺度的相对风险评价模型(RRM),在终点的选取中,同时考虑生态终点和人体健康终点,尝试通过RRM进行生态风险和健康风险的整合。3)基于流域水环境特征,提出了流域尺度的健康评价方法,建立水质-水量-水生态-社会服务综合指标体系。最后,分析了当前珠江流域水环境问题,提出应加强水环境风险研究,尤其是复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此外,还应加强区域合作,鼓励公众参与保护水环境。  相似文献   

14.
赣江由南向北纵贯整个江西省,是长江中游重要的一级支流。赣江流域的重要枢纽工程通过对水资源的调控,实现防洪、发电、供水、灌溉、航运等多种功能,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水利枢纽工程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可能对水库淹没区、坝址及坝址下游等区域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一系列影响。分析了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及影响特征,为工程环境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是一个山地丘陵多,生态环境区域分异特征突出,景观十分破碎复杂的省份。福建省生态功能区划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在省级生态功能区划划分三级区划单元的基础上,又率先开展了县级生态功能区划工作,进一步细分出第四级区划单元生态功能小区。本文介绍了划分生态功能小区的意义及划分方法,根据生态环境要素的地域分异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布规律将全省901个生态功能小区划分为9大类40种类型,并阐述了各类生态功能小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生态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16.
山西煤炭开采对水资源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山西生态环境特点及水煤资源共生的特定水文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全省煤炭资源大规模开采对水资源的赋存和循环条件所产生的严重影响,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对山西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保山西煤炭能源在21世纪可持续开发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概念,阐述了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探讨了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有利条件,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提出了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市是江苏省新兴起的一个重要商品粮基地,水资源不足,限制粮食生产的发展,引江水给予补充,十分必要。但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方案不但调水规模小,而且输水路线,水工建筑物选址等方面都存在对徐州市农业用水不利因素。按此方案,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农业用水量不但不会增加,而且会加重洪水负担。因此,笔者建议:1.第一期工程调水规模至少在600秒立方米以上。2.提高“三湖”正常蓄水位。3.工程规划应统筹考虑徐州市及淮北地区洪水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运用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调查、研究了福建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除外)的生态体育课程开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体育课程存在开设项目单一、创新少、选择生态体育课程的学生多、课堂安全措施不力、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笔者认为,要因地制宜地开发相关项目、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及时间、建立健全完善的课堂教学安全制度机制、加强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20.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水质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90%的输水河道是利用现有河道.由于现有河道水环境问题突出,调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和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决定调水工程的实际效益.在分析工程影响区域水污染来源及成因、水环境质量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家东线治污规划,预测调水水质,探讨东线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