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以固态高锰酸钾、固态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Cl型)和液态溶剂(甲苯或苯)为体系的三相氧化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具备三相体系的催化剂作用,能使醇顺利地转化为相应的羰基化合物,并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讨论气体—金属固体间多相反应的速度控制环节。对扩散控制和混合控制提出了基本公式和曲线。作为应用举例,讨论了气体渗碳。指出气体渗碳的速度控制应是混合控制,而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纯扩散控制。介绍了根据这种观点,求扩散系数、传递系数、碳浓度分布曲线、渗碳层深度的方法,最后,初步提出了用活度处理方法,解决实测值和理想公式及其曲线间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硫氰化铵固—固相变贮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SC和TG-DTG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塑晶材料NH4SCN的热性能。由实验数据表明,NH4SCN是一种有前途的固-固相变贮能材料。  相似文献   

6.
一、气泡现象及其影响固体流态化技术自二十年代问世以来,取得了很快的进展,因为它具有许多优点,因此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特别是气—固流化床的应用尤为广泛。气—固流化床中,气体进入床层后与固体颗粒相混合,构成一个气—固混合体系,如果仔细观察床层,可以看出,气体和颗粒在床内的混合并不是很均匀的,肉眼可以观察到,床内有的部位颗粒比较密集,有的部位颗粒则比较稀少,而且这种不均匀程度随气流速度的增高而加剧。  相似文献   

7.
气—固色谱用于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朝纲 《贵州科学》1990,8(4):87-93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一个用固-液相转移法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ACC的新法,并对其中影响产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讨论,同时对该反应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0.
建立了气-固相化学平衡反应器的严格数学模型,开发了这类反应器的模拟软件,并对锆英石氯化反应器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醇脱氢酶和牛血清白蛋白在吐温80-盐-水液-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讨论了pH值和分相盐浓度对酶及蛋白质萃取率的影响。用该体系从酵母中分离纯化醇脱氢酶,一步纯化倍数1.4,收得率80%。  相似文献   

13.
14.
利用DTA-TG热分析技术研究了无机塑晶材料Na2WO4的热性能。实验数据表明,Na2WO4的固-固相变焓总和为164.1J/g,是一种有前途的固-固相变贮能材料。固-固相变的机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Na2WO4晶体的晶格发生畸变,晶型由低对称的晶系向高对称的晶系转变,同时引入振动和转动无序,从而吸收热量。  相似文献   

15.
三相并流的流型与系统的动态特征有关。本文将压力信号的检测分析应用于三相并流的流型研究.根据球振动模型的能量分析导出识别模型,同时给出识别参数—压力振动能的概念和表达式,通过信号分析实现模型的量化.结果表明,流型转变时,压力振动能变化显著而有规律,依之判别三相并流流型效果显著;适用于三相并流时传质、传热、气含率及压降等研究的分区。  相似文献   

16.
对于催化剂快速初评及催化动力学的研究,微型催化反应器装置是很有效的工具。可是目前一般均限于气—固相的反应过程。为了适应某些液—固相反应过程的开发,研制了本装置。操作压力最高可达6MPa(可调),催化剂装量仅为0.5—2克。在连续流动的反应过程中,还能进行在线取样分析,并用微处理机自动打印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以扰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电解质溶液的状态方程。并将其用于电解质水溶液的固—液平衡计算。同时与Guggenheim模型,Bromley模型,Meissner模型和Pitzer模型进行了比较。本文模型与Bromley模型,Meissner模型及Pitzer模型具有大致相同的精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FeO高温气—固还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180-1330℃,通过测定浮氏体颗粒在流化床中被CO还原的反应速度,并应用未反应核模型处理数据,得到还原反应速度方程和表观活化能,研究表明氧离子在还原后生成铁层中的固相扩散为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但是过程呈现明显的两段速度特征,在反应后期,由于生成铁相发生晶格转变,使氧离子在铁层中的扩散更为困难,帮反应的活化能增大,反应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