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固定式镗刀当小刀头轴线与镗杆轴线的夹角小于90°时,刀孔上平面高于径向平面,在巳知镗刀工作时所需各几何角度时,小刀头上各几何角度的设计计算。利用矢量及座标转换原理,为镗刀几何角度的设计计算推导出了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这对保证镗刀的合理几何角度,提高镗刀的耐用度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了一次走刀磨削小尺寸等螺铣刀前后刀面的数学模型后,将计算几 的分析与综合要领引入了传统的啮合理论中;以累加弦长三次参数样条曲线求解过程的通用算法,满足计算机几何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CNC系统中二次曲线的几何特征分析,给出其相应的等距线方程,并将其应用于CNC系统中的刀心轨迹计算。  相似文献   

4.
硬质合金端铣刀刀体上的刀槽,通常将设计为槽底与铣刀轴线倾斜δ角,槽侧壁与铣刀轴线倾角为ω且偏移一个距离为e,以使刀齿装夹在刀体上后获得端铣刀所需的几何角度。本文主要论述在万能铣床上铣削铣刀体上具有δ、ω、e的刀槽时必要的工艺调整,利用矢量及座标转换推导了加工刀槽时必要的参数计算公式,为高效率、高质量地进行铣刀体刀槽的加工提供了一种精确可行的参数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冲击式采煤机刀齿几何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冲击式采煤机的破煤原理,结合煤炭生产中对煤体块度、粉尘量、能量损失等方面的要求,分析了冲击式采煤机刀齿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球面刀在三坐标数控机床上加工具有凸曲面工位的零部件时,往往会导致几何形状误差,对此,运用点涉法原理,推导出在凸曲面上确定平头立铣刀五轴和三轴数控联动加工刀位轨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理论方面对端铣削齿切出点及线进行了探讨,为确定出刀具合理几何参数、铣削方式、避开刀齿破损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基于曲线投影的复杂曲面高精度插补问题,给出面向球头刀的自由曲线型刀轨生成算法.算法根据曲面、刀触点等几何信息及刀具等工艺信息,采用"区间搜索,分段插值"策略,依据投影线上的离散点信息,用分段参数三次样条曲线高精度逼近理想刀位点轨迹.基于该算法用VC++6.0开发一个基于Microsoft Windows系统的CAM仿真软件,仿真结果证明算法可行且有效,实验验证系统运行稳定.该算法可扩充现有CNC系统轨迹控制功能,充分利用高档数控系统内置的样条插补功能,有利于提高复杂曲面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9.
凸曲面平头立铣刀刀位轨迹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球面刀在三坐标数控机床上加工具有凸曲面工位的零部件时,往往会导致几何形状误差,对此,运用点涉法原理,推导出在凸曲面上确定平头立铣刀五轴和三轴数控联动加工刀位轨迹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盘形滚刀刀间距对岩石跃进破碎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确确定岩石的性能参数是全断面岩石掘进机使用及高性能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研制的理论基础.通过盘形滚刀不同刀间距的压痕试验,研究了不同岩石上刀间距对盘形滚刀跃进破碎参数的影响,从而发现,盘形滚刀与北京昌平花岗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切深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只在第一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推力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与北京顺义大理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跃进破碎时的跃进量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与山东掖县大理岩相互作用时,岩石发生第一次、第三次跃进破碎时,盘形滚刀推力不仅与刀间距高度线性相关,盘形滚刀跃进量与刀间距也高度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视频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选取用于后续识别的最佳人脸图像.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最佳人脸捕获模块,该模块主要由人脸检测、人脸跟踪和姿态判定环节组成.在实现对视频中的人脸进行检测和跟踪的基础上,可自动截取并保存一张大小合适、清晰度高且姿态最佳的人脸,用于后续的人脸识别.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深矿井开采矿山压力与开采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深矿井条件下综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提出了工作面端面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克服表情变化对人脸识别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人脸切割的三维人脸识别算法.首先,采用一种自动预处理技术来去除离群点、填补孔洞和归一化姿态,以提高三维人脸数据的质量;其次,通过简化meshSIFT特征的规范化方向并加入形状直径函数描述符,讨论了方向分配和特征描述符的设计问题,改进了meshSIFT特征;最后,通过运用字典构造、压缩与自适应区域切割稀疏分类,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稀疏表示分类最小残差和的自适应人脸切割算法.FRGC v2.0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对三维人脸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face recognition method,which is a fusion of multi-modal face parts based on Gabor feature(MMP-GF),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Firsdy,the bare face image detached from the normalized imagewas convolved with a family of Gabor kernels,and then according to the face structure and the key-pointslocations,the calculated Gabor images wer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Gabor face,Gabor eyebrow,Gaboreye,Gabor nose and Gabor mouth.After that multi-modal Gabor features were spatially partitioned intonon-overlappi...  相似文献   

16.
Sheep don't forget a fac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uman brain has evolved specialized neural mechanisms for visual recognition of faces, which afford us a remarkable ability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remember and think about many hundreds of different individuals. Sheep also recognize and are attracted to individual sheep and humans by their faces, as they possess similar specialized neural systems in the temporal and frontal lobes for assisting in this important social task, including a greater involvement of the right brain hemisphere. Here we show that individual sheep can remember 50 other different sheep faces for over 2 years, and that the specialized neural circuits involved maintain selective encoding of individual sheep and human faces even after long periods of separation.  相似文献   

17.
水旱交接处护巷煤柱冲击矿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采工作面和旱采工作面交接的护巷煤柱处,极易发生冲击矿压事故.通过对冲击矿压机理的分析,认为冲击矿压的发生是由于积聚较高能量的受载煤体裂纹不稳定扩展所致.提出了增加卸载区的范围,促使煤体裂纹稳定扩展,降低单位煤体储能,从而控制冲击矿压发生的原理.给出了该条件下增加煤体孔隙率,减少瓦斯、空气流通通道的防治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分段治理,注水和注浆相结合的防治方案.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案是切实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该文通过事故案例分析,提出了炮采放顶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基本要求和预防顶板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脸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脸图像处理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识别等.分析了有关人脸检测问题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评价,重点介绍了人脸自动识别这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简要分析评价,最后提出了人脸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20.
Hogan J 《Nature》2006,443(7110):3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