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有氧操运动对中年女子身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航 《科技信息》2009,(15):110-110
运用DX-200生物电阻抗人体成分分析仪对30名中年女子身体成分进行测定,并比较经常参加大众健美操和有氧操舞运动对身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经常性的大众健美操或有氧操舞运动,可以使运动者身体脂肪比例下降,改善身体成分,同时参加大众健美操锻炼还可以使瘦体重增加,使运动者的体型趋向健美。  相似文献   

2.
止动器是限制构件运动范围的一种裝置。把运动件限制在360°内是容易实现的,而超过360°的止动就需专用装置了。超过360°的止动器已有几种。本文所介绍的止动器是一种结构简单、附加力矩小、轴向尺寸小的新型结构。它适合于精密机构中使用,如光学仪器、测量仪器、机械手、机器人等。  相似文献   

3.
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了液冷塞锥不同冷却效率对配装二元寨式喷管的发动机红外辐射特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塞锥进行冷却后,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尾向3μm~5um波段红外辐射特征。对于发动机喷流红外辐射,采用塞锥液冷措施可有效降低喷流红外辐射,当冷却水量为0.1kg/s、0.2kg/s和0.3kg/s时,喷流0°~90°红外辐射强度均值分别可降低31.9%、53.5%和68.7%。对于发动机固体辐射,塞锥冷却效率在0.3~0.7范围,发动机尾向0°~30°固体红外辐射特征随冷却效率的升高而迅速降低;当冷却效率达到0.7以上时,发动机机尾向 0°~30°固体红外辐射特征降低趋势减缓。实验结果表明当冷却水量为 0.3kg/s 时,塞锥冷却效率达到 0.876,相对于基准发动机,隐身型发动机在0°~10°红外辐射均值可降低94.77%。  相似文献   

4.
秦华  刘孟歆  冉令华  邬歆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0):12845-12853
为定量探究年龄、环境照度和视标速度对中老年人夜间动态有效视野特征变化的影响,采用动态有效视野测试系统(DVLMS)对24位被试进行动态视觉搜索任务测试,并通过绘制有效视野形状图进一步分析有效视野缺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中老年人夜间动态有效视野特征:①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减小,均在61-65岁出现显著性下降。②随视标移动速度增加而显著减小,且相较于年龄其减小程度更大。其中有效视野周长从16°/s、有效视野面积从8°/s、有效视野褶皱性在32°/s时开始显著下降。③有效视野周长、有效视野面积随环境照度上升而显著增加。其中有效视野周长从20 lx、有效视野面积在20 lx时开始显著增加。(2)有效视野角度均值在8°-17°之间,随年龄、视标移动速度增加而减小。有效视野形状缺失情况随年龄增加、视标移动速度增加逐渐严重,左方及下方有效视野缺失情况尤为明显。本研究可为评价中老年人夜间视觉搜索绩效以及设计相应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对ZL101合金进行了成分优化设计,并分析了合金元素对铝硅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改良后的合金进行了热处理工艺研究,其最佳热处理工艺条件为:500 ℃×5.5 h+180 ℃×5 h.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合金在铸态下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为244.57 MPa,伸长率为5.95%,硬度为75.1 HB;在T6态下的力学性能为:抗拉强度为397.92 MPa,伸长率为4.68%,硬度为141.2 HB.  相似文献   

6.
等速肌力训练在膝关节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ybex-600型等速运动测试仪对11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患侧膝屈伸肌进行等速运动训练,研究膝关节在运动损伤后通过等速训练对膝关节功能恢复及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影响.选用在不同测试速度(60(°)/s、120(°)/s和180(°)/s)时的屈伸肌峰力矩、单次最大做功量和平均功率等指标对训练结果进行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期通过等速运动训练后,对上述指标均可产生良好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膝关节等速训练,可加速膝关节损伤后的康复过程,对增加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保持膝关节的稳定性、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的发生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层合复合材料自由角附近的层间应力场--一个半解析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层合复合材料自由角附近的层间高应力问题提出了一个计算应力场的半解析解,它适合于[90°/0°]s,对称铺层的层合复合材料变温问题.对文中给出的[90°/0°]s.对称铺层碳纤维增强塑料和Ni/Al层合复合材料的两个算例,解析解所得结果与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的结果符合得较好.还就应力场和层间破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层间剥离应力,即正应力可能是层间破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刘冠楠  刘野 《科技信息》2007,(12):124-124
武术空中旋转动作是武术比赛中的难度动作,本文运用三维影像测量的方法,通过对优秀武术运动员“腾空摆莲360°”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找出影响“腾空摆莲”360°技术的主要因素,确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明确动作理论的内涵,弥补人的感知所带来的不足,达到技术诊断的目的,对进一步提高武术套路竞技的整体水平,促进武术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以及指导现代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大陆多年来的GPS速度数据和地震矩张量数据,在充分考虑大陆内部构造活动的基础上,联合反演研究了中国大陆主要块体的欧拉运动参数。将两种观测数据的相对权比同欧拉参数一同作为反演参数,利用联合反演模型和优化方法,合理地提取了观测数据中的块体运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1)7个亚板块表现出复杂的运动和变形格局,以南北带为分界线,西部从南向北逐渐减弱,西藏亚板块中构造块体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551°/Ma,新疆亚板块中各构造块体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267°/Ma;南北带西部多数块体的运动明显大于东部,华北亚板块的欧拉矢量转速平均约为0.251°/Ma,华南亚板块约为0.283°/Ma。(2)中国大陆地壳的形变具有明显的整体形变趋势,同时亚板块或构造块体之间又表现出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和差异性。(3)在联合反演中,GPS资料主要作用在于确定地壳运动的现时性,地震矩的作用主要是确定运动的趋势性。利用两种观测数据进行联合反演,可最大限度地提取块体运动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对1V和2V两类不同布置形式平单轴光伏支架开展缩尺比为1/6的弹性悬挂节段模型测振风洞试验,研究了倾角(-60°~60°)、阻尼水平和光伏组件之间有无间隙对结构颤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V在-30°~30°倾角下发生明显的扭转颤振,2V在±10°、±20°和±30°时发生明显的扭转颤振;对于两类支架,结构颤振临界无量纲风速随倾角绝对值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最大差值超过3.87倍(1V)和2.45倍(2V),且相同工况下,负倾角颤振性能优于正倾角;建议选择0°作为结构大风保护角度;1V和2V结构颤振性能随阻尼比的增大而提升,但和2V相比1V颤振性能提升对于阻尼比更不敏感;光伏组件之间的间隙对结构颤振性能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不同排列方式的纤维金属3维复合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力学性能和失效模式,对复合材料试样进行拉伸试验、三点弯曲试验及静态压入试验.拉伸试验表明[0°/0°]排列的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上具有最高的拉伸模量、屈服强度及拉伸强度,而在垂直于纤维方向上具有很低的力学性能.[0°/90°]排列的复合材料由于其仅一侧纤维受拉,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弱,且变形模式表现为试样的弯曲变形.[0°/0°]和[0°/90°]两种方式排列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性能差别较小.弯曲试验表明[0°/0°]排列方式的复合材料在纤维方向上的抗弯能力最高.静态压入试验表明,[0°/0°]和[0°/90°]的复合板具有近似的抗压入破坏能力.试样破坏模式显示,纤维金属3维复合材料未出现界面失效等结构性破坏,具有优良的界面强度.   相似文献   

12.
对30名专业摔跤运动员进行Wingate无氧实验.为探讨摔跤训练对人体无氧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摔跤训练可提高人体无氧功率能力,加快运动启动速度;用Wingate无氧实验评价时,前10 s无氧功率值的高低比其递增的幅度,更能反映摔跤训练效果;30 s Wingate无氧实验主要反映出摔跤训练对人体无氧功率的影响,而对无氧能力的评价不明显;Wingate无氧实验对评定摔跤训练效果和水平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热塑性复合材料AS4/PEEK进行黏塑性分析,基于北京某公司的有限元自动生成软件系统(FEPG),对反映AS4/PEEK非线性行为和应变速率相关行为的三维黏塑性模型编制了相应的黏塑性有限元程序,计算了不同铺设角(15°、30°、45°和90°)的单层板在应变率分别为1×10-5s-1和0.1s-1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纵向等应变率加载条件下,研究了差分系数θ分别为0、0.5、0.65、0.85和1以及时间步长△t分别为0.001s、0.002s和0.003s的变化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程序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程序实现的正确性;不同的差分系数对所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影响甚微,时间步长对计算结果影响较弱.  相似文献   

14.
研究通过比较分析专业摔跤运动员与非运动专业学生间骨密度(BMD)与身体各部分肌肉、脂肪含量的差异,探索摔跤运动对人体骨质及身体各部分肌肉、脂肪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运动专业学生相比,专业组摔跤运动员总体骨密度及身体各部分的平均肌肉含量均显著增加,上肢、下肢和躯干的平均脂肪含量则显著降低。研究结果提示摔跤运动可以显著提高骨密度,增加肌肉含量,降低脂肪含量,进而使身体成分处于专项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向外长波辐射(OLR)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1980~2001年7°S~7°N,0°~360°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计算获得各月OLR的均方差.结果表明:从全年的变化趋势来看,就整个全球纬向平均而言,低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比中高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约大1个量级;在80°E~10°W热带中东印度洋、西太平洋暖池以及热带中东太平洋一带(20°S~20°N)的OLR变化最显著,约在1 W/m2左右;其中特别是"暖池"附近OLR的年际变化最大,其次是热带中东太平洋地区,再次是中东印度洋地区;1年当中,夏季6~8月OLR年际变化较小,平均在11 W/m2左右;冬季12~2月OLR年际变化大,平均在1W/m2左右.低纬地区向外长波辐射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突变特征,主要突变时间发生在春末夏初的,6月和秋季的10月.同时,根据上述OLR变化特征确定了OLR年际变化最大的关键区.  相似文献   

16.
全息照相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全息照相的曝光时间、显影时间、光程差以及参考光速与物光束的夹角四个方面对全息照相实验条件进行了研究。获得理想的全息照片的条件:光程差较小,参考光束与物光束的夹角20°~30°,曝光时间与显影时间分别取3~6s和30~40s。  相似文献   

17.
ZnO在Al2O3(0001)表面的吸附与成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的分子动力学赝势方法, 对ZnO在α-Al2O3(0001)表面的吸附进行了理论计算, 研究了ZnO分子在Al2O3表面吸附成键过程、吸附能量与成键方位、表面原子结构变化以及表面化学键特性. 结果表明ZnO在表面吸附后消除了吸附前表面Al-O层的弛豫, 化学结合能为434.3(±38.6)kJ·mol−1. 吸附后ZnO化学键(0.185±0.01 nm)与最近邻的表面Al-O键有30°的偏转角度, Zn在表面较稳定的化学吸附位置正好偏离表面O的六角对称约30°. 通过吸附前后原子布居数、态密度以及成键电子密度的分析, 表明ZnO的O2−与表面上的Al3+所形成的化学键具有强离子键特征; 而Zn2+同基片表面O2−形成的化学键有明显的共价键成分, 主要来自于Zn 4s与O 2p的杂化, 以及部分Zn 3d与O 2p的杂化.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复合材料机械变形成型工艺,利用自主设计制造的机械成型设备制备预成型制件,通过对制件外形尺寸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成型温度、成型速率及成型间距等工艺参数对机械变形成型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成型温度、成型速率及成型间距3个成型工艺参数对复合材料机械变形预制件的质量都有明显影响,且3个因素之间互相作用;采用本文的材料体系,在制备铺层方式为[0°/45°/90°/-45°]4s的L-型制件条件下,较优的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间距4.3~4.5 mm、成型温度45~60℃及成型速率3~5 mm/min;通过制件尺寸表征、纤维变形量测量、金相分析等方式可以有效表征机械变形成型制件的宏观及微观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气承式半圆柱形气膜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的手段,研究了气膜结构在风场流固耦合作用下的影响。其中,选用基于雷诺平均法的RNG k-ε 两方程涡粘模型进行风场模拟,采用弱流固耦合分析方法模拟流固耦合风荷载效应。根据0°和30°两种风向角度,在风荷载对结构的静力工况和考虑流固耦合作用工况下,讨论研究对象处于12m/s、15m/s、18m/s不同外界风速及200Pa、230Pa、260Pa不同空气内压条件下的应力值和位移值,分析气膜结构的流固耦合效应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系数。结果表明,考虑流固耦合时,气膜的位移和应力最大值要高于静力工况,得到结构流固耦合作用相比于静力工况对气膜位移、应力数值的放大系数;且流固耦合作用对气膜位移的影响系数均随内压和风速呈负相关性,而0°风向角时,应力影响系数随气膜内压与风速呈正相关性,30°风向角时,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20.
星载SAR遥感浅海水下地形的最佳海况模拟仿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成像机理,建立了浅海水下地形和水深雷达后向散射截面仿真模型,模拟了浅海水下地形的雷达后向散射截面,分析了流速、流向、风速和风向与SAR水下地形观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流经水下地形的流速越大,水下地形越易被SAR观测到.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平行(0°)是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流向;流向与水下地形坡度方向垂直(90°)最不利于SAR对水下地形成像.星载SAR水下地形观测的最佳风速范围为3~9 m/s.风向对水下地形成像的影响比较复杂,30°~89°是最佳的风向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