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什么是声 ?什么是情 ?歌唱中情与声的辩证关系是 :有“声”无“情”只是声音炫耀 ,有情无声则不能传情。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技能是为歌唱的作品内容服务的,歌唱艺术的目的是传达思想、交流情感、表现情绪、描述情景。再优秀的嗓音,再动听的歌声,缺少了真实、丰富的情感,就不能感动他人,也就没有歌唱的意义。只有以"声"唱"情",声情并茂,才能赋予声乐艺术的生命力。情感的表达成了诠释作品的要求和声乐审美意识对声音质量的指令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演讲又称演说或讲演。对演讲来说,“情”的传递有三种载体:辞、声和态。因此,在演讲过程中,我们就要注重运用这三种栽体来表达情感。即:以辞托情、以声托情和以态托情。演讲者只要将这三种手段很好的结合起来,就可以调动情感,与听众产生共鸣,从而使演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优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情感和智能全面协调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本文通过以情优教策略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探索以情优教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和方法 ,做到认知和情感互促 ,以情优教 ,达到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从而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情感素质、认知素质和社会素质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田彩虹 《科技资讯》2009,(25):180-180
在英语课堂中,如何以情商教育优化教学,使孩子们的情商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从而实现以情赢人,以情育人的科学素质育人观。  相似文献   

6.
唐华 《镇江高专学报》2003,16(4):114-115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应注意赏听结合、培养兴趣,分段学唱、分散难点,声音和谐、音量统一,用“心”演唱、以情带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二部合唱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声乐表演中"情"、"声"、"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乐表演的魅力在于用人声表现人性、抒发人情的直接性,我国传统声乐表演的基本准则是:能歌会演、情韵双绝、声情并茂,要使歌声更迷人,则要“情”、“声”、“形”俱佳。本文通过声乐表演中的“情”、“声”、“形”的内涵、重要性及其如何表现进行研究,探讨演唱艺术中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磊 《咸宁学院学报》2002,22(5):114-116
非言语沟通即通过副语言、目光、表情、体势语、动作、身体接触等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与语言沟通相比,非言语沟通更生动、更真实,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发挥口语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掌握一些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运用非言语沟通技巧,达到以情施教、协调师生关系、发展学生智能的作用,以增加师生之间沟通的有效性,从而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声乐既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感情性极细的学科。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感情的培养,从音乐深处挖掘音乐情感内涵,使声音能为情感服务。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医学源远流长,其“情志相胜,以情胜情”的心理治疗理念、相应的具体治疗方法及案例,对于分析现代人的心理疾病、并针对性地进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浅谈合唱教学中的情感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在合唱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多方位启发学生深刻理解音乐的内涵,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求使学生准确地把握每首歌曲的不同情感特征,做到声情并茂。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既是"声"的艺术,又是"情"的艺术,表达正确的感情,塑造立体而准确的艺术形象是歌唱的最终目的。要想使歌唱感染人,首先就要对声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处理;其次以正确的方法进行表达。文章以歌曲《二月里见罢到如今》为例,从感受词意主题、理解作品内涵,运用歌曲旋律予以正确表达以及演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真声、假声、混声是声乐界长期研讨的问题,纯粹地运用真声歌唱声音直且硬,音域窄,完全地运用假声演唱,又往往造成声音虚、假,中低声区下不来的“半个嗓子”歌唱现象,运用高位置的混声歌唱能让歌者自如地运用和控制声音,使声音具有“飞跃性”、“穿透性”,从而获得持久的歌唱能力。  相似文献   

14.
艺术嗓音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建立众多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事实证明,它以各种科学手段解决了声乐艺术自身难以解决的众多难题,它的出现无疑也给声乐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高师声乐教学要发展,必须重视艺术嗓音医学的科学研究工作,艺术与科学的“合流”是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马宝艳 《长春大学学报》2012,(3):361-362,370
不同的语境对诱导感受音乐美,其结果各有所异。通过对音乐心理学的研究,将形象的语言代替以往的形容手段,利用情感测试的逆向分析方式,验证其诱导的有效性,以期成为音乐教育中一种学习及指导的方法以提示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分析山东花鼓的艺术特征须结合实地调查资料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唱腔和伴奏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山东花鼓的伴奏不托管弦,演唱时由演员根据自己的演唱状态定调。山东花鼓的唱词特点为:文人化的书面语和方言俗语相结合,并大量使用衬词;唱词为齐言体,以七字句及十字句为主。唱腔音乐特征为:基本是清乐音阶;以徵调式最多;唱腔节奏丰富;存在特性腔韵及典型性腔句;总体而言,唱腔字多腔少,常用装饰音。伴奏只用鼓、梆子、锣、镲、手板等打击乐器,具有烘托气氛和掌握节奏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变声现象是儿童青春期发育的自然生理现象,这个时期对一个人嗓音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有志于从事声乐事业的孩子及其家长尤应注意.通过分析变声期的生理特征以及影响变声的诸方面因素,提出变声期声乐训练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以U盘/SD插卡MP3模块为核心,自行设计开发了基于动物鸣声和音乐混合的新型声频助长器。该设备不但具有自动定时开机和关机功能、操作方便、价格低廉,还增加了使用环境中的自然生气和音乐旋律的悦感,可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畜禽养殖及食用菌栽培等方面。经两年多来在瓜果、蔬菜、花卉等20多种植物和食用菌栽培方面50多次的应用试验证明,它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等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物理农业新设备。  相似文献   

19.
歌唱已成为全民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歌唱者应注重哪些方面的培养,才能促进自身演唱事业的发展,本文就此阐述了提高声音的控制能力、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能力与分析理解能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音乐美育不是音乐知识及技能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育人,属于素质教育中的人格教育范畴。音乐美育的目的和效用是培养审美人格,由此而促进人的道德人格、智能人格乃至整个身心的全面发展。音乐美育的育人效用主要体现在情感陶冶、品德渲染和智力开发三方面,这是由音乐的特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