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社会学和现象学等研究方法对老子的养生思想进行分析探讨,发现老子的养生方法是在"道法自然"的原则下提出的,包括以"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方法,这些养生方法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原西部山区的远古文明,不仅为炎黄始祖在这里发现中医药提供了条件,遂历代集成《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宝典,还成就了同源于巫医道的广成子、李耳、伊尹、墨翟、张仲景等五位贤圣,中原西部山区也成为我国中医药和道家养生的发祥地之一.研究中原西部山区圣地文化,不仅为人们寻觅圣贤足迹、休闲度假、国学养生提供科学历史依据,更对当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推动旅游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积极支持中医药文化事业,弘扬中医药养生文化,这不仅表明了御坊堂承担着传承中医药的神圣职责、复兴中医药文化的重任,而且吹响了御坊堂中医药养生文化走向世界的号角。”这是3月17日从“御坊堂弘扬中医药文化万人签名启动大会”上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4.
《科技潮》1999,(2)
元月6日,《医药养生保健报》创刊大会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蒋正华、卢嘉锡、万国权、马文瑞等领导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医药卫生界、新闻出版界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来宾,共200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会长方荣欣主持了大会,并致开幕词。《医药养生保健报》由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管、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主办。该报旨在普及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引导人们运用科学方法自我养生保健,达到健康长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蒋正华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创办《医药养生保健报》的时机很好,符合时代的潮  相似文献   

5.
2006年4月6日,受CCTV-4《让世界了解你》栏目组的邀请,南方李锦记与栏目组联手录制了一期主题为“无限极与养生文化”的专辑。欧洲中医药专家马万里先生(国际连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任德权、中华中医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南方李锦记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晋、总经理俞江林等嘉宾领导,以及众多海内外中医药学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就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的传统中医药养生文化的话题,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端对话。  相似文献   

6.
中原西部山区的远古文明,不仅为炎黄始祖在这里发现中医药提供了条件,遂历代集成《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内经》宝典,还成就了同源于巫医道的广成子、李耳、伊尹、墨翟、张仲景等五位贤圣,中原西部山区也成为我国中医药和道家养生的发祥地之一。研究中原西部山区圣地文化,不仅为人们寻觅圣贤足迹、休闲度假、国学养生提供科学历史依据,更对当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推动旅游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武术养生和中医养生进行了必要的对比,发现两者存在着共同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对武术养生和中医养生的价值和方法进行了特别的说明.两者共同构建了我国人民摄生养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养生旅游资源丰富,但如何转化成养生旅游产品,是当地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关心的课题。借鉴国内外较成熟的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结合贵州省情,给出了贵州养生旅游产品开发的可选模式,提出在全省地方院校及中小学增设中华养生课程,以提高全民养生文化素养,使贵州省成为"好山好水好环境+全民养生文化素养"模式的养生文化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9.
通过比较和逻辑分析对先秦时期的养生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指出"动以养生"、"静以养生"及"医家养生"三种观点具有与现代医学及体育学所证实的科学内涵.同时阐明了三种养生观点与现代风靡全球的瑜伽健身运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本文旨在交流、挖掘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所蕴含的精华部分,古为今用,为人类的健康、保健事业和体育科学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也旨在让更多人了解瑜伽的健身运动,使这项东方古老的强身术在推动全民健身浪潮中焕发更强的光泽,以造福更多的民众.  相似文献   

10.
王涛  张兰  袁文刚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1):141-141,53
佛教的归宿在彼岸,其中心议题在成佛,但佛教针对的是芸芸众生,因此依然体现出对人、对现世的生命关怀.正因为此,有着2500多年发展历史的佛教蕴育了丰厚的体育养生思想.佛教养生重在"养心",同时也注意对个体形体的修练,即"养形".  相似文献   

11.
庄子是我国最早关注个体生命的思想家,提出了全身保命、精神自由等养生问题。梳理庄子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经历,发现其养生哲学的核心是保全生命和获取心灵自由,"无用"、"无为"、"无欲"﹑"心斋"、"顺物自然"等心态和生活方式是个人实现生命存活和精神逍遥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国民对健康养生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急剧增加,养生旅游正势不可挡地从众多旅游业态中脱颖而出,成为旅游的新趋势。古佛山养生旅游资源涵括4个主类,5个亚类和17个基本类型,资源单体数量36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养生旅游要素和深厚的禅宗养生文化积淀,形成了良好的禅宗养生旅游资源条件。以禅宗"道"的本质为切入点,将禅修境界与养生诉求、环境资源、旅游活动相融合,突出禅宗养生旅游主题,依据养生的"精神性"核心需求,按照问禅养身—习禅养心—参禅养性的逻辑理念,构建了"天人合一,禅养五重奏"禅宗养生旅游产品体系,并针对观光游憩旅游、森林健行旅游、休闲人居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禅宗体验旅游等特色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定义了养生旅游的概念,并从需求、供给、支持、出行四方面构建了科学的养生旅游系统.在分析黄山市养生旅游开发可能性与现实可行性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在养生产品、专门设施、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养生旅游的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医气、血、津和液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中医"气血津液"对武术养生的影响,认为养生武术在健身功法上直接吸收了中医的"气血津液"学说,达到健身和修身养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用音乐养生     
正直销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都以保健品为其主营产业,那么推崇养生也自然是行业里公认的事。常年生活在快节奏中的直销人,除了食用保健品,其实还可以利用很多"忙里偷闲"的时间进行养生。比如,用音乐养生就是一种独特而又简单的方式。本期《知识经济》特推荐一些养生音乐,你可以在平日休息时用来陶冶性情,也可以在飞机或火车上用来安定情绪。当然,如果你开设了养生馆或者工作室,也可以时常播放这样的音乐,健康自己,愉悦他人。  相似文献   

16.
炎炎夏日,地热蒸腾.对自然界来说,正是天地交合、群芳斗艳的大好时节:对人类来讲,却常是烦躁无力,暑湿盛行甚至出现综合健康隐患的时期.中医称这些夏季疾患为"暑伤气",民间多说为"苦夏",如何做好夏季保健,清净养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人们选择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泰山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养生度假旅游的资源基础.加快泰山旅游资源由观光型向养生度假型转变,是促进泰山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2007年11月26日,为配合“中医中药中国行”广东活动,南方李锦记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在广州中国大酒店共同举办了以“传承、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中华中医药养生文化高峰论坛,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会并对南方李锦记公司为弘扬中医药文化所做的努力表示高度赞扬。南方李锦记在国家极力推动中医药文化振兴的关键时刻抢得了先机。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生活中美容行业日渐成为一大热门,其中经络养生的逐渐应用为美容方法的范围带来了巨大的变迁,加之当前国家正大力倡导中医药教育,在此种态势下,与美容经络养生密切相关的经络腧穴教学也显得格外重要。该文主要从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以及对学生更好的培养方面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道教养生理念,追溯道教养生文化内涵,为当今大众养生保健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道教养生文化所蕴含的"道""理""术"思想为依据展开分析,以强身健体的体育视觉归纳总结道教养生理念的深刻内涵。结果道教修炼养生以体魄健康作为主要目标,其养生文化对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与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融合,奠定了道教养生理念的文化背景,是促进形成中华传统体育基本框架的重要基础之一。结论道教的养生理念丰富而深刻,其赐予人的是一种安身立命的大智慧,让人领略生命的价值在于返璞归真。探索适合现代中国人的养生模式,可以从道教养生文化中汲取精华,返本开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