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孙犁是解放区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汤世杰是云南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本文通过对他的作品《灵息吹拂》的分析,指出了他在创作中的一些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3.
潘岳其人并非如常人所认为的那样卑躬屈膝 ,一味追名逐利。从他努力进取的行为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真隐、大隐们所缺乏的勇气和毅力 ,这就已经具有了很强的超越自身意识 ,是不应该遭到谴责的。潘岳的诗、文、赋等作品在文学领域做出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他凭着敏捷的才思、明净的文辞步入了西晋第一流作家之列 ,同时也为空泛低沉的西晋文坛吹进了一缕清新之风。  相似文献   

4.
论海明威作品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极具个性的作家。他孤独、困惑、悲观和勇敢的个性特质直接影响着他创作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他的价值取向上。海明威鲜明独特的创作思想与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他的创作思想本身即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价值取向不仅是他创作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而且集中体现了他的复杂的个性特质。在阐述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时,重点分析了海明威创作的硬汉生存方式以及多元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崔瑞萍 《晋中学院学报》2005,22(1):19-21,45
历代人们对潘岳评价不高主要是基于对其“人文不一”的不齿,但并非潘岳的所有作品均有此特点。本文以《关中诗》为例,通过分析作品推演原因:人品低下却有非“谄事”之作;《关中诗》真实反映了作者思想;潘岳之人品低下在当时应如何理解;“人文不一”在潘岳的咏物和非咏物之作中应区别分析,进而得出对潘岳需要重新认识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潘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具有争议的作家,而争议主要集中在对他人品与文品的评价上.《闲居赋》是潘岳最优秀的赋作之一,从中可挖掘出潘岳积极仕进的思想根源与现实动力,进而揭示潘岳的人生悲剧其实是理想在现实中破碎的悲剧.《闲居赋》描绘着潘岳理想中的人生境界,身处偷生尚且不易的乱世,他却因看不清时局而最终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其人格上体现出来的矛盾,其实也是人生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客现地评价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特别是魏晋文学史中一些问题,如对建安诗歌、曹操、曹丕、陆机、潘岳、左思等的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记者与作家作为两种都以写作为主的职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试从海明威的记者经历与文学成就进行考察,探究记者工作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海明威从记者开始走出文学创作的第一步,记者生涯构成了他文学世界中不可或缺的生命体验,而且为他形成独特文风奠定了基石。是记者工作使他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走进战场那个特殊的世界,也是新闻写作的特殊要求使他形成了独特的“电报体”风格。这也许是他自己都未能察觉到的。无可否认的是,海明威成长为优秀作家与他的记者生涯是休戚相关的。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是作家在创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的表现。但我们必须明确地认识到,生活才是对文学起最终决定意义的核心因素,文学作品的创作是依赖生活才产生的。伍尔夫曾在《奥兰多》中说:"一个作家的灵魂的每一个秘密,他生命中的每一次体验,他精神的每一种品质,都赫然大写在他的著作中。"通过伍尔夫的作品去理解她和她作品中的女性,能够体验意识流小说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领导作风务实,文如其人,他的务实精神也体现在他的文风上.他讲话、写文章尊重客观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他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锤炼了个性鲜明的文风.学习他的文风,对于改进当前机关在文风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促进工作的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作家菲兹杰拉德在他的优秀作品《伟大的盖茨比》中,成功地运用了双重主人翁的写作手法,将自己的经历和人格中的个性部分融入作品之中,阐述了当时美国青年的共同心态和他个人对世界的看法,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爵士乐时代的面貌。  相似文献   

12.
黄佩华作为桂西北地区的壮族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民族的、地方的个性,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地理世界,这个文学地理世界包括地域性鲜明的风景画卷、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民族风俗画及反映生活时带有的一种特殊的民族眼光。  相似文献   

13.
福克纳的大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为背景来进行创作的,在作品中他描写了故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可以说,"乡土情结"是他创作的支点,理解了他的"乡土观"就可以更好地解读作家本人及其作品.福克纳的乡土观包括"根"的观念、南方社区观念和和谐乡土的观念等.他的乡土观的形成源于美国南方的文化传统及南北战争南方失败的经历.作家以乡土观为武器来批判了北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他对传统的态度对于我们所有的人都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属感悟印象式一类,以其清新的文风、独特的随笔体式对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健吾首先把文学批评作为一种人生方式,通过文学批评解释作家作品,解释人生,并完成批评文章的文本构造、他的批评是一种人生随笔,这种随笔体式主要来自于蒙田的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一是“絮语”特征:散漫自如,闲适平和,语言富有形象感和色彩感;二是“简单化”的体式构造:简短、简明、简练、简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曹禺、茅盾和老舍先生的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家庭生活对其性格形成的影响,来说明文学创作个性的形成与青少年时期以及后来形成的作家个人生活个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作家川端康成以其文风典雅、用词凄美、格调婉伤在日本文坛独树一帜,他是上世纪中叶前后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中篇小说《雪国》作为他的代表作,凄美怅然,小说内容以徒劳的蕴意贯穿了始终,这是否是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的一面,抑或日本文化哀美的一个侧面呢?  相似文献   

17.
作家个性体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家时代个性体验,一是个体个性体验。时代个性体验主要由时代大环境所决定。个体个性体验主要由作家性别、性格、家庭和生活经历所决定。时代个性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文本层面的体裁方面和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的作家精神追求、哲学理想方面;个体个性体验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语言选择、谋篇布局方面和第二层面即语义层面的人物形象和意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生成和嬗变近似地服从正态分布原理、优胜劣汰原理和二律背反原理。其中正态分布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和低常作家作品为数很少,而一般作家作品为数较多。超常作品是超常作家对整个种族乃至全人类思想文化尤其文学艺术进行极限相容和对人类生命意蕴进行极限体验,并富有独创性地诉诸语言文字符号的终端显现。优胜劣汰原理决定了超常作家作品受马太效应影响易在竞争中获胜并得以流传,反之则易被淘汰甚或失传。二律背反原理决定了诸如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思潮和文艺理论等因素不是促使或阻滞文学生成和嬗变的关键,其关键在于它们是否有利于激励作家独创性地进行极限相容和极限体验。  相似文献   

19.
徐雪英 《科技信息》2008,(8):151-151
现代文坛上的著名作家许地山,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使他偏爱于“人生皆苦”的佛学思想,试图以佛家思想来解释当时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其作品大都包含着浓重的宿命论思想,并发展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蜘蛛哲学”。但许地山是一个在不断进步的作家,“蜘蛛哲学”源于宿命论。又高于宿命论。甚至还能突破“宿命”的蛛网扬其所长,向社会提倡落花生精神。这种鲜明的创作个性使他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也使他在文学史占据了不可抹煞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林宁 《龙岩学院学报》2006,24(2):76-77,81
简单机械地“以词论人”,就无法解释普遍存在的“词”、“人”相悖的现象。而关键在于,首先,应注意词产生时代的特殊性和文体功能的特殊性;其次,决不能把这里的“人”仅仅理解为词人的生活个性,而应当着重理解为词人的创作个性,同时还应注意到这两种个性形成不仅是有联系的,而且是可变的和复杂的。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阐述“以词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