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玉杰 《科技信息》2012,(6):109-110
求职过程是求职者全面展现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求职技巧也是其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对求职能否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当前就业形式,针对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对求职技巧的指导与训练进行讨论,以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你是否想给新同事、新领导留下好的印象?正在应聘工作的你是否想给主考官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希望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记下你的美好形象?毫无疑问,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不仅想在新的环境下来一个“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3.
个人简历是求职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第一次"交流",大多数用人单位会通过简历上的信息,对应聘者进行初步的资格筛选,以决定求职者能否获得面试机会,有些面试官甚至会把对个人简历的印象带入到面试的过程中,所以,写作一份好的个人简历,对求职成功与否也是相当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4.
陈桢荣 《科技信息》2011,(21):I0229-I0229,I0267
在我国的劳动制度,尤其是在新的劳动用工制度逐步完善过程中,择业是每一个求职者需面对的问题,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充分做好准备,来实现自己的求职愿望。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是否恰当,关系到其职业意愿,兴趣能否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研究表明,正确对待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效应,对于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几个心理效应及其对策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指的是与陌生人在初次见面时所留下的印象。第一印象在对人的认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鲜明、牢固,影响甚至决定着交往双方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初次见面时  相似文献   

6.
李小东 《科技信息》2009,(28):157-158
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压力,无疑是当代大学生最感困惑的现实问题。善于推荐自己,才能很好地经营自己要想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取得成功,就一定要掌握“说”、“听”、“看”、“赞”的技巧一运用得好,能拉近求职者和招聘者之间的距离,它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真诚交往、融洽关系、顺利沟通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邓爱华 《科技潮》2010,(9):52-53
目前网络已经跃居成为求职者的重要求职方式。眼下正值求职高峰,不少求职者纷纷期望通过网络的力量,尽快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与此同时,专家也提醒求职者,要注意网络求职的隐患,时刻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8.
一、首印效应 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认知上的“先人为主”的心理作用,在社会心理学中,被称为“首印效应”,它可以为以后的交往打造着一种心理定势。记得上高中的第一节课,课下我们的班主任老师把我们班每个学生的名字都已经记下来,上课后不用拿点名册就能全部点完学生的名字。这件事情给我们全班同学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陈晓根 《科技潮》2006,(11):31-31
本刊讯近日,香港才库媒体集团Recruit与中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共建1010job精英招聘频道,推出中国首个“以求职者为中心”的聚合求职信息精华的垂直求职门户网站,强势出击中国网络招聘市场。  相似文献   

10.
后网络时代的到来,几乎各个行业都争先恐后地与“网”搭边,做为人才交流中心这个求职与招聘的平台、传统而又特殊的行业却一成不变地平静了很多年。直到2002年,深圳网兴公司推出“短信求职”这项服务,才使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与无线互联网“联姻”,在求职者与招聘单位的手中掀起了波澜。  相似文献   

11.
求职失败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求职者要善于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尽快吸取教训、找出解决的方案,为下次成功求职未雨绸缪。 1.认真分析上一次招聘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爱美是人之本性,而装扮是爱美的主要途径。所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靠衣裳马靠鞍”,说的正是此理。社交礼仪也要求人在装扮上必须有所注意,虽不求锦衣华服、珠光宝气,但穿着大方、举止得体是人们相互尊重的基本要求。求职者更当谨记:端庄的仪表与整洁的服饰就是最好的入场券。因以往科研工作者常给人一种胡子拉碴、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成见,注重仪表对于理工科博士生、博士后的求职面试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面试时,先进入人的视线就是服饰,这就是我们面试的第一印象。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服装的色彩,然后看到的大体轮廓,再往后认知才是人的容貌、神态、整体形象及细部,当然也包括服装的具体款式、面料和配饰。恰当的的服饰搭配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为面试中的自己加分,提高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4.
找工作时,求职者常常要到各类办公场所去应聘、面试。因受近年就业形势的影响,许多求职者求职心切,一不小心就被不法分子利用,造成上当受骗甚至身陷险境。近年来,在求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甚至刑事案件不时发生,这提醒求职者,在求职而试前、面试的过程中都一定要在求职的同时,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以免给那些打着招工、招聘幌子的别有用心者得以可乘之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5.
高校开展职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包括,职业思想指导、就业政策与信息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指导、求职技巧指导、择业心理指导和社会指导。职业指导方法包括对求职者个人的指导方法和对用人单位的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抓住时机     
立业 《青年科学》2009,(5):36-36
有一天,某大出版集团的老板收到一封信,该信是一位求职者写给他的,信上写着“不请我是你的损失”。于是,老板决定要见一见他。且不说这位求职勇士的面试结果如何,就目前而言他已胜过其他数百位循规蹈矩的求职者,获得一个难得的面试机会。  相似文献   

17.
简历制作和投递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历是求职者连接招聘方的桥梁。经常听到毕业生感叹:“我的简历怎么总是石沉大海?”这表明并非是金子就会发光。简历的奥妙很多,准备得好不好,甚至能决定求职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基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理论,从词汇、小句、语篇层面解读了英语求职信函人际功能意义的构建。为英文求职信函写作提出了建议,以期实现求职者的写作目的,达到求职者与招聘者的良好沟通。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可划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块,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假设可运用于毕业生的体制外求职,因为弱关系让求职者拥有不同特征的关系网络,利于求职者把握求职信息,而边燕杰的强关系假设可运用于毕业生的体制内求职,因为求职者利用强关系对于权力的拥有者施加影响,而获得职位。研究发现毕业生不论在体制内或体制外求职,都要求自身拥有一定的实力。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行线上招聘,这使得招聘与求职活动变得更为便捷,但同时也增加了招聘与求职信息不对称等现象。本文使用Python工具,从泰迪内推平台的“找工作”页面和“找人才”页面,爬取所有招聘与求职信息并进行整理,根据招聘信息数据对岗位需求量以及企业工作地点进行统计,并基于Pandas库建立岗位匹配度和求职者满意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