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工科专业自学考试实践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考教育“以考促学”的特点,提出了考学并行互动的实践考核改革方案,并进行了汽车运用技术专业自学考试实践考核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调整和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十分迫切而重要的任务,本文结合武汉理工大学2000年重新修订的经济学培养方案,对广大工科院校经济学培养方案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明确培养思路,突出特色 今后一段时期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培养模式遵循下列基本依据和原则:以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和方法,加强应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按照这一基本依据和思路,工科院校经济学专业首先要实现以下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掌握现…  相似文献   

3.
在研究了1953年至1993年出版的九种(版)工科统编有机化学教材基础上,浅析工科有机化学教材体系,提出以“混编为主”,有“分”有“合”的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4.
药剂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之一,在培养制药工程专业创新人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立足“双万计划”,注重“立德树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课程平台,建设具有工科特色“知识、能力、素质”的药剂学课程目标.从课程体系、教学设计、课程思政、学生实践能力、课程评价五个方面进行讨论,突显高素质应用型工程专业技术人才与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一系列建设与实施能够激发学生对药剂学课程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和学习热情,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5.
王正盛  戴华  殷洪友  倪勤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112-112,127
本文主要讨论了作者在工科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体会,并对工科研究生“矩阵论”课程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探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发展的困惑、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师范院校对工科专业的发展定位、培养模式、合作与交流等认识不一,在办学模式、师资队伍、社会认可度、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调整创新,加大自身建设力度,使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在加强学生本专业知识培养的同时,要注意加强学生通识素质的培养。一、我国工科院校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的形成原因从一般情况来看,我国高等工科院校的学生知识结构大致表现为学生所学专业过分狭窄、技能单一,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片面强调专业技术教育,文理分家,致使一些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较差,知识结构明显不合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我国现在的绝大部分工科院校是在1952年院系调整时,从一些综合性大学中分出来和新创办的…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工科教育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工科人才培养规模、缓解工程技术人才短缺的一个有效方法。工科类专业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生产、实习,师范类工科专业学生也不例外。所以,建设师范类院校工科专业的实习基地就  相似文献   

9.
廉永福教授     
廉永福博士,生于1963年3月,黑龙江大学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教授,2006年度“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化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89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获复合材料专业工科硕士学位;同年到黑龙江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实验  相似文献   

10.
技术伦理的理论诠释与工科院校德育的实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伦理缺失这个问题的产生有“认识”和“道德”两个方面的根本原因;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有技术的、制度的、法律的各种策略,但通过技术伦理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技术伦理教育,是人们一致认同的“治本”良方。要加强工科院校的技术伦理教育,工科院校需要创新其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