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学与时代密切相联,这是俄罗斯文学的传统。这一传统到了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手中更推向了高潮。这一时期的俄国文学真实地记载了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全过程,并且塑造出了不同时期的典型形象系列。其中“多余人”的形象是这一时期的一个独特的形象系列,他充分体现了贵族革命阶段贵族知识分子的特点。这组形象的出现,是世界文学中特有的现象,也是俄国社会生活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2.
陈晨 《科技信息》2013,(21):80-80
新印象派是19世纪80年代后期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它的出现与科学的迅猛发展有着密切联系。19世纪光学和色彩学的理论发展及实验成果有力地推动了包括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发展,而新印象派就是这一时期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本文主要从新印象派的起源以及新印象派的技法特征两个方面阐释了新印象派与科学发展的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通过品鉴新印象派倡导者乔治.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来具体解析新印象派画作中科学与艺术是如何融合在一起进而创造出新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君特·格拉斯的小说代表作《猫与鼠》中主人公和叙述者形象的分析可以看到,这部小说在表层的马尔克故事之下潜藏着叙述者"我"的故事,"我"和马尔克都是极权思想统治下的受害者和牺牲品。在这个意义上,《猫与鼠》中的"猫"成为邪恶的军国主义思想的象征。小说通过对人物悲剧命运的描绘,表现了格拉斯作为具有社会良知和责任感的作家通过个人记忆书写来反思历史、直面现实的文学追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兴盛的时代,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作家都参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文学》月刊作为30年代的一个著名文学刊物,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文学》月刊的"儿童文学特辑"体现了30年代儿童文学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可谓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比照荷马史诗之《奥德修纪》而作。本文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维度,旨在分析《尤利西斯》通过对男主人公布鲁姆个性形象的塑造,描绘了史诗英雄向现代反英雄的蜕变;同时,文章还将从作家个人生平思想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布鲁姆这一现代"反英雄"形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欧洲各国处于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大动荡时期。在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和塞万提斯的长篇杰作《堂吉诃德》把人文主义文学推向了高峰;而曾经照亮千万人心灵的人文主义理想却日趋幻灭,历时三百年之久的人文主义文学也开始缓慢地退出历史午台。文学典型凝结着时代的精神。哈姆莱特、堂吉诃德这两个不朽的文学典型恰是人文主义理想幻灭的两幅悲剧缩影。同是反映同一个时代悲剧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描绘了大量的动植物,这种寓情于物文学现象的产生,不是偶然的灵光初现,而是昆虫文学萌芽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文学意象入手,通过定量分析方法,再现《诗经》中昆虫的文学图谱,理顺《诗经》中昆虫意象的分类,结合先秦社会的政治、经济格局,并进行文学形象的分析,从而得出中国昆虫文学萌芽于《诗经》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作为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擅长将他从绘画与建筑艺术中汲取的营养运用于小说创作。在《德伯家的苔丝》中,这一独特的创作手法集中表现在作者对于红色意象的运用中。本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红色意象的运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红色意象在《德伯家的苔丝》中普遍出现,成为了全书的代表意象贯穿小说的始末,在读者的心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很形象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对主人公苔丝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扬 《科技信息》2009,(27):147-147
2008年美国梦工厂推出的《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刮起了一股中国热。这到底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侵害,还是中美文化融合的一枚硕果呢?通过形象分析法,本文将详细阐述影片中各种角色的形象背后所体现的文化背景,从而分析《功夫熊猫》里中美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10.
年轻的邓刚在不长时间里就为我们的文学画廊增添了两个与大海胶结在一起的,风采独具的老人形象。这两个形象分别出现于《迷人的海》(《上海文学》一九八三年第五期)和《蛤蜊滩》(《人民文学》一九八五年第一期)中。一个是出没海底的老海碰子,一个是守护海滩的老蛤头。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将屈子所创的美人香草意象象征手法运用到小说叙事之中,使喷勃着“烈香”的“金桂”与弥散着“清香”的“莲菱”形成了一组相互对峙的象征性意象,其中蕴藏着浓缩了的文化信息和一番“微言大义”。香菱的血脉及文化渊源来自于具有高人逸士身份的甄士隐,而“金桂”象征着世俗文化中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高人逸士正是曹雪芹正邪二赋所来的“与世难容”“有命无运”的人物,他们与世俗的文化价值相抵触,深受其压抑,而“莲菱”意象与“金桂”意象正完成了这样一种象征喻示。在这种象征意象背后,是审美文化与价值观的巨大差异,而曹雪芹正是通过意象暗寓褒贬,寄托他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2.
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西方新思潮洗礼的林语堂,在新编历史剧《子见南子》和用英文编撰的《孔子的智慧》中,通过对孔子言行及孔子思想的伦理审评,消解了被汉宋儒家神圣化了的孔子形象,让孔子形象向人性化回归,把他还原成具有再接再厉的可贵精神、顺乎人性的道德修养和近乎人情的、集智慧和喜怒哀乐于一身的活生生的“真人”形象。  相似文献   

13.
周莹  罗朋朋 《西藏大学学报》2013,(6):180-183,189
“情圣”杜甫辗转一生,其诗歌中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其人其诗又分别被称为“诗圣”、“诗史”。杜甫对各阶层女性的丰富描绘与深刻展现,构成了其诗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诗中的女性亲人、女性歌舞伎、上层女性以及苦难的乡村女性形象丰满真实。其进步的爱情观、女性观,亦玉成了其高尚的人格,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敬仰。  相似文献   

14.
为了深入探讨孟浩然诗歌“清”的特色和形成原因,通过对其诗歌“清”之蕴涵和意象、意境的分析,以马克思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理论观照,认为孟浩然诗歌“清”是其对隐逸生活长期向往之清高思想情感的表现,而此思想情感主要受其出身经历、家乡地理历史背景和儒、道、释之超脱世俗的思想以及仰慕陶渊明和魏晋风流等的影响形成.  相似文献   

15.
荣获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索尔仁尼琴是苏维埃俄国“秘密文学”的卓越代表。他的创作是俄罗斯“秘密文学”光荣传统的一部分。他的创作经历是苏联时期地下作家苦难命运的一个缩影。他以自己的创作,不仅延续和发展了俄罗斯文学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表现了俄罗斯文学的自由精神与专制压迫的永恒对立。  相似文献   

16.
徐志摩的诗歌《生活》历来被认为“暗惨”、“颓废”,充满绝望情绪,其成就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本文认为,《生活》是徐志摩的优秀之作,凝聚着诗人深刻的生命体验,冲破了早期古典主义文学观念的束缚,放弃了舟诗歌形式的片面追求,标志着徐志摩诗歌走向坚实、厚重。  相似文献   

17.
“N级编码系统理论”是叶舒宪教授继“四重证据法”和“大、小传统”之后的又一理论创新,其以派生关系的大小为线索,将“无文字时代的文物与图像”、“文字”、“古代经典”……“当代创作”等若干级文化编码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理论系统。而贯穿于各级编码之闻的主脉,是他一直以来的研究重心——神话原型。此理论突出强调了文化大传统视野之下的考古实物及其图像的奠基性符号编码意义。同时,此理论体系也能为当代的文学创作和文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启发。文章在梳理这个理论系统脉络的同时,还对之提出另一种可能的排列和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8.
梅里美的小说有一个共同主题,即高扬人的自然本性中的真善美,极力鞭笞文明社会造成的人性的堕落。短篇小说《伊尔的美神》也同样表现了梅里美对最自然的生命力的礼赞以及对最真纯的人性的渴求。梅里美并没有鲜明地标举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是把它隐含在叙述者“我”言行不一和变化多端的性格之中。贯穿全篇的女神意象,集美神、爱神、复仇神三位于一体,既是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性的表现,又是对现代文明中受损毁的人性的有力批判和强烈反抗,使作品具有了神话层面的深层隐喻。  相似文献   

19.
简洁 《科技信息》2010,(27):I0121-I0122,I0089
《红字》,一部关于爱情、清教、复仇的美国经典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无疑是文学史上的一大巨作。小说的主题是"罪恶"。它向我们展示了主人公"净化"心灵的历程。通过自己的善行和努力,主人公改变了自己在人们心中的形象,甚至将原来耻辱的、表示"通奸"的标志"A"字,变成了德行的象征,赢得人们的尊敬。在他的小说中,霍桑让各人物自由自在地扮演各自的角色。而这些人物又在"真实"与"非真实"之间,用最生动的形式演绎了人世的种种,于是形成了他文学手法最显著的写作特征,即是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并由此引起了读者的关注与共鸣。在此小说中,不同事物也有着其各自的象征意义,这些都是霍桑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具体表现。也正是由于对此象征手法的运用,《红字》成为美国文学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之一。《红字》为美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霍桑在世界文学殿堂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苏东坡书画题材诗文是文学、书法和绘画三种艺术的融合,并由艺术层面上升到哲理高度。苏轼主张“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与造物者游”,艺术上以“常理”论书画,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