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充分发挥蔬菜花卉国家队在脱贫攻坚方面的"头雁"作用,整合全所在蔬菜花卉领域技术、人才、成果等方面的科技优势,聚焦精准发力,举全所之力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研究所在脱贫攻坚工作的工作成效、对策及建议,以期为农业科研院所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及依据.  相似文献   

2.
依据调查所掌握的标本和已有的文献记载,记述了宁夏危害蔬菜和花卉的蓟马8属20种,给出了已知种的分布信息和已知寄主,编制了宁夏地区蔬菜及花卉蓟马分类检索表.以期为宁夏蓟马种类研究和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本最近发明了一种用天然沸石和高锰酸钾合制而成的保鲜剂,对防止水果、花卉及蔬菜在贮运过程中的枯萎腐败颇有效果。水果、花卉、蔬菜中的乙烯气,对其生长成熟,直至腐败均有直接影响。而天然沸石吸附一些高锰酸钾就能分解乙烯气,可以控制水果、花卉、蔬菜的成熟。这种保鲜剂原料易得、制法简便,适合于水果、花卉、蔬菜生产和经营者使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型堆肥反应器,以蔬菜和花卉先秸秆为堆肥生料,研究了蔬菜-花卉秸秆混合堆肥体系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质量比为2:3的蔬菜和花卉秸秆在容积为100L的反应器中,通气量为0.3m^3h^-1的条件下能达到较理想的发酵状态。在秸秆堆肥体系中,以纤维素为惟一碳源筛选到一批具有较高纤维素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初步统计有32种表现型,其中7种为真菌,25种为细菌。通过微生物正交实验,得到4组高效组合菌剂(共15种表现型),能在3d内快速启动滤纸条降解。该研究为下一步花卉秸秆高效复合降解菌剂的研制,以及解决混合发酵过程中蔬菜和花卉秸秆发酵不同步问题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国参展参会代表团,访问了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的水果、蔬菜及花卉生产、流通、加工企业,其中荷兰阿斯米尔花卉拍卖行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借鉴学习荷兰花卉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现将该行经营和运作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工浮岛栽培蔬菜及花卉对水质的净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泡沫塑料作为浮岛载体,进行7种蔬菜、6种花卉的单物种单池室内试验,通过跟踪水体TN、TP、COD、BOD5,研究不同蔬菜和花卉对栽培污水水体的净化作用.结果显示,13种植物对TN、TP、COD、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31%(60 d生长期)、69.30%(60 d生长期)、73.23%(45 d生长期)、85.94%(45 d生长期);单位生长量的去磷效果最好的是茄子,其次依次为:吊兰、叶用莴苣、石竹、辣椒、苋菜、空心菜、一串红、番茄、芹菜、万寿菊、矮牵牛、美人蕉.综合各因素,认为美人蕉和苋菜作为浮岛花卉和蔬菜类植物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7.
栾英杰 《科技潮》2013,(1):46-49
还是上次采访蔬菜育种专家张树根的时候,记者结识了花卉育种专家张军民,并得知张军民也是"科技新星"。记者当时萌生了一个想法,有机会采访张军民,请他从科技新星的角度谈一谈海淀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验室(简称组培室)的花卉育种工作。2012年12月上旬的一天,记者如约而至,来到了海淀区新建宫门路组培室。花卉养殖曾经出现断档张军民告诉记者:"要想了解我们组培室的花卉育种工作,必须先从北京地区的花卉引进工作开始。"他叙述道,从上  相似文献   

8.
正让青春助力脱贫攻坚——为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利用科普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毕节市科协以2017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为依托,联合团市委整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资源,成立了毕节市青年科普志愿者服务队。各高校科协组织青年科普志愿者围绕"青春助力脱贫攻坚"及"科普之翼助力脱贫攻坚"等主题,投入到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去,助推农村经  相似文献   

9.
 2月25日,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主持召开科协系统脱贫攻坚代表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交流和宣传科协系统脱贫攻坚成绩和典型事迹,征求对科协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宿根园林花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开花结果后,整个植株或地下部分能安全越冬的一类草本园林植物。其中,整个植株能安全越冬,四季常绿的称为常绿宿根园林花卉植物;只有地下部分能越冬,地上部分枯死的一类称为落叶宿根园林花卉植物。宿根花卉作为个体栽培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宿根花卉的大规模群体应用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根据其生长特性与艺术的要求,在不少地方兴建了宿根园林花卉专类园,如芍药园、水生植物园、鸢尾园、室内花园等等。宿根花卉在与建筑、道路的搭配方面,其应用方式有花坛、花境、花钵、花台等。通过宿根花卉与建筑、道路等硬质环境的协调与搭配,使建筑、道路更增添美感,使环境更具有吸引力。然而相对国外而言,在宿根花卉的研究、应用方面我国还相距甚远。近20年来,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宿根花卉的育种工作以及群体效果的研究和在园林总体规划设计中配置方式的研究。所以,品种和种类日趋丰富,应用效果日趋完美。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城市绿化美化工作也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阜新市贫困村407份调查数据,识别了农户参与电商扶贫的意愿,并运用多元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电商扶贫的参与意愿较高;受教育程度、网络使用经验、主要经济来源、农村电商认知、电商扶贫收入效应认知、亲戚朋友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政府电商扶贫相关工作、电商服务站相关工作、电商扶贫服务体系、特色农产品规模对农户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年均纯收入、生活满意度认知因素对农户电商扶贫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共享式增长或益贫增长的理念,这种增长理念和扶贫开发有密切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在西藏倡导包容性增长对于促进扶贫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西藏农牧区贫困的主要特征,进而对促进西藏农牧区扶贫开发的路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是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路径。通过梳理国家层面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以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经济开发为核心、以贫困区域为核心、以精准为核心的贫困帮扶以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融合5个发展演变历程,在深入探析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和继起性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构建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实际情况和已有文献研究的区域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河坝聚落区、山坡聚落区、二半山聚落区、高半山聚落区4个区域,根据区域特性提出乡村振兴差异化推进路径。从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分区分类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完善乡村振兴与其他发展战略的衔接路径4个方面探讨了配套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利用无政府补贴的基准模型,运用博弈方法,探讨了3种补贴,即税收减免、生产成本补贴及组合补贴对贫困地区涉农供应商和生产商组成的扶贫供应链的决策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补贴均能有效改善扶贫效果,组合补贴下扶贫效果最好.适度政府补贴对扶贫有积极意义.存在最佳税收减免系数和最佳生产成本补贴系数.本研究为可持续扶贫和可持续社会责任运作提供了新见解.  相似文献   

15.
段瑞 《科技促进发展》2017,13(6):483-489
在扶贫攻坚战中应切实落实习总书记"抓好党建促扶贫"的重要思想。在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阶段,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与"两学一做"学习实践相结合,为科技扶贫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本文在介绍中国科学院以党建促扶贫工作的基础上,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实施精准扶贫的工作,列举了多项保障措施,为下阶段推进党建促扶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增强扶贫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提高扶贫信息的精准度,本系统基于GIS平台,采用Java EE框架结构,通过对各地脱贫攻坚工作中所产生大量数据的挖掘分析,以数据呈现、数据联合分析等实现脱贫攻坚工作的可视化。本文从当前脱贫工作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脱贫攻坚大数据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同时对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阐述,进而实现辅助决策的功能。本文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数据系统分析,以形象直观的动态图像来展示扶贫数据,提高用户的体验度。  相似文献   

17.
武陵山特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耦合关系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贫困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贫困的耦合关系是统筹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前提.以典型特困连片区——武陵山特困连片区为例,从地区生态问题出发,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剔除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生态建设—扶贫开发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了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研究区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程度较低,国家级贫困县多为扶贫开发落后型,非国家级贫困县以生态建设落后型居多.研究得出了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历史看精准脱贫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入十三五,我国扶贫开发事业从"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型,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局面。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技扶贫"的发起者、倡导者和实践者,30多年来,在扶贫工作中创新提出了"异地搬迁扶贫"、"异地股份制扶贫"、"技术引进扶贫"和"依托野外台站长期驻守扶贫"等模式。本文在总结中国科学院科技扶贫开发历程的基础上,提出并探讨了多种现阶段精准脱贫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主要特征属性,提取导致精准扶贫"不精准"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贫困对象存疑、扶贫措施不精准、动态退出不客观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特征、识别校验规则、帮扶措施信息、扶贫过程特征量等数据的特征规则库建立方法,探索贫困对象识别可靠性模型、精准帮扶措施模型、贫困动态评价指数模型的实现思路、数据分析、模型训练和验证方法,对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大数据智能分析模型建设和实现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区域减贫过程中,乡村地域系统的外缘要素强势介入,驱动乡村转型与发展水平剧烈演变.该研究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推拉理论模拟乡村地域系统要素流动推拉情景,借此构建脱贫攻坚驱动乡村发展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测度乡村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耦合类型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域系统要素外流可划分为加速增强、增速减缓、逐渐减弱三个阶段,对应着乡村地域快速衰退、逐步稳定、转向复兴的过程;脱贫攻坚驱动下,乡村发展和转型沿秦岭-淮河一线存在显著南北空间差异;脱贫县乡村发展与转型耦合形成了6种地域类型,其中高发展与高转型类型仅占18.2%,是乡村地域农户生活条件改善及人口转型主导的结果;立足脱贫县差异化的减贫模式,持续激发乡村内核发展动力是脱贫县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