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是劳动关系和谐.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好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文重点论述了工会组织如何进一步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维权观,加强工会组织自身的能力建设,增加维权实效,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由道教的形神观与性命观来看,道教身心观既是哲学式的,也是医学式。修道始于净化身心,再通过形神并重或性命双修,使身心达到自然和谐健康的状态。道教不仅将个体的生命融于宇宙自然之中,而且将复归清静自然之道作为修道的终极目标,由此而提升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3.
儒家生命观是道德主体内在美德建构所必须依托的伦理基础,对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儒家生命观注重仁爱精神,强调道德主体为仁由己的伦理责任担当,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可以为高校思政课提供道德精神资源。儒家生命观蕴含的道德教育价值,经由创造性转化能够提升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发展观,更需要科学的和谐观。辩证的和谐观是辩证和谐思维与辩证和谐手段的有机统一,其自身具有矛盾性、动态性、多样性、系统性的特点。掌握辩证和谐观及其特征,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6.
鲁杰 《科技信息》2008,(35):156-156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司法机关应该树立“和谐司法观”。“和谐司法观”主要是强调在司法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做到司法为民、以人为本,最终通过和谐司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墨子有着丰富的哲学伦理思想,尤其是墨子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观,与今天我们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现实的契合性。从“兼相爱、交相利”的复合价值观、“义利合一”的功利观、“节用”的可持续消费观、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观、“志功统一”的道德评价观和“尚贤使能”的人才观六个方面对墨子的和谐观加以解析,探讨墨子和谐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契合,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郑凡强 《科技资讯》2015,13(2):195+197
该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研究广东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命观状况,了解在校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从而针对在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提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效的建议,为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策略性思考。通过生命教育策略的实施,培养大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进而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生命、接纳他人。其目标就是让大学生不仅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珍爱别人的生命,懂得生命的价值和宝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得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建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现代视野考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和谐科学观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对于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生态自然观概念,从而构建和谐科学观,促使中国科技崛起。  相似文献   

10.
张俊艳 《科技信息》2008,(9):469-471
和谐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多种宗教的存在又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宗教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从不同宗教的和谐观方面来探讨宗教和谐观与和谐社会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荣辱观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要践行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正确对待以下几个问题: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要树立正确的人际观、诚信观;要树立正确的法纪观;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个体的和谐。和谐社会个体的含义为个体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个体的标准表现为富足协调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高度完善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人格结构。和谐社会个体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培育公平的价值实现环境。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有机统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同时,在开放布局、开放战略、开放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的外部环境,即通过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化解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风险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保持党的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因为它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源泉,是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保证。当前我们要从保障改善民生、改进工作作风和改革党内民主等方面着手,保持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建设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是以和谐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是融理想信念与价值取向等为一体的文化;和谐文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稳定提供重要保障;建设和谐文化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要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重在坚持文化创新。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处在人们精神生活最深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的重大历史责任,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是对现代化本质的把握,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和升华,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观念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集中地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的;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状态;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措施。探讨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观念创新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对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性的理论支持。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经济学与演化博弈论的发展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提供了科学的解释,从而为和谐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使和谐社会成为具有高度实践功能的现实性社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让我们对经济法的功用进行重新审视,经济法需要也可能担当起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加速构建社会保障体制和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经济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理念具有战略的契合性,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其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3个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它既体现了继承传统的精神追求,又体现了我们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顺民心、应民意,既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的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