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江西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助学贷款业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潜在的贷款风险太大,追款成本过高以及银校合作的不顺畅等,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助学贷款总量偏小;就银行今后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助学贷款提出了要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建立助学贷款业务信贷管理体系等相应的对策建议以及实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新思路,以促进商业银行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友虎 《科技信息》2007,(18):3-3,15
助学贷款经历了学生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国家助学贷款三个阶段,本文对每个阶段学生的贷款情况及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归纳出它们制约助学贷款的共性。针对国家助学贷款难以推广的现状,本文对它的政策重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众多助学体系中的一种有偿救助制度,救助资金可以循环使用,这种可持续性可以使救助资金得到高效使用。目前,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风险防范方面的欠缺。美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具有相对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灵活的运行机制;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等等。借鉴美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风险防范机制,完善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维持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4.
实施国家助学贷款是落实科技兴国战略,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党和政府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政策。目前高校助学贷款中存在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从而影响了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增加了国家助学贷款的风险,为此,本文就国家助学贷款中大学生诚信缺失表现来谈大学生诚信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速人才培养、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民族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所需助学贷款多。如何使民族院校贫困生正确认识国家助学贷款,使其从心理上平和地接受助学贷款并利用该款项来支付学费、生活费和住宿费,是每一个学生管理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6.
冯继 《科技资讯》2007,(13):197-198
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一种以金融手段支持高等教育,资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在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并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本文阐述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意义和实施情况,对这一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分析,为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家助学贷款是信用贷款,它无须提供担保、抵押或质押。由于诚信缺失使得违约率和不良贷款率都很高,信用风险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风险,也是阻碍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将信用担保引入助学贷款,利用信用风险定价理论对参与者进行定价,能够有效减少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问题,降低贷款的违约率,从而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其覆盖面最大、较有效、较长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对生源地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一项有助于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利好政策。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实施的实际却是喜忧参半,甚至忧大于喜,问题复杂多样。本文针对国家助学贷款现状及问题,提出实行生源地贷款、提高银行收益、改革风险补偿机制等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扶助贫困学子、促进教育公平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遇到难以逾越的艰难。文章探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政府应该担当的责任,并为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广发银行江门分行助学贷款的实际情况,对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运用德尔菲方法和熵值法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和信用评估方法,并进行了实际应用尝试,收到了良好的预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助学贷款工作存在很多问题,如承担助学贷款的商业银行金融风险大、助学贷款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学生违约率高、还贷率低;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难,大学贷款工作进展缓慢等。造成助学贷款工作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大学生还贷诚信缺失,还贷率低。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诚信缺失的客观和主观原因,并提出了改善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贷诚信、提高还贷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董岳磊 《科技资讯》2011,(16):243-243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重要途径。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学生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本文拟对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现状和风险进行分析和阐述,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对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有效的借鉴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谢少娜 《高等职业教育》2009,18(1):71-73,77
对高职院校助学贷款违约现象进行调查,具体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助学贷款学生违约的原因,对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扶助贫困学生的重大政策举措,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助学贷款这项政策却遭受了空前的信用危机。解决大学生助学货款之还货问题,要加大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建立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机构,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保证大学生按时还贷。  相似文献   

16.
任凌云 《科技信息》2009,(5):154-154,192
国家助学贷款是商业银行在国家提供财政贴息的前提下,面向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在校生开展的一项政策性贷款。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本文从运用博弈论理论对产生还款违约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在国家助学贷款上的诚信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在办理助学贷款时出现的诚信缺失行为,已严重损害了校园文明,也使国家助学贷款业务遭遇困境,剖析大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诚信危机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已成为值得我们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剑 《科技资讯》2013,(2):190-191
在国家逐步完善助学贷款政策体系的背景下,本文对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实践探索进行梳理,在吴体工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高校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助学贷款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贫困生的欢迎.但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的缺陷,加上相关制度体系的不完善,使这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文章就国家助学贷款开始实施以来遇到问题浅谈一些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赵福禄 《甘肃科技》2008,24(5):85-86
作为金融创新手段之一的资产证券化在国外已发展到租金、版权、专利费、信用卡应收款、学生贷款等多个领域。在我国助学贷款陷入两难境地的情况下,学习和借鉴资产贷款证券化的经验,无疑对降低学生贷款的违约风险、提高商业银行助学贷款的积极性、拓宽助学贷款的资金来源渠道等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在借鉴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对我国商业银行助学贷款证券化的运作流程进行了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