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6 毫秒
1.
2009年11月20-22日,"第七届全国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史研究中心、台湾新竹清华大学、香港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海内外30多家科学技术史研究机构的知名学者、青年学者参加了本次盛会.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青年科学史学术研讨会,以大会报告、专家点评,以及优秀论文评奖和专题演讲等形式获得与会者的好评。为繁荣学术、促进人才培养,两单位决定联合率先建立科学史系的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2005年底继续共同主办这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热烈欢迎各界人士莅临本会,并诚邀各科学史研究、教学、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研究者、老师、在读研究生参会。  相似文献   

3.
2001年7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建立伙伴小组.文章从学术目标、小组成员、小组的运行、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以及国际学术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伙伴小组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运行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2010年11月,第二届中国当代科学口述史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廖育群研究员接受了广西民族大学万辅彬教授的采访.访谈中,廖育群研究员从如何走上科学史之路,述及成功之"秘笈",学术研究之评价,"执政"之得失,科普工作,人文精神以及"另类"的自我.从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廖育群研究员的为人与治学之道.  相似文献   

5.
2001年7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和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共同建立伙伴小组.文章从学术目标、小组成员、小组的运行、研究专题、学术研讨以及国际学术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伙伴小组自成立以来各项工作运行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1):85-85
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开设的第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已于2005年2月24日在研究所学术报告厅开课,本期课程名称是“科学革命:从哥白尼到牛顿(1450~1700)”。讲席教授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道本周教授(Professor Joseph Dauben)(图1)和科学史所孙小淳研究员。全部授课和讨论使用英语。课程安排详见附表。欢迎所外单位的研究生及有关人员参加,免学费,但需正式报名并保证出席,联系人张宏礼(电话64072055;电子信箱:zhanghl.ihns.ac.ca)。  相似文献   

7.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成立仪式于2012年3月9日在闵行校区隆重举行(图1),校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教授出席成立仪式并作重要讲话,适逢其会的东亚数学史国际研讨会的海内外学者、校内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负责人等参加了仪式。该研究院是上海交通大学直属的二级单位,下设  相似文献   

8.
作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吸引了来自东亚、欧洲和美国等地的学者前来查找资料、研究课题或访问学习.研究所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关于中国科技史的特色馆藏,为访问者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作者访学期间,得到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和工作人员的帮助,拓展了研究主题,补充了研究资料,了解西方学者进行印刷出版史研究的方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9.
台湾学者张之杰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对科学史产生了兴趣,但一直没有写过正规的科学史论文,直到1996年1月为了参加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研讨会,才认真地写了一篇科学史论文.在研讨会上,这篇论文让人感到新奇,也让张先生有了自信.此后,张先生放弃探索多年的民间宗教、民间文学和西藏文学,而专心于科学史研究.1997年,张先生发起成立了“科史会”.此后张先生成果不断,发表科学史论文三十余篇,一般论述文章百余篇,得到科学史界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李迪,男,汉族,1927年生,中共党员,教授。 1983-1996年任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史研究所学术负责人。所长;现任校学科建设学术顾问;曾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编史学教程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史在中国步入“再建制化”发展时期之际,加强科学史基础课程建设对于科学史学科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编史学教程始设于1999年并持续开设至今,包括科学史学史、科学史子研究域中的编史方法及相关学术争论、以及科学史哲学(元历史问题研究)三方面的内容。该课程意在帮助在读研究生从整体上把握科学史的学术流脉,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提升其历史理论思维能力。这里所给出的是该教程的教学大纲及分类文献。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1(3):I0001-I0001
2005年3月,由台湾中国科学史委员会主办,台湾师范大学数学史研究中心和台湾清华大学科学史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七届科学史研讨会在台湾师范大学召开。海峡两岸的科学史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相互交流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本刊主编万辅彬教授应邀参加了此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中,万辅彬教授很高兴看到了台湾学者的许多学术新成果,高兴之余萌生了要在本刊开设专栏专门刊发本次会议的台湾学者论文的念头。  相似文献   

13.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5,11(4):F0003-F0003
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于1999年3月9日隆重成立,迄今有6年多历史。该系为综合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教学基地,培养广泛适用于科研、教学、行政、管理、出版等方面之文理兼通高级人才,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之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藜 《中国科技史杂志》2005,26(3):248-248,276
2005年8月15~20日,第11届国际东亚科学史会议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来自东亚、北美和欧洲的近130位学者参加了这三年一度的学术研讨会,其中来自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学者有30余位。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20—23日,第9届全国青年科技史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咸阳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咸阳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咸阳师范学院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科学史家、青年学者60多人出席了本次会议(图1)。  相似文献   

16.
正"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4月2-3日召开.国务院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全体成员莅临本次会议,来自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及高等研究院师生汇聚西安,热烈祝贺高等研究院揭牌,并围绕科学史学科建设及发展等问题开展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17.
进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读博以来,自己渐渐掌握了如何研究科学史、怎样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期间我也曾为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彷徨、迷茫过,而在我的导师的细心点拨之下,我一步步走出彷徨,进入学术研究的正途.  相似文献   

18.
在采访中,汪前进研究员谈及其为官之道、学术之路,并阐述科学史人之素质、科学史研究之方法、地学史研究之特色、古地图研究之方法及内容、科技战略研究之特点等.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教学的本质是对"科学探究过程的探究"而不能只停留在形似科学史教学,实则没有达到科学史教学真正内涵的形式上。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所使用的四种有代表性的"植物向光生长"教学处理,来分析探讨科学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使我们能更好地利用生物科学史进行生物学教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了竺可桢科学史讲席和竺可桢科学史奖.文章详细介绍了三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的举办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以及竺可桢科学史奖的奖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