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和LabVIEW构成的衣内微气候测试系统.使用这一系统测试服装内的温湿度,为科学评价服装的热湿舒适性提供先进的测试手段.测试系统分为下位机温湿度采集端与上位机数据处理端.数据采集端以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温湿度传感器负责温湿度信号的采集;数据处理端以LabVIEW为系统软件开发环境,实现了与下位机(单片机)的串口传输,温湿度数据的图形化显示,文件存储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表内微气候测试系统测试准确,工作可靠,可用于服装热湿舒适性测量及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2.
对霍尔元件的静态特性进行了测试 ,分析了测试中发现的现象 ,结果表明 ,霍尔元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在使用中没有严格的区别。最后作为应用给出了实例。  相似文献   

3.
杨春香  杨雷 《科技信息》2011,(24):I0209-I0209
针对目前移动业务IP承载网没有有效的端到端业务测试工具,本文提出了利用CISCO IP SLA对该网络进行端到端业务测试。文中介绍了IP SLA在承载网中的布署方法,以及利用SLA进行端到端测试的配置方法,并通过实验采集到了VOIP业务的MOS值、时延、抖动、丢包等关键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4.
以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为活性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方向制备了PSt/P(BA-BOA)「聚苯乙烯/取(丙烯酸丁酯-丁氧基甲基丙烯酰胺)」核索型复合乳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乳液粒子的微观状态,采用粒度分析仪测定了乳液粒子的粒径及其分布,对乳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5.
利用增强子样DNA片段提高几丁酶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来源于环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irulans)C-2中增强子样DNA片段插入质粒pCHT1的几丁酶基因5’-端,构建成重组质粒pCHTX^ 和pCHTX^-。将含pCHT1,pCHTX^ 和pCHTX^-质粒的大肠杆菌转化子分别点种在几丁质平板上,不同菌株产生了不同大小的水解圈。利用比色法测定不同菌种的几丁酶活性发现,在大肠杆菌中,该片段的插入可促进几丁酶基因的表达,而在枯草杆菌中则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OPNET,提出用一个通用的仿真框架来测试不同的MAC层、网络层和节点移动性的移动Ad Hoc网络路由效率。在该层次型整体框架下,可以设计不同的节点移动模式、媒体接入方法和路由方案,比较端到端统计量(端到端时延、吞吐量和效率),以筛选最有效、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快了移动端网页设计的发展速度,新时期下需要积极了解移动终端网页设计工作的特殊性,积极掌握网页设计技术。构建移动终端网页设计适配测试平台,有效解决了移动端网页设计常见问题。文章以移动端网页设计为例,主要针对目前移动端网页设计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技巧进行具体分析,以此方式促进移动端网页设计行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CFP 40G/100G光模块物理层测试需要,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IEEE 802.3BA协议的测试方案。该测试方案利用泰克BertScope示波器测试平台,制作CFP测试夹具把CFP 40G/100G光模块高速电信号引出来,实现了对CFP 40G/100G光模块接收端和发送端物理层电信号的测试。通过对Finisar公司的CFP 40G和CFP 100G光模块发送端有源眼图、光模块接收端眼图及接收端芯片抖动的测试,验证了该测试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用液相多肽合成法合成具有镇痛作用的μ阿片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内吗啡肽-2.直接使用叔丁氧羰基保护的有关氨基酸,采用DCC/HOB t缩合法和混合酸酐法分别合成N-端二肽片段和C-端二肽片段,然后将N-端二肽片段和C-端二肽片段缩合成四肽,最后用50%的TFA/DCM脱除保护基,成功地合成了内吗啡肽-2.本实验方法与文献相比,步骤减少,后处理简便,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苎麻纤维为增强相 ,酚醛为基体 ,研制铁路钢轨轨端绝缘片 .测试和分析了苎麻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绝缘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和电性能 .  相似文献   

11.
用4, 4′-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做固化剂,采用聚酰胺酸(PAA)对环氧树脂(EP)进行改性,研究了PAA用量、固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环氧树脂耐热性的影响,采用TG测定不同配比、预反应时间及不同固化温度下改性EP的耐热性,利用SEM对最佳配比固化后样品的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性树脂最佳固化工艺条件为:120 ℃,1 h→150 ℃,1 h→170 ℃,2 h→200 ℃,2 h→250 ℃,2 h;改性树脂配比为mEP∶mPAA∶mDDS=1∶0.75∶0.08;预反应时间3 h,改性EP的热分解温度为411 ℃,比未改姓EP提高了近80 ℃以上;EP/PAA/DDS固化后样品无明显的两相结构,树脂的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水合氧化铝(ATH)含量对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UM)树脂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饱和聚酯(UP)树脂、乙烯基(VE)树脂和UM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MMA和ATH含量对UM树脂的粘度、固化反应活性、力学性能、硬度和阻燃性能均有显著影响;用DTA法测得UM树脂、UP树脂、VE树脂的表观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5.5kJ/mol、56.7kJ/mol和75.8J/mol。证实UM树脂比UP和VE树脂具有更高的固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3.
将结晶性树脂加入到不饱和聚酯树脂体系中,观察其在体系中的相转变行为及体系本身的固化行为。通过光学流变显微镜、DSC、树脂固化仪及扫描电镜研究了结晶树脂在不饱和树脂体系中的相转变规律,体系的固化速率、固化度、凝胶时间及不饱和聚酯树脂制品的分散性,结果表明:结晶性树脂在不饱和树脂体系中分两步进行相转变;结晶性树脂降低了体系的固化速率,但对体系最终的固化度影响不大;同时,结晶性树脂还降低了体系黏度并延长了凝胶时间,使得不饱和聚酯树脂产品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4.
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的核心是质量单元的有序排列,光固化快速成型机中的质量单元就是光敏树脂,在成型过程中光敏树脂逐渐被消耗,为保证光固化快速成型机正常工作,需不断补充光敏树脂体积的收缩量。针对光固化快速成型机的工作液槽容积有限、微量的补偿过程及光敏树脂自身的粘度对成型工件质量的影响,改造了光敏树脂动态补偿系统,较方便地实现了光敏树脂的连续微量补偿,提高了光固化产品的成型质量。  相似文献   

15.
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烯丙基酚醛树脂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行为,用Kissinger法和KAS(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对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烯丙基酚醛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与纯酚醛树脂相比,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温度较高,反应级数更接近于1,固化反应所需的平均表观活化能较低,为111.45kJ/mol;在整个固化过程中,烯丙基酚醛树脂的活化能较为恒定,随温度变化不大;烯丙基酚醛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该体系固化工艺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DAIP树脂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增韧剂对DAIP树脂力学性能,耐热性能、耐水性能以及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树脂的固化条件,增韧剂与树脂之间形成了互穿网络(IPN)结构,具有较好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7.
紫外光快速成型中树脂固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确定快速成型中树脂固化线条的理论模型,对扫描动作和固化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由于明确了实际扫描动作是由匀速运动和非匀速运动所组成的,因此实际扫描的固化线条是非均匀一致的.根据树脂曝光理论,建立了固化线条的横向和纵向截面形状的数学模型.揭示出整个固化线条呈哑铃形,其横截面轮廓呈抛物线形.在x轴上的位移等于光斑直径时,树脂微元的曝光时间最长,固化深度最深.采用实际的固化线条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其结果表明固化线条基本与理论模型一致,这对于改善成型质量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丙烯酸酯类对己二胺进行改性,作为环氧树脂的室温固化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固化剂的氨解变化,讨论了改性固化剂对环氧树脂固化反应产物的拉伸、弯曲、冲击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酯改性的己二胺固化剂可以在室温下固化环氧树脂,所得的环氧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行研制的多官能缩水甘油胺-醚型环氧树脂、液态酸酐固化剂为基本原料,引入原位分相增韧技术,制备的架空导线用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芯棒拉挤树脂具有混合黏度低、可使用期较长、高温固化速度快、拉挤工艺性好等特点,用其拉挤成型的复合芯棒表面光洁、综合强度高、耐高温、生产效率高。通过加入复合促进剂避免了快速成型过程高温反应集中放热,降低了体系内应力,可满足复合芯棒拉挤制品机械强度与快速成型工艺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20.
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与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DSC方法研究了烧蚀材料钨酚醛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用TG方法研究了固化产物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酚醛树脂固化温度略有增高;等速升温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高于等温固化表观活化能。结果又表明,随着钨含量增加,钨醛树脂的固化产物在N2中的百分失重逐渐减小,热稳定性逐渐提高,耐烧蚀性能逐渐提高,最后,用红外光谱法阐明了固化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