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简要概括了北京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剖析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科研人员缺乏有效激励、高层次科研人才不能自由流动、国有科技资产管理制度的限制、内外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等,最后提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统计显示,女性科研人员虽已日趋成为当代科学事业发展的主要参与力量,但仍处科学职业边缘。本研究分析了2017-2018年《科技日报》所刊1067幅科研人员新闻插图,发现在数量占比、与新闻内容的匹配程度等方面,女性科研人员均低于男性科研人员,证实了女性科研人员在新闻构建中的缺席趋势加剧这一基本假设。究其成因,系普遍存在的新闻偏见所致。本文进一步指出,中国科技新闻报纸需有意识地提高女性科研人员插图数量及其图文匹配程度,以符合女性科研人员的实际占比,从而对女性参与科学及其职业发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3.
科技政策咨询产生于二战之后现代公共决策咨询制度发展成熟的基础之上,是现代国家依赖专家获得专门知识并联系公众,从而制定科技政策的根本途径。它保证了科技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前瞻性,成为21世纪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的必然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世纪科学技术史为背景,总结了4种科技创新模式及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对美、日等国家在20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剖析,对我国在21世纪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强调了科技在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探讨了在我国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学数据共享增强国家科技竞争力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科学技术已成为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导力量,人类的未来和国家的繁荣将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及科技产业化。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要  相似文献   

6.
从世纪之交的物理学看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两次世纪之交的物理学,分析现代科技革命的产生与物理学革命的关系,展望21世纪的物理学及未来科技革命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1生物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自1973年人类第一次基因重组实验成功以来,生物技术以其迅速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影响,生物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最富魅力的高新技术,生物技术的发展使21世纪成为生命科学世纪.  相似文献   

8.
2001年,日本制定了轰动一时的“诺贝尔奖计划”。这是日本在谋求21世纪发展中,日益认识到加强基础研究、增强科技创新意识,对保持其强国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后的具体体现。从日本重视教育的传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科技的强力投入等方面看,日本“诺贝尔奖计划”的实现绝非无稽之谈。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面对正在发生转变的经济社会结构,结合正在着手的科技工作,县级科技管理部门应该怎样迎接新的挑战?如何发挥作用,把握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海洋科技是21世纪人类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是世界各海洋大国激烈竞争的战场;也是我国科技未来发展极具潜力的研究领域,应当给予深切的伦理关怀。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海洋科技的历史发展、当代展现及未来憧憬,分析海洋科技发展的正负面效应,培养公众海洋科技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社会,全球化的国际环境日益使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  相似文献   

12.
1加强自主创新应该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取向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异常迅猛,科技竞争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核心技术研发成为世界科技发展的战略前沿.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我国科技发展的状况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探讨21世纪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和科技发展的前景,指出要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必须明确科技与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作用,强调科技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动力性和先导性作用;科技发展应体现为解决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现实问题相结合,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步伐,以信息、知识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2):14-14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1):68-68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10,12(3):54-54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基础科学》2010,(6):32-32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础科学》2013,(2):51-51
《中国基础科学》(双月刊)是科学技术部主管、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其宗旨是宣传党和国家发展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家基础研究规划、计划,展示国家基础研究进展,介绍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杰出人物和机构,记录我国基础科学研究重要事件。本刊内容兼顾科技政策宣传、科研计划管理、学术研究,是中国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综合性刊物。读者对象为科研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等。  相似文献   

19.
两弹突破对发展高科技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原子弹和氢弹事业的成就,是中华民族科技创新的伟大壮举,对推动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物质技术基础上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两弹技术的突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的道路。总结两弹发展的宝贵经验,对在21世纪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腾飞,特别是在我国的条件下如何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展高科技,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哲学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科学技术哲学既需要“与时俱进”,还需要保持自己优良的传统。为了有助于实现新世纪科学技术哲学学科建设“大调整”的历史使命,本文提出21世纪的科学技术哲学发展必须解决所面临的三个问题,即对于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性哲学反思,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深入思考,为知识创新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