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Internet上实时视频流传输框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在Internet上进行实时视频流传输的特点以及对传输带宽、延迟和丢包率的要求,研究视频传输中的应用层QoS控制方法(速率控制,错误控制).改进了实时视频流传输的框架,在传输框架中引入代理高速缓存技术.结果表明,代理高速缓存技术能够减轻视频服务器的负载和网络拥塞,提高视频播放质量.  相似文献   

2.
网络路径的有效带宽是计算机网络性能评价与流量工程中QoS验证中重要的度量参数,可广泛应用于根据网络条件进行视频分层传输,区分服务中的带宽分配,服务器选址和拥塞控制中,但由于有效带宽不仅与路径的链路带宽有关,而且随背景流量改变而动态变化,这使得端到端有效带宽的测量相当困难,从Cruz流量模型出发,提出有效带宽的估计可以通过对流量进行延时分析实现,给出了有效带宽估计的边界,并分析了实际测量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要实现端到端的QoS既需要接入网、核心网和外部网络的不同域间的共同保证,还需要承载层和业务应用层的相互配合。IMS是建立在承载网络基础上的控制层网络,采用基于策略的机制提供QoS控制。IMS基于策略的架构就是为了要提供不同域间、上下层间的相互协同。介绍了IMS QoS支持机制,描述了IMS QoS的体系结构及信令控制流程,分析了该架构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网络与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流媒体业务量正在逐级攀升。在异构家庭网络中,有线网络的带宽变化、抖动和丢包,无线网络的带宽变化以及多种样式的用户终端,都对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挑战。在充分考虑上述可能影响流媒体分发的因素后,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境感知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系统,实现了有线网络感知,无线网络感知,终端感知以及策略分析模块,分别感知有线无线网络参数和终端参数,并对现有的流媒体QoS模型进行了优化,最终实现系统基于环境变化的流媒体自适应分发。在论文的测试阶段,笔者设计了12种测试环境分别对系统各个模块和整体性能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结果可知,文章提出的系统可以根据不断变化的用户环境(网络参数和终端性能等)来动态调整服务策略,为用户提供可靠QoS保证的流媒体分发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了目前互联网无 QoS 质量保证或保证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为互连网上传输多媒体流提供 QoS 方案的问题。阐述了目前采用的速率控制方案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互联网上用于多媒体流的端到端传输体系结构和一种基于 TCP 的多媒体流协议,这种协议能够根据网络状态的前向估计和信息反馈最优地跟踪网络状态。同时,给出了一种资源分配方案通过率失真函数使媒体速率适应估计的网络带宽。  相似文献   

6.
移动自组织网络的自组织性、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有限的传输带宽、移动终端的局限性、分布式控制网络是其主要特点,为了能够满足MANET的这种特点,基于多目标Q-Learning给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考虑信息报传输的跳数、传输的能量消耗、路径中节点的安全性的路由策略。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winCE平台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无线网络带宽的波动性和高误码率,系统引入了RTP速率控制单元,优化了传统的RTcP拥塞控制,在客户端中加入丢包处理模块,通过采用分级速率调节,重传关键帧I帧数据包等策略为无线视频传输提供了有效的QoS保障,提高了视频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统视频信源编码在应用层QoS的联合信源信道优化,研究了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之间合理分配带宽以及信道与信源联合编码下的有效码率控制问题.依据视频编码的实时可变帧率下的VBR视频网络传输信道模型,提出了网络接入带宽统计复用基础上的优化信道码率分配;根据信道传输失真,推导出基于图像帧的全局信源信道联合失真估算递归模型,按照模型运算率失真优化下的跳帧参数和帧内宏块刷新率,实现整体的图像编码质量优化控制.相对于普遍采用的基于宏块的局部优化控制策略,所提出的优化码率控制策略能获取更一致的图像质量和更高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路由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传感器节点的地理位置信息与网络传输路径的能耗模型分析,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QoS)路由算法.将多跳传输路径中的转发节点序列控制在以源节点与汇聚节点连线的一定区域内,尽量拟合源节点与汇聚节点连线传输,有效控制了传输路径.并对QoS路由算法提出改进,转发节点根据当前实时QoS约束动态地调整传输区域的大小以及优化下一跳选择机制,使传输路径最大程度拟合源节点和汇聚节点之间的连线,达到路径传输能耗最优.仿真实验表明,该QoS路由算法在满足网络QoS约束的同时,节省了网络的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最优地使用限时重传技术提高IP网络上的视频传输Qo$,通过总结以往的限时重传技术的要点,提出了利用MPEG-4视频流格式以及其在传输层的RTP打包来提高重传的效率的MPEG-4视频限时重传优化策略,并拟定了ECR-RTP协议来支持策略的实现.实验结果证明,在低带宽的网络上,此策略对MPEG-4视频传输具有更好的QoS保证。  相似文献   

11.
首先提出了策略控制系统的概念,然后介绍了策略控制系统的框架结构,最后在策略受控路由器中增加策略代理和主控程序模块,完成对IP网QoS(QualityofServices)策略控制系统的设计和仿真。  相似文献   

12.
Internet网络的QoS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Internet网络规模和用户数量的迅猛发展,如何进一步扩展网上业务和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是目前最为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基于Internet开发的新业务,如IP电话、IP传真、IP会议电视和电子商务等实时多媒体应用对网络的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Internet网络满足对语音、视频等实时业务的要求,除了增加带宽外,还应采取合理分配网络资源的QoS策略。介绍了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两种QoS技术,并对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脑办公的普及,网络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各种类型的网络应用都在抢占有限的带宽,导致企业的真正业务无法完全得到网络的支持。基本QoS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网络的发展。文章针对各种网络应用中所存在的带宽争夺问题引入了新型QoS(应用层QoS)概念,将传统意义上位于OSI模型低层的QoS服务提升到最高层进行讨论,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企业在网络应用上所存在的带宽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伴随着大量网络信息的出现,需要制定相应的网络信息政策来规范和引导网络信息的健康发展。阐述了网络信息政策的概念,分析了我国网络信息政策研究的基本情况,从中发现了需要注意的问题,探讨了深化我国网络信息政策研究的途径和方法,以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Quality of service (QoS) support is a key attribute for multimedia traffic including video, voice, and data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but is limited in 802.11-based wireless LANs. A polling-based scheme called the 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 (PCF) was developed for 802.11 LANs to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traffic. However, the PCF is not able to meet the desired practical traffic differentiation requirements for real-time data. This paper describes a QoS support polling scheme based on the IEEE 802.11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The scheme uses a two-level polling mechanism with the QoS classes differentiated by two different access policies. Stations with higher priority traffic such as key or real-time data form the first level and can access the common channel through an exhaustive access policy. Other stations with lower priority traffic form the second level and can access the channel through a gated access policy. A system model based on imbedded Markov chain theory and a generation function were setup to explicitly analyze the mean information packet waiting time of the two-level polling scheme. Theore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scheme efficiently differentiates services to guarantee better QoS and system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6.
政策网络是为应对复杂社会环境形成的新型治理模式.政策网络不仅包括政策制定主体之间的府际关系,还包含政策之间的关联关系.将政策网络中多样化节点与关系可视化有助于了解政策的全貌,为进一步进行政策设计和修订提供依据.本文引入本体技术,结合政策网络的节点与关系特征,构建了基于本体的政策网络模型.以北大法宝国家发布的科技创新政策为数据来源,通过LDA模型实现政策主题抽取,借助Protégé实现政策网络的可视化.研究表明,基于本体构建的政策网络模型可以从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主题三个维度展示政策之间的关联,不仅可以帮助政府发现创新政策制定中府际关系合作特征,还可以发现不同部门所制定的政策主题特征及关联特性,帮助识别政策冲突.  相似文献   

17.
基于TCP/IP协议的端结点不能把网络级可保证质量服务扩展为端到端的应用级,研究了一个用于ATM网络的端结点可控服务质量协议结构.该结构核心是资源管理,把应用程序的服务质量参数定义分别映射为端结点和网络资源需求,执行资源允许测试,给应用进程和协议处理分配、保留端结点资源,同时请求网络系统分配网络资源,从而为多媒体应用提供端到端可保证服务质量.并讨论了QNX实时操作系统下在用户层实现该网络协议的方法和问题.  相似文献   

18.
网络可用带宽是衡量网络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流量工程、QoS控制、拥塞控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网络可用带宽测量算法PathChirp的基础上,改进了其判断时延转折点和调整发送速率的方法。并在NS2仿真环境中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很好地跟踪网络可用带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