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印度国民大会党(英·甘地派),简称国大党(英)成立于1885年。代表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者。1947年印度独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问题的研究是在1853年5月底开始的,对印度的研究在6月2日给恩格斯的信中①进行了初步的书馆讨论。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概括性总结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论文,分别于1853年6月10日和1853年7月22日发表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两篇文章既是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研究的总结,也是对印度以及东方问题研究的总结。义章中叽确提出了殖民主义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使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分析。1853年,俄国同西欧列强在近东和巴尔干半岛上矛盾日益尖锐。后未爆发了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问题的研究是在1853年5月底开始的,对印度的研究在6月2日给恩格斯的信中进行了初步的书信讨论。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概括性总结是《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和《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两篇论文,分别于1853年B月10日和1853年7月22日发表在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上。这两篇文章既是对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研究的总结,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评论家关注的焦点。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这部殖民时期的经典文本,可以看出作为殖民时期的作家,福斯特能够超越阶级局限性,充分体现其热爱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人文主义精神;然而,他又无法摆脱帝国主义国家公民的身份,在小说中处处流露出矛盾的心理,并用两种声音表达出自己的矛盾:反殖民主义的声音和殖民主义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当着保卫世界和平的力量日愈壮大,反对殖民主义的声势日愈高涨的时候,爱好和平、反对帝国主义剥削的人们,没有不衷心希望印度这样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亚洲大国迅速地发展它的国民经济的。这反映在人们十分关心印度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上。  相似文献   

6.
印度对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中立政策的深刻根源 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了英国一百九十年的殖民统治,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十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印度形成了并奉行着独立自主的对处政策,这就是和平中立的政策。印度政府和国家领导人把这种政策称为“积极的中立政策”或“不参加集团的政策,”它的基本方针就是反对战争,保卫和平;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冷战”,主张国际合作。印度政府的这个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是有深刻的根源的。印度有长期的反殖民主义的传统,它不仅为自己的独立而奋斗,而且同情和支持其他被压迫民族  相似文献   

7.
尼赫魯及其所代表的印度反动統治集团,继承英帝国主义的衣鉢,越来越露骨地向印度的左邻右舍进行扩張主义的活动。曾經有一个时期,尼赫魯之流还躱躱閃閃,抱着反殖民主义和“潘查希拉”的旗帜。但是,随着时間的推移,由于国内外政策的需要,印度反动統治集团終于无法掩盖它的扩張主义野心了。  相似文献   

8.
王晴  张义成  盛景军 《科技信息》2009,(17):170-170
马克思认为大不列颠对印度的统治产生了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性使命,一个是建设性使命。马克思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作用的论述,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与地区应作具体的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9.
吴艳伟 《科技信息》2013,(2):230-230
《印度之行》一直是后殖民文学中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并在近些年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本文作者主要从后殖民主义理论东方主义和混杂性出发探讨主人公阿诺德文化身份的混杂性,以及阿诺德摆脱身份混杂性,文化身份重建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潍坊学院学报》2014,(1):31-34
1955年11月18日到12月14日,苏联领导人布尔加宁与赫鲁晓夫应邀对印度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两位领导人就印度收复葡萄牙殖民地果阿问题,多次发表过十分给力的演讲。究其声援印度的动因,最主要是反对西方殖民主义在印度深得人心。不过,除此而外苏联领导还考虑到了以下几个现实因素:第一,葡萄牙是与华约对峙的北约成员;第二,葡美两国签订了互助和防御条约;第三,美国与果阿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第四,声援旨在激发印度人民不断抗争。应该承认,苏联的支持虽然带有与美国争夺在南亚次大陆影响力的一面,但是也有不容忽视的主持国际公道与正义的一面。  相似文献   

11.
印度外交部在今年3月发表的年度报告中重申:印苏关系是“密切、友好、成熟和稳定”的。随后,英·甘地总理又声称:“说印度是苏联扩张主义在亚洲的特洛伊木马”纯属“无稽之谈”。这是怎么一回事?印苏关系究竟如何?它不仅反映印度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涉及印度的整个外交形象。很自然,这个问题在印度国内引起印度各阶层人士的经常议论,在国外也受到世界舆论的普遍关注。印度独立以后要了解印度同超级大国苏联的关系,有必要简略回顾印度独立以来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印度作为二次大战后独立的南亚大国,为了巩固独立成果,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同殖民主义残余势力存在基本矛盾,对外需要继续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和剥削。然而,由于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经济贫困落后,严重影响着政治上的独立,印度又不得不依赖外  相似文献   

12.
在印度中部德干高原,阿旃陀位于一个被山岭紧密包围的山谷中。根据文字的推测,这里的石窟在纪元前两世纪已就已经动工开僻了,先后八百年都有佛教徒和僧人断断续续在此开鉴,直到六世纪才形成今天这样一列并排二十九个洞的规模。七世纪以后,佛教衰退,山洞也就被人遗忘了。湮没了一千多年,在一八一九年,英国殖民主义军队和印度起义人民在德干高原作战中,偶然发现了它。到了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印度的古物保藏家才有可能把这份印度民族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3.
殖民主义的遗毒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印度人民陷入极端贫困的境地,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人民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恶化了。在第二次大战中,印度成了同盟国(首先是英国)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工业品和军需的供应中心。英帝国主义者用滥发纸币的办法在印度榨取了大批物资,而殖民当局、印度的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又从事各种商品的投机买卖,这就造成印度的物价高涨和日用品、粮食的严重缺乏。从1940到1945年,印度的货币供应量从五十二亿卢比增至二百二十五亿卢比,即增三倍多;官方的批发物价指数(1939年=100,其中很多商品采用管制价格)从115上升至248。由于工资很少增加,物价飞涨使工人的实际收入迅速下降。根据官方发表的数字,这五年中印度工人的实际工资减少了30%。①在此期间,印度还发生了严  相似文献   

14.
试析克什米尔问题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克什米尔问题(Kashmir QuestiDn)的性质,学术界有殖民主义问题、霸权主义问题、宗教冲突、文明冲突、恐怖主义问题、民族主义问题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克什米尔问题其实是地缘政治紧张下的双重冲突,即印巴之间对整个查谟和克什,米尔邦领土的控制权之争。以及印度对印控克什米尔的民族整合。  相似文献   

15.
越南人民进行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反殖民主义的英勇斗爭,終于在1945年取得了八月革命的胜利,同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在民族統一的基础上宣告成立。但是,法国殖民主义者在美英的支持下卷土重来,給越南人民又带来了八、九年的战爭灾难。最后,在1954年7月的日內瓦会議上达成了协议,恢复了印度  相似文献   

16.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它是将翻译研究置于后殖民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翻译理论新视角。本文主要概述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发展和其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理论价值和局限性,并客观分析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想起了赫鲁晓夫同志在1958年7月29日接见印度记者的一次谈话。印度记者提到,在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和争取和平的斗争的关系这个问题上,某些西方国家人士、甚至某些和平人士一直持有这样一种论点,即反殖民主义斗争有时破坏争取和平的斗争,同争取和平的斗争相予盾。赫鲁晓夫同志在回答时劈头就指出:在这个问题上,殖民地国家或前殖民地国家的代表和西方国家某些代表之间的分歧,并不是偶然现象。“殖民地人民争取摆脱殖民地依附地位的斗争是一个生和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的殖民主义研究中,存在把殖民主义简化为西方对东方单向行为的倾向。这种研究视角的选择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顾及东方自身的发展特点而谈论殖民主义的影响,是得不到全面公允的阐释的。殖民主义的意义在于为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提供了一种媒介和载体,而殖民主义对东方的实际影响也只能在文明相互影响的框架内才能被充分认识。  相似文献   

19.
康拉德的殖民主义话语问题,从《黑暗的心脏》问世伊始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在后殖民主义时代,这一争议又加入了新内容,但观点繁多,莫衷一是。在中国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得出的结论仍然带有片面性。在此,通过“他者”的角度透视这一争议的双重话语性质,论述其殖民主义话语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双重话语性质。  相似文献   

20.
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的残酷掠夺是殖民主义在世界上仍然存在并且猖獗的一个铁证。达个大陆上的现实情况表明:殖民主义不仅没有消失或接近消失,而且正以更加贪婪和狡猾的手段吸吮着被压迫民族人民的血汗,使他们仍然陷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因此,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压迫和掠夺的斗争不会停止,拉丁美洲人民反对美国新殖民主义的斗争正在以空前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这一斗争将最后把万恶的殖民主义掠夺制度从这个大陆上消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