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行者 《科学之友》2005,(3):70-73
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丝绸之路河西道、羌中道(青海道)、西域南和北道交汇处的大边关要塞。从敦煌东北行过安西,为通向中原的河西大道;西出阳关,沿丝路西域南道与新疆的若羌县相连;西北行出玉门关,沿西域北道可通往哈密和罗布泊;敦煌南行经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逾阿尔金山,则直达青海省的格尔木。甘肃历史悠久,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华夏始祖伏羲氏在这里推八卦、授渔猎,马可·波罗东游中国时也曾在此停留。作为我国东南部通向西北的交通要道、汉唐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大地上,散布着上千处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2.
<正>欧亚大陆,横跨11个时区,面积约5000万平方千米,数千年来都是世界的中心。丝绸之路,连接欧亚大陆的古代交通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蕴含着无数人的开拓与跋涉,诸多文明的交融与传承。从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其1877年出版的著作《中国》中首次提出以来,丝绸之路的概念不断拓展。中国境内公认的线路有四条:一是汉唐时代经河西走廊至西域的沙漠绿洲丝绸之路,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在元末成为陆上主要通道的南方丝绸之路,四是宋代以后形成的海上丝绸之路。丝绸  相似文献   

3.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百年来, 在楼兰考古和古丝绸之路的考察研究过程中, 楼兰-鄯善国都城何在? 一直是国内外考古、历史、地理等诸多学科关注的热点. 通过对罗布泊小河墓地西北约6.3 km处新发现的古城遗址以及楼兰(LA)、方城(LE)、且尔乞都克古城、米兰古戍堡、土垠等遗址18个建筑物等样品的14C年龄分析, 结果表明: 小河墓地西北新发现的古城城墙年代大约在公元440~500 年左右, 形成于北魏时期(公元386~534年), 相对楼兰(LA)佛塔(约公元100~230年)、方城(LE)城墙 (约公元230~300年)、且尔乞都克城墙(约公元200年)、土垠(约公元100年)建筑时间年轻约100~300年. 米兰遗址古戍堡内房柱年龄约公元370 年, 古戍堡西门北侧墙基年龄最为年轻(约公元770年), 属于唐朝时期. 小河墓地西北新发现的古城遗址, 根据墙体年代和初步发现的文物类型以及地理位置, 有可能是文献中记载的“注宾城”, 可暂定名为“注宾河古城遗址”, 该古城遗址的隶属、职能, 还有待详细的考古发掘工作. 由于该遗址临近丝绸之路古驿站阿拉干, 处于丝绸之路东西和南北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上, 因此无论该遗址是否是“注宾城”、或“埒娄城”、或楼兰国都“扜泥城”, 它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位置都是毋庸置疑的. 通过对不同古城遗址的年代学分析, 为深入研究罗布泊地区古代遗址的时间-空间分布、西域文化的演化过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关系等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风沙断楼兰     
楼兰在哪里?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口、罗布泊洼地西北角,一个风沙肆虐的沙漠地带.在汉武帝时期,这里还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因为它是进入沙漠前的一个"补给站".但是,公元3世纪后,楼兰就从地图上消失了,成为遥远和荒凉的代名词.唐代的王昌龄曾有诗曰:"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实,他也不知道楼...  相似文献   

5.
胡杨的古老传奇 额济纳旗总面积达11.46万km2,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旗.额济纳旗所在地达赖库布镇位于世界第四大沙漠--巴丹吉林腹地的沙漠绿洲之中,这里就是中国第二大古胡杨林的所在地. 胡杨树蒙古语称为"陶来",当地蒙古人称为"胡桐",是一种很独特的树,为杨柳科落叶乔木.它是自然界稀有的树种之一,生命力顽强,素有"大漠英雄树"之称.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最著名的3座石头城中,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是最高、最远而且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座西域古王城遗址.那里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会合后西出的必经之地,也是今天中国与中亚各国公路交通的要津和著名口岸.这个地方在古代西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留下很多古文化遗迹和历史谜团,石头城的身世就是其一.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许多媒体相继报道了一条很有趣的科技新闻:约在公元8世纪和9世纪之间,世界范围内的干旱可能促成了中国唐代文明和墨西哥玛雅文明的衰落。有的媒体的报道更是直截了当:“罕见的季风期异常导致唐王朝统治晚期灾荒连连.进而作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加速唐朝灭亡。”这一结论是由德国、中国和美国学者共同完成的,科学家们研究中国南方玛珥湖和委内瑞拉海岸附近卡里亚科Cariaco海盆的沉积物,以期寻找古代气候变化的规律。其论文发表在2007年1月4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相似文献   

8.
谢海洲 《科学通报》1963,8(4):72-72
唐苏敬等撰尚志鈞辑校蕪湖医学專科学校印行公元659年唐朝政府指令苏敬等編纂的“新修本草”,取材丰富,編写严謹,不但总結了唐以前药学的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药学高度的发展。它是祖国医学珍貴文献之一,比之西欧著名的“紐伦堡药典”之出世,还早九百余年,但在国內至宋代  相似文献   

9.
<正>在世界上,提到中国,人们总会提到丝绸。在古代西方,"赛里斯"(丝)甚至成为中国的代名词。西方人对中国最鲜明的印象,大都是借着丝绸之路传来的各种物产、文化,慢慢在脑海中形成的。世界各地的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这条"大动脉",在亚洲和欧洲之间穿行。除此之外,探访邻国的使者走过它,远嫁他乡的新娘走过它,追寻宝藏的探险家也走过它……和亲公主她的幸福关乎民族的幸福和亲是邻近国家之间的政治联姻,是一种和平的外交手段。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大国和西域游牧民族如果保持睦邻友好,那么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与商业往来,自然会更加畅通。  相似文献   

10.
圣母殿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之一,是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内的核心建筑,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公元1023年-1031年),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重修,是宋代建筑殿宇中的代表性作品,也是晋祠内现存最古老、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木结构建筑.  相似文献   

11.
1998年春节过后,大批中外学者纷纷涌向地处中国西部的克孜尔千佛洞考察。有人称它是"中国第二敦煌",有关专家预测,用不了多久,它将比名震世界的敦煌更出名。消息传出,在海内外引起强烈震动。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的"克孜尔",为何会有如此魅力?它和显赫一时的古龟兹国到底有何关系?考察研究克孜尔石窟群对人类有何意义?日前,笔者带着这些疑问专门进行了采访。佛教兴盛,龟兹王国大建"千佛洞"翻开中国地图,大西北一片黄褐色的"无人区"赫然入目,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目前引起世人普遍关注的克孜尔千佛洞,就在大漠北缘的库车县西部约70公里处。置身于雄伟的明乌达格山举目远眺,克孜尔千佛洞尽入眼帘:悬崖上一个个石窟层层相迭,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威风八面。不能不让人对古人的这种  相似文献   

12.
<正>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古代人类利用海洋的一个杰出范例。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成功地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横贯亚欧的陆上交通路线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法国汉学家沙畹进而加以引申,称东西方的海上交通路线为"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3.
嵇小康 《科学之友》2013,(10):24-25
早在唐代,唐与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西藏,便开始了茶马互市,到了宋代进一步发展,明代达到了繁荣。茶马互市在很长一段历史上是西藏同内地经济交流的最基本内容,成为联系西藏同内地的重要纽带,也是茶马古道繁荣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情牵紧茶南宋李石《续博物志》有"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的记载。宋朝推行"以茶治边"的政策,宋熙宗七年(公元1074年),遣李杞入蜀置茶马司,并在云南北胜(今永胜县)设茶马司,规定以茶叶交换西蕃的马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最著名的3座石头城中,位于东帕米尔高原的塔什库尔干石头城,是最高、最远而且最具有神秘色彩的一座西域古王城遗址。那里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会合后西出的必经之地,也是今天中国与中亚各国公路交通的要津  相似文献   

15.
古刹祟影     
千年古刹“鬼影”憧憧,一时间流言四起;动物学家亲临现场,揭开事实真相。独乐寺是天津市蓟县境内的一座古刹,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是中国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之一。这座千年古刹的主殿观音阁曾历经28次地震至今依然完好。但是,2004年,观音阁突然闹起“鬼”来,阁里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事情是这样的,那一年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 一到晚上夜深人静之时,过路的人们常常听到观音阁里传出奇怪的嘈杂声,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到  相似文献   

16.
早在2100多年前就已见诸文字的古楼兰王国,在丝绸之路上作为中国、波斯、印度、叙利亚和罗马帝国之间的中转贸易站,当时曾是世界上最开放、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然而,公元500年左右,它却一夜之间在中国史册上神秘消失了,众多遗民也同时"失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多年来这一直是个难解之谜。1998年春节过后,忽然从新疆传出一条"爆炸性"新闻:人们在大漠边缘的米兰,发现了原属楼兰王国臣民的古罗布泊人后裔!他们真是谜一样的"楼兰遗民"吗?阿不旦渔村,"楼兰遗民"的最后聚集地翻开中国地图,在新疆南部,有一块布满黑点的硕大空白区。这里没有城镇村落的圆点,没有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上的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堪称中国文明的鼎盛辉煌时期。不仅中国文明远播四方,影响深远,一些外来的文明也给唐代中国锦上添花,丰富了中国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内涵。其意义和影响,时至今日,依然清晰可见。本文仅谈谈当时的外来物品。  相似文献   

18.
郭杜林月饼的由来 清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太原城内一家糕饼铺的郭姓、杜姓、林姓师徒三人专做唐饼的营生.八月中秋将近,饼铺生意越发红火,师徒三人连日操劳,做出的唐饼却依然供不应求.终于有一天傍晚,饭后疲惫不堪的师徒三人借着酒劲渐渐睡去,等到醒来时却发现之前和好的面因为天热已经发酵,不能再做传统的饼皮.郭师傅乘着酒劲,索性领着两个徒弟尝试将生面、麻油、饴糖等材料掺入已经发酵的面中,然后再按以前唐饼的工艺进行制作,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做出的饼皮比以前做的更加酥软和香甜.  相似文献   

19.
太平桥位于绍兴县柯桥镇浙东古运河上,是一座由石拱桥和石梁桥相结合的长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清朝乾隆六年(公元1742年)、道光五年(公元1826年)、咸丰八年(公元1859年)相继重修,重修后保持原型.  相似文献   

20.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城西南22 km处的阳白沟小银河的北岸,距离东冶镇35 km,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寺院兴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距今已有1 200多年的历史.而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佛光山山麓,创建于北魏时期,不过在"会昌法难"中殿宇全部被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