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16年7月30日,距离自由女神像不远的美国纽约港黑汤姆岛上,发生了震惊全美的军火库大爆炸,造成重大损失。"一战"结束后,美国人就此向德国政府索赔5000万美元,后者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最终偿清这笔"一战"最大赔款。不久前,美国有关方面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这场爆炸竟然引发了相当于里氏5.5级的地震。  相似文献   

2.
《科学24小时》2011,(3):52-52
到2030年,家庭旅游将更加时尚便捷,我们能够乘载巨大的飞艇在空中飞翔。 这种未来飞艇中包含着宽敞的房间,能够抵达世界各地。它就像空中的巡洋舰,“零碰撞”空中漂浮飞艇内置酒吧和餐厅,还能够从周围的自然元素中收集能量作为驱动力。一种特殊的飞艇花园还能为乘客提供新鲜的水果。  相似文献   

3.
飞机百年史     
姜振寰 《科学》2003,55(4):46-48
1903年12月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W.&O.Wright)实现了首次载人动力飞机飞行,这是现代航空业的开端.在这短短的100年中,无论是飞机的动力、结构材料、性能还是控制技术方面,其发展速度之快,对军事、经济、文化、社会乃至人们观念的影响之大,都是任何其他交通工具无法比拟的.它改变了战争的状态,形成了地空一体化的"立体战"模式,制空权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它极大地缩短了人类旅行、运输的时间,与通讯技术的进步相结合,使偌大的一个地球缩成一个"地球村".它也为抗灾救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工具.值此载人动力航空100年之际,草成此文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4.
赵玲 《科学之友》2007,(1):28-29
巨大的椭圆形气球——飞艇,又回来了!我们将有望在5~10年后看到这种名副其实的“空中客货轮”重新穿梭于天际。5年来,全世界几乎都在为飞艇而狂热,就连美国军方也开始斥资对它进行研究。 “飞艇热“为何会不期而至?其实,它的爆发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突如其来。可以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工程师们一直对这种庞然大物青昧有加,即使在快捷保险的飞机时代,仍然对它充满梦想。工程师们认定,飞艇必将大有作为。今天,飞艇可以应用于旅游观光,它庞大的身躯更是一块无与伦比的巨大广告牌;将来,它可以替代飞机运送一些过于笨重或体积过大的物品。  相似文献   

5.
池晴佳 《世界科学》2009,(10):39-39
在遭受金融风暴的冲击后,各行业都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力图挖潜,军事工业也是如此。譬如,配备了遥感电子产品的飞艇不仅其成本低于无人机,特别是在高空军事侦查活动中,利用其低廉的造价还可以全天候对敌方的目标进行跟踪和识80—  相似文献   

6.
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巨型飞艇不幸失事后,至今大半个世纪以来,飞艇似乎销声匿迹了,而民用航空的飞速发展也大大掩盖了飞艇重出江湖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