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级传统村落是一类保留大量历史痕迹的特殊聚落空间,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区域性农业文明。借助空间聚类与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流域传统村落的价值遗存与流域范围的空间耦合关系。利用ArcGIS平台与层次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解读传统村落价值空间的流域性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空间聚类有较高内部耦合性,内陆河、松辽流域的传统村落分布较少,缺乏现行认定标准下的保护价值,具有区域的代表性;长江、东南诸河、珠江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流域,拥有较多数量的中国传统村落,价值同质化较强。  相似文献   

2.
以揭阳市空间分辨率为30 m的数字高程数据为基础,运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分析、叠加及缓冲分析等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揭阳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揭阳市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揭阳市传统村落多形成人口密度极高的大规模聚落;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上呈明显的集聚模式,但各区县间存在差异;多集中于中东部平原地区,沿江河和道路主干道分布的趋势明显;经济发达程度对揭阳市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3.
以226个四川省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谷歌地球(Googol Earth)标定村落的经纬坐标,运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分析四川省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探讨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地形、坡向、流域、城市、交通、经济等因素.结果表明:1)四川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集聚型,集中分布成都平原及川中丘陵地区,不同市州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密度存在较大差异; 2)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高海拔地区,多数传统村落向阳且沿河分布趋向明显; 3)受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冲击,四川省传统村落多在远离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区聚集; 4)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影响传统村落的留存,形成了经济落后型、经济发达型等村落集聚类型.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择吉而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产物,是聚落演进的现代表征和聚落型遗产景观的典型代表.流域是聚落的起源地,聚落型遗产景观具有鲜明的流域个性,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流域古村落遗产集聚,散落在汾河流域各段的古村落记录了流域几千年农耕文化、聚落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进,成为山西农耕文化和聚落文化的缩影.由于流域内古村落形成背景与发展条件的不同,古村落构景要素与景观表达分异明显,而对汾河流域古村落景观分异及其形成背景的研究,对于古村落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粤北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油岭村为例,以排瑶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研究、历史文献分析、地理信息分析等方法,研究排瑶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特点与景观特征。结果表明:1排瑶的大型聚落主要分布在涡水河流域及其支流,人口主要从东部的油岭、南岗、横坑三个大型聚落迁徙到西部其他聚落定居,传统时代喀斯特峰林地貌环境限制了聚落向东扩展;2排瑶聚落选址基于林地与周边有适宜梯田耕作的坡地及水源的考虑,排瑶的聚落景观要素主要由森林、梯田及防卫系统等组成。林地刀耕火种与梯田稻作是排瑶的生计基础,传统时代排瑶的梯田位于山腰低坡和山下的小盆地,梯田耕作与管理技术比较粗放;3排瑶传统聚落以森林、石寨门等来确定与周边村庄与社区的界限,利用喀斯特地貌中的陡崖地形有效防范外敌侵犯,村落间聚族而居,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排瑶聚落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排瑶聚落环境、传统建筑与景观生态等方面的保护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吉林省东辽县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2空间分析和遥感处理为研究方法,将30 m分辨率Landsat8遥感影像作为基础研究数据,选取海拔高程、坡度、河流水系为角度对东辽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情况做定量研究。最终得出吉林省东辽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为在自然因素的主导下,东辽县乡村聚落整体呈随机分布,大部分村落分布在217~375m高度及0~5°的区域上,在距离河流500m内的区域内分布村落较多。  相似文献   

7.
以国家四部委联合评审认定的山西省129处中国传统村落及239处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应用Arcgis10.0技术平台,对山西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西省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强的聚集性,在各地区分布不均衡,晋东南地区是聚集度最高地区,其次为晋中地区以及吕梁地区沿黄河渡口一线。进一步得出山西传统村落的分布与山西特殊的地形地貌、河流分布、明清驿道、长城边防以及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等因素有较高的关联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最邻近距离、规模度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山西省阳泉市45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阳泉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呈现总体分散,局部集聚的特征;其受自然与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向阳性,主要分布在高程较高的山地丘陵地区,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和水系分布.基于此,本文提出人口推动型、交通驱动型、产业依托型、"原生自然"、文化依托型等五种旅游发展模式,以期为阳泉市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为较小区域传统村落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合理开发和保护各区域传统村落,是传承中华文脉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山东省41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理信息技术测度其地理信息,从宏观角度综合分析山东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山东省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点,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 2)不同地形区内传统村落分布数量差异大,平原区分布数量多,所占比重达到67.1%,而山地分布密度大,受地形限制集中分布; 3)传统村落的分布与海拔高程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且向阳性特征显著,在阳坡集中了56.4%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沿河沿湖分布明显.另外,从社会经济、历史文化、保护观念等人文要素探索了影响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因素及其发生作用的方式,以期为山东省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西北地区208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和空间结构研究方法,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为凝聚型;在青海省东部、甘肃省东南部、陕西省东部形成了3个明显的传统村落聚集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集中,具有不平衡性;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地形、降水、河流、位置的影响显著,大部分集中于山地,趋于东南部降水较多的地区分布,且沿河流分布,分布特征趋于边缘,而受人口、经济因素的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持续推进,传统村落面临着一系列人居环境危机,以湖南省江永县兰溪村为例,从景观基因修补和文化基因修复的视角,探索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的“双修”机理和应对策略.研究表明:1) 聚落“双修”本质是针对目前我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更新改造工作,强调“文化基因修复”与“景观基因修补”,这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过程中实现空间形态重构、生态环境适应、社会文化传承及人居环境更新与营建非常契合.2) 从聚落“双修”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转型发展机理,认为政府、村民等多元主体对破坏的建筑基因、流失的文化基因、冲突的聚落空间基因和恶化的生态环境基因等进行整治与改造,可促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序转型.3) 从聚落“双修”策略来看,依托旅游资源开发,通过分级分区保护、活化文化内涵,使传统村落文化在时代发展与进步中得以延续.提出恢复山水特色,优化绿地系统,强调生态文明,建立治理体系的环境基因修补策略;空间重组,优化用地布局,农旅联动,创新产业升级的布局基因修补策略;循序渐进,加强风貌改造,内修外补,实现有机活化的建筑基因修补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云南省石屏县5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和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460个古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层面,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研究,而在微观层面则挖掘其民族空间分布规律和文化特色,探究人类在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适应性法则.结果表明:石屏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出"坝区高密度,山区低密度"的特点;民族分布总体上具有"一横一纵,两走向"的空间结构,即汉族分布在贯穿中部坝区的东西横线上,彝族则分布在南北山区两侧,形成贯穿石屏县的纵线;通过对民族在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的分布特征以及建筑特色的分析,得出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一对应的适应性法则.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应从适应性角度出发,守住其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3.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战略目标"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标志着国家对乡村建设的重视。为了更好地继承和运用传统村落营建中将乡村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相结合的整体规划理念及方法,文中以陕西历史文化名村党家村为例,挖掘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特点,运用了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走访和整理分析的研究方法,总结出党家村传统村落空间营造结构特色,它主要从自然环境的因借和人文精神两方面体现。在此基础上,从乡村人居环境和乡土文化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空间营造结构特色做探索,挖掘并传承传统聚落文化,为乡村的建设提供可行的规划思路和设计方法,推动当代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中国传统村落在全国范围内的空间分异格局,探索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对分布特征的影响,基于全国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空间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数据,运用数理及叠置分析等方法,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村落的高程分布具有"低地性",且多集中于低起伏度与大起伏山地的地貌类型;以温...  相似文献   

15.
探索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化特征及规律,可以为提升流域城镇化质量和促进流域城镇化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以汾河流域36个县(市)为研究单元,构建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数理统计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与地理探测器分析相结合,对2000—2018年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汾河流域城镇化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但各县(市)的城镇化水平绝对差异逐渐增大,而相对差异逐渐减小;2)流域内各县(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异格局明显,且随时间变化存在明显的时空演变,逐步形成了以太原市区、孝义市、临汾市区为中心的流域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区及文水县、汾西县和万荣县等形成的城镇化发展的边缘区;3)流域内大部分县(市)的城镇化发展没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主要表现为以太原市区为核心的周边县(市)区域形成的高-高集聚及岚县、翼城和周边县(市)形成的低-低集聚;4)资源开发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区位和政策等对汾河流域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具有重要影响.由地理探测器的定量分析可知,经济发展和政策投资是影响汾河...  相似文献   

16.
以湖北省的20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时间断面法和历史文献,分析湖北省传统村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完整展现其空间关系和区域演化过程,发现:湖北省传统村落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隋唐五代以前的萌芽期、宋元辽金的发展期和明清繁盛期的三个阶段;空间格局呈集聚、均衡性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鄂西南为高值聚集区、鄂东北为中值聚集区、鄂东南为低值聚集区,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与湖北地貌类型具有密切关系;流域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距河流15 km范围内;高程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聚在山地,并大致经过了“山地—丘陵/平原—山地”发展的时序性;类型特征呈现农耕型偏鄂西南分布,商贸型呈沿边型分布,军事型偏鄂东北分布和工艺型偏鄂东南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公布的6 819个传统村落名录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型"分布特征,形成四大集聚片区;中国传统村落在各省(区、市)及市、县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不均衡性,多分布在省域边界地区;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主要分布在远离平原粮食主产区的河谷、盆地、低山、丘陵和中高山的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和交通欠发达的阳坡地区或沿河地区;影响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坡向、人口密度、河网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高程、农业用地、交通密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对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流域分异特征与影响因素开展相关研究,得出如下结果:(1)云南省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澜沧江流域、金沙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传统村落在自然村的占比以龙川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和元江流域较高,并呈明显集聚型分布,形成腾冲市、丽江市—大理白族自治州、石屏县—建水县三个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
为因地制宜地开发和保护传统村落,通过Arc GIS10. 2空间工具,对江西省17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传统村落呈现"整体分散,局部聚集"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集中在赣州、上饶、抚州和吉安4市;平原、丘陵和经济落后地区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区域;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区域环境、深厚的地域文化、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以及人口分布格局等因素,是影响江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通过揭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而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依据,促进传统村落走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山区传统村落的保护水平,以重庆市74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与计量地理学方法,分析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重庆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从县域尺度来看,重庆市传统村落的分布较为集中,酉阳最多,秀山次之,主城区数目寥寥无几;传统村落集中分布均衡性较低,呈南多北少、四周多中心少的态势,主要集中在渝东南,存在2个一级集聚区,即黔彭酉交界处和酉秀交界处,次一级的集聚区有涪陵西南部、忠县西南部、江津西部等;山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传统村落分布的最重要的基础,人文社会因素是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