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精选雏鹅 应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抗病力强的品种或杂交鹅,如:鑫元肉鹅、长白鹅,四季鹅等.要求雏鹅健壮活泼、反应灵敏,卵黄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稳,叫声有力,用手握住颈部提起时,双脚能够迅速收缩.对腹大、歪头以及卵黄收缩不好的弱雏要坚决淘汰.  相似文献   

2.
<正> 一、注重雏鸭的潮水、开食关 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潮水”(也叫开水)。雏鸭出壳后,在24~36小时内就要给雏鸭潮水,饮水过晚,可使雏鸭造成生理上缺水,使其生长发育受阻。适时饮水能促进雏鸭胎粪排出,补充其生理缺水,并能增进雏鸭的食欲,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潮水的水温以13~14℃为宜,  相似文献   

3.
<正> 各种日龄的鹅对禽流感病毒易感,秋冬、早春多发,特别是天气骤变、潮湿污秽、密度大、通风不良的情况下,最易诱发本病。 症状及病变 成年鹅主要以产蛋率骤降和减料为特征,死亡率5%~20%不等,雏鹅感染后,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饮食减少、呼吸困难、行  相似文献   

4.
经过一个夏季的休产期,种鹅在秋冬季节都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做好种鹅开产前后的调补和饲养管理,使种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可提高其繁殖性能,又能提高雏鹅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王新 《河南科技》2009,(11):34-34
经过一个夏季的休产期,种鹅在秋冬季节都陆续开产或即将开产:做好种鹅开产前后的调补和饲养管理,使种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既可提高其繁殖性能,又能提高雏鹅成活率。现将种鹅开产前后的调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河南科技》2013,(11):34-34
一、选择健康雏鹅 健康正常的小鹅表现为重量适中、卵黄吸收好、脐部收缩良好、毛干后能站立、叫声洪亮.毛色光亮、活泼,眼睛明亮有神且灵活。发育不良者表现为重量较轻或过重、脐部收缩不良、卵黄吸收欠佳,呈现大肚脐或钉脐并带有血污,软弱无力、叫声尖而低、毛干燥、眼睛无神,这些小鹅难以饲养,应予淘汰。  相似文献   

7.
2.雏鸭管理要点. ①饮水开食: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保证其出壳后24小时就可喂肉小鸭料,若是蛋鸭则喂饲蛋小鸭料(最好向有完善的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系统的饲料公司购买).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草食家禽中,数量最多的是鹅。养鹅有以下好处:1.鹅能大量食草,每只大鹅一天采食2~4斤青草农谚“有草有水好养鹅”;“青草换肥鹅”。鹅的肌胃内压力大、肠道长,盲肠比较发达,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达76.4%(与绵羊相近)。除莎草科苔属青草外,很多种草类鹅都爱吃。通过放牧,让鹅自由采食,只在收牧后或繁殖季节补饲部分稻、瘪谷、糠  相似文献   

9.
巧卖农产品     
一、肉鹅切割归类卖 在肉鹅出栏时如果市场行情较差,可以将肉鹅分割销售,我毛分成鹅绒、鹅羽、鹅大翎,按类别和等级销售;鹅肉则分成鹅头、鹅脖、鹅肠、鹅架、鹅胸脯、鹅爪、鹅腿、鹅心等,并可调制成各种菜肴,不仅可以畅销,而且效益倍增.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采自湖南省郴州五盖山狩猎场和浙江三门的暗蛛科隙蛛属两新种 ,命名为丝隙蛛 ,新种Coelotesfilamentaceussp .nov .和三门隙蛛 ,新种Coelotessanmenensissp .nov .文中量度单位均为毫米 (mm) ,模式标本保存于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南省生物研究所 .丝隙蛛 ,新种Coelotesfilamentaceussp .nov .(图 1~ 3) .正模♂ ,湖南郴州 (2 5°48′N ,113°0′E)五盖山狩猎场 .1998年 11月 1日 ,尹长民采 .正模体长 5 .95 ,头胸部长 3.0 5 ,宽 1.95 ;腹部长 2 .6 0 ,宽 1.6 5 .腹柄长 0 .30 .本新种与CoelotesensiferWangetOno ,1998相似 ,但有以下不同点 :1)两个膝节突小而尖 ,而后者只有一个钝的膝节突 ;2 )胫节无明显胫节突 ,后者有两个小而明显的胫节突 ;3)插入器针管丝状 ,基部较后者小 ;4)引导器形状也不同 .本新种以其雄性触肢器插入器形状而命名 .三门隙蛛 ,新种Coelotessanmenensissp .nov .(图 4~ 6 ) .正模♂ ,浙江三门 (2 7°36′N ,113°0 6′E) ,1979年 10月 ,冯钟琪采 .正模 ,体长 8.6 5 (图 4) .头胸部长 4.2 0 ,宽 3.35 ;腹部长 4.45 ,宽 2 .95 .本新种与CoelotesplatnickiWangetOno ,1998相似 ,但有以下不同 :1)腿节无两裂的突起 ,2 )本新种两膝节突大 ,呈“V”型排列 ,3)引导器背  相似文献   

11.
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秋冬季肉鸭饲养有以下特点: 1.育雏期长。进雏时室温需保持32℃,按每天降0.5-1℃计算,直至脱温需较长时间。 2.防湿难度大。雏鸭饮水多,粪便稀,加上通风不良,易使鸭舍潮湿。  相似文献   

12.
不粘锅的涂层是怎样粘在锅上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不粘锅的涂层也叫铁氟龙,它是杜邦公司为聚四氟乙烯这种高分子材料取的商标名。该分子外围的氟,是造成铁氟龙光滑表面的秘密。氟原子几乎对所有物质都产生排斥,因此任何东西都沾不上铁氟龙。那么铁氟龙涂料是怎么粘在不粘锅上呢?  相似文献   

13.
溆浦鹅     
《河南科技》2008,(8):8-8
溆浦鹅产于湖南省沅水支流的溆水两岸,属中型肉用鹅种。该品种体型高大,体质结实,羽毛着生紧密,体躯稍长,羽毛有白、灰两种颜色,以白鹅居多,也有羽毛为淡黄色或花色;灰鹅背、尾、颈部为灰褐色,腹部白色。20%左右的成年鹅在枕骨后方生一簇旋毛,俗称“顶心毛”:  相似文献   

14.
巧卖农产品     
在肉鹅出栏时如果市场行情较差,可以将肉鹅分割销售,鹅毛分成鹅绒、鹅羽、鹅大翎,按类别和等级销售;鹅肉则分成鹅头、鹅脖、鹅肠、鹅架、鹅胸脯、鹅爪、鹅腿、鹅心等,并可调制成各种菜肴,不仅可以畅销,而且效益倍增。  相似文献   

15.
《河南科技》2007,(8):8-8
匙吻鲟原产北美,吻长,呈扁平状,形如浆;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斑点分布;体侧有赭色点状斑,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匙吻鲟个体较大,寿命一般在30年以上。匙吻鲟性腺成熟较晚,一般在8龄左右达到性成熟。  相似文献   

16.
三、平时多看看,观察要细心 1.看吃食姿态定投料量。如投料时,鸭子很快围过来,说明雏鸭食欲很强,可以适当多投料。若在吃食时,雏鸭聚而不拢,则应适当减少饲喂量,以免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函数分析法进一步研究了二雏立方映象的流域边界的结构和解析性质。构造了流域边界的解析形式,给出了流域的全部边界并发现流域边界在参量变化的情况下从光滑变到分形发生在该边界自身上。  相似文献   

18.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 ,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a.取入孵 2h至 16d的活体胚胎 ,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 .结果显示 :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 ,产卵 2 8h原条已明显可见 ,入孵 14h后原肠胚形成 ,入孵 36h,脑泡和心包出现 ,入孵 96h ,神经胚完成 ,孵化 16d左右 ,器官完全形成 ,发育成雏鸟出壳 .b .将种蛋分 7组进行孵化 ,观察和比较了 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 ;2 )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 中毒 ;3)温度过低 (35~ 36℃ ) ,造成鹑胚孵化慢 ,生长发育迟缓 ,出雏后易死亡 ;温度过高 (39~ 4 1℃ ) ,造成鹑胚孵化快 ,但发育不良 ,出雏后也易死亡 ;4 )相对湿度过低 (45 %以下 ) ,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 ;相对湿度过高 (75 %以上 ) ,导致缺氧甚至闷死 .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  相似文献   

20.
选迪法克系肉鹌鹑的种蛋进行人工孵化实验,观察胚胎发育的形态变化及环境因素对发育的影响.a.取入孵2 h至16 d的活体胚胎,经固定、染色和制作整体装片或标本后观察.结果显示:鹌鹑胚胎在入孵前已发育,产卵28 h原条已明显可见,入孵 14 h后原肠胚形成,入孵36 h,脑泡和心包出现,入孵96 h,神经胚完成,孵化16 d左右,器官完全形成,发育成雏鸟出壳.b.将种蛋分7组进行孵化,观察和比较了4种环境因素对孵化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消毒可防止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感染造成死胚;2)及时翻蛋和常换气可防止缺氧和CO2中毒;3)温度过低(35~36℃),造成鹑胚孵化慢,生长发育迟缓,出雏后易死亡;温度过高(39~41℃),造成鹑胚孵化快,但发育不良,出雏后也易死亡;4)相对湿度过低(45%以下),导致胚胎严重失水死亡;相对湿度过高(75%以上),导致缺氧甚至闷死.上述结果为增加养鹑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应用基础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