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人类生活在一个动态变化的地球上,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所有的省地都曾发生过5级或5级以上的地震,2/3的城市处在7度以上烈度区.  相似文献   

2.
王丽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0):64-67
有关专家指出:“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个主要方面,同其它自然灾害相比,地震对人类和环境所造成的威胁是最为严重的。事实上,随着全世界各国城市化进一步扩张至地质构造活动的地区,这样的潜在威胁不断上升。”正是由于深知地震对人类的危害,使得我国著名的地震工程专家周锡元院士始终秉持着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默默奋斗在地震工程科研领域,并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3.
地震,危害极大的自然灾难.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的7.8级大地震,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相当,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虽然地震时时刻刻地威胁着人类,但在科学已发展到电子时代的今天,人们仍无法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2,(18):72-73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可能对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的震级6级以上的就有约150次,而8级以上强地震大概1次左右。新世纪以来几次大地震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促使人们在防震减灾上投入更多的努力,如何使震后的大量伤病员得到有效救治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地震颅脑伤(Seismic Brain Injury,SBI)是地震伤常见病种,发病率次于四肢伤,但却是地震伤中导致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地震,已经成为地球的一个终生疾病.据世界各国记载的最新数字统计表明,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达100万次以上,但绝大部分属于里氏2级以下的微震,全世界每年可记录到1.2万次;而强度在里氏6级以上的大地震,则平均每年要发生100次左右.但令人困惑的是,在南北两极地区却从来未发现过有任何级别地震的记录.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09,(17):4-5
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 1995年1月.发生在日本神户的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共达1000亿美元。这是使一个国家遭受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由于地处太平洋火山活动区边缘,对于不可避免的地震,日本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现代的建筑技术做出了相对良好的风范。  相似文献   

7.
<正>海地地震原因是什么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凌晨5时53分,海地发生7.3级地震。这场地震被称为海地近200年以来最严重的地震。地震大约发生在当地时间下午5时,震中离首都太子港西部约15千米,是当地录得的最强地震。在1984年,该地区曾发生6.7级地震。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24,(1):42-45
<正>据说某些动物拥有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第六感”,它们比人类对地震的“嗅觉”更敏感。——红木蚂蚁——即使是最小的生物也可能告诉我们地震是否正在接近。从2009年到2012年,德国科学家密切监测了位于德国艾费尔地区地震活跃的诺伊维德盆地的红木蚂蚁,以了解更多关于它们在地震事件之前行为变化的信息。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摄像机24小时监控这些蚂蚁,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23,(11):36-39
<正>每当全球发生一次大地震或大地震链时,常有关于地球是否进入了地震活跃期的争论,在《全球地震目录》中,从公元1510年起,全球就进入了地震活跃期,且一直持续至今。自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5月10日,全球共发生地震390次,4级以上197次,6级以上49次,7级以上10次。此外,日本鹿儿岛县的樱岛昭和火山口接连发生两次喷发,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默拉皮火山于3月11日也开始喷发。  相似文献   

10.
地震是自然界重大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地震中四肢伤虽然发病率最高,但早期尚不危及生命,发病率仅次于四肢伤的地震颅脑伤(seismic brain injury, SBI)则不然,是地震伤中导致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可达30%)。5·12地震后,震中映秀镇、北川县等地现场挖掘发现,大量死亡者颅脑损伤严重,离震中最近的德阳救治的伤员中,SBI占22%(其中重型SBI占近15%),且地震后前3天SBI伤员占总收治的伤员近85%,很多SBI伤员在送医院途中死亡。课题负责人所在医疗队最早进入灾区展开救治,发现SBI的救治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①缺乏对SBI伤情及其特殊病理过程的深刻认识,更缺乏适用于灾害现场对伤情进行客观评估的便携式仪器装备(因现场无法完成CT、MRI 检查),从而严重影响对伤员的处置;②更缺乏一套适用于灾害极端困难条件下的便携式、自备动力、操作方便的SBI救治关键技术装备。针对上述SBI救治的关键问题,本课题组联合相关研究院(所)和企业,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灾害极端困难环境下的自备动力、便携式、多功能集成的SBI 救治关键技术装备。  相似文献   

11.
“山崩、地裂、地面塌陷、泥石流、火山爆发、洪水淹城……”电影《2012》为人们描绘出世界末日场景的同时,也为当今世界敲响了警钟,即频发的自然灾害正越来越多地对人类带来巨大破坏,这当中地震对地质内部影响是最大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强震及地震带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大观园》2003,(4):30-31
中国的强震带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1900年以来,中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  相似文献   

13.
<正>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地震预测预报却是个世界性难题。哪怕是在大地震发生前的几分钟能准确预报,都对抗震减灾、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具有重要意义。而今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利用新方法有望能提前60~20分钟预测7级以上大地震,不过,其有效性还需通过检验。利用日本国土地理院的全球定位系统连续观测网络GEONET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地震活动在时间进程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地震活动高潮(活跃)和低潮(平静)交替出现,表现为一定的周期性,可形象地比喻为平静期和活跃期.每次活跃期均可能发生十几次7级以上大地震,并以8级左右的大地震作为标志.20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历了1895~1906年、1920~1934年、1946~1955年、1966~1976年四个地震活动活跃期.根据统计预测和地震专家判定,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中国大陆地区将处在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甚至个别更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15.
2010年,是名副其实的"灾害之年",全球共有26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20亿美元,创下近40年来最惨烈纪录.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博弈下,地球的"自我反击战"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科技历史发展中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6.
该项目是为执行中国地震局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Investigation of Earthquake Precursors”项目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展有关地震前兆的调查研究开展的。项目从1975年海域7.3级地震预报的回顾总结研究、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断裂带的重复地震识别、2006年7月4日文安5.1级地震的分析、中国大陆地壳运动与强震关系研究、震源扫描算法的引进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0,(7):10-11
<正>科学家称地质活动比以往更加活跃在海地发生7.3级地震仅仅一个半月后,一场强度更大的地震又侵袭了南美洲的智利。南美洲的智利一直是地质活动的热点地区,科学家认为此次发生在该地区的8.8级强震并不让人惊讶。即  相似文献   

18.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之外,地震产生的堰塞湖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又一巨大隐患。连日来,堰塞湖在新闻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堰塞湖的状况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9.
解读“堰塞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除了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之外,地震产生的堰塞湖成为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又一巨大隐患.连日来,堰塞湖在新闻媒体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堰塞湖的状况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20.
有史以来,各种自然灾害一直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雷电灾害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敏感电子器件为主的通信、自动化、数控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等引发的雷电灾害越来越多。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的发展,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逐年增大,导致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等事故频繁发生,从卫星、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到每个家庭的家用电器都受到雷电灾害的严重威胁。雷电灾害被“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列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