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云 《科技潮》2005,(4):52-53
最近,火星探测的热潮激起了大家对探索生命起源的兴趣,科学家在火星上也发现了类似于地球的陨石坑。不少科学家推测,生命可能起源于这些陨石坑。于是,人们又把生命起源的目光投向那些可能撞击地球和火星的彗星和小行星。现在,一种时髦的理论认为,是来自太空的携带有水和其他有机分子的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才使地球产生了生命。  相似文献   

2.
《世界知识》2010,(12):12-12
据台湾“东森新闻网”6月6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前在土星的最大卫星泰坦上发现生命迹象。 根据美国土星探测船“卡西尼号”传回的信息,科学家发现泰坦表面的流体并不是水,而是甲烷,也就是生命体的基础;另外,氢气经泰坦的大气层向下流动,最后在地表上消失,这显示可能有虫类在呼吸,而泰坦表面也缺乏某些特定的化学物,代表可能是被生命体消耗掉了。科学家据此推测,泰坦上的确存有外星生命,但这种生命可能是一种不靠水维生的生命形式,与地球上的生物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3.
生命梦工厂     
<正>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除病毒之外,所有的地球生物,小到细菌,大到蓝鲸,均是由细胞组成的,即便是病毒也必须在细胞中才会表现出生命活动的性状。历经30多亿年的演化发展,地球上的生命以细胞为基础,从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发展到如今多姿多彩的各种生物,细胞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生命工厂,一个蕴藏着无限可能的梦之工厂。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06,(3):54-54
一个人外伤大出血有一段“黄金时间”,也就是在大出血60分钟内被送进医院接受抢救。一旦错过这段时间,伤者生存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如何延长这段“黄金时间”?能否将生命暂停?据报道,许多科学家通过试验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青年科学》2013,(11):21-21
可能白忙活了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称到目前为止,好奇号没有在火星上发现生命痕迹,也没有发现任何可以间接暗示生命存在的痕量气体线索,此前科学家一直在寻找由细菌产生的甲烷等气体,好奇号也通过一年的时间对火星地表和大气进行了全面的扫描,结果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痕迹。科学家认为如果火星上是个曾经存在生命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创新科技》2001,(3):35-35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总署NASA宣布,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火星上可能存在远古生命更令人信服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7.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2009年对火星进行再一次探测,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微型实验室——“生命分析器”,专门用来寻找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迹象。“生命分析器”可以记录火星土壤中有氨基酸和左氨基酸的相对含量,科学家认为,其中一种氨基酸占优势是火星上存在生命正确无误的特征,至少是在遥远的过去存在过生命。  相似文献   

8.
我们知道,生命只能由生命产生。那么,最初的生命是如何产生出来的呢?还有,一个对象必须具备怎样的关键特征才可以叫做“生命”?如今,科学家们正在加紧研究这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搜寻外星人,无论小学生还是科学家,无论大家身处哪里,这是一个我们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长时间以来,科学家在搜寻外星生命时一直将大气中的氧气作为生物印记——一颗星球很难在没有生命的情况下生成大量氧气。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策略。不过,不久前,研究者梳理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史,发现生命大规模制造氧气的能力仅出现于地球史最近1/8的时间内。因此,他们提出了搜寻外星生命的新"配方":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科学家从蜱中发现一种从未被报道过的分节段RNA病毒,该病毒在分类上可能代表着一个新病毒科。该病毒由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张永振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发现,文章日前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杂志上,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高度评价了该论文的重要意义,《科学家》等许多国际网站媒体也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1.
王鸣阳 《科学世界》2005,(10):16-43
水,是我们最熟悉不过的常见物质,同时,它又是自然界中性质十分独特的一种物质。只要把水同其他物质相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它确实极不寻常。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非常容易地接触到固态的水、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除了水,我们周围还有其他的物质也是这样的吗?这仅仅是水的许多奇特的性质之一。一切生命都是巧妙地利用了水所具有的奇特性质才得以生存,我们人类也不例外,只是我们平时不大留意罢了。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已经过去了大约46亿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又如何依靠水得以生生息息?本专辑集中介绍水所具有的各种性质,以及水和生命之间的那种密不可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1996年的头条科学新闻可以总结成几个字:火星生命。 不过,这种说法未免片面。 当去年夏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宣称他们找到了火星上存在过生命的证据时,去年最热门的科学话题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插曲,这一重大突破性意义非凡,它改变了人们对于外星生命的看法。 1995年,就有许多研究成果使科学家几乎相信:生命的起源并不是只会发生在地球上的、偶然的奇异事件,而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史蒂芬·斯奎尔说:“这一发现意义深远,正如当年哥白尼和达尔文划时  相似文献   

13.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上,存在着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这"两大生命王国"的概念,几十年来已深入人心。细菌是"原核生物",而动物、植物、真菌、原虫等都是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从20世纪60年饯起,科学家对一种奇特的生物类群一极端微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们  相似文献   

14.
生命奥秘探索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的生命体出生在地球上是一个奇迹,而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则是不断创造"奇迹"的过程.研究生命的奥秘及起源,也成为最令人神往的科学探索之一. 近日,器官的再生能力由于连续出现突破性进展,激起了牛命与医疗研究的热点关注.日本东京都神经科学综合研究所研究员行方和彦、原田高幸与美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联合研究小组存利用老鼠进行的试验中,成功发现视神经再生机制的研究成果刊登在5月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15.
如今,在太阳系之外发现行星已经不是稀奇的新闻,事实上,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行星。在如此众多的行星当中,当然也应该有像我们地球这样存在着生命的行星。那么,行星具有生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茫茫宇宙, 人类何处觅知音? 近百年来,几乎全世界的科学家都认为,只有和太阳系结构类似星系的行系及其卫星上才可能有外星生命。于是,寻找这类行星便成为近年来天文学家的主要任务。 自第一个类大阳系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们已发现了此类星系中的行星不止  相似文献   

17.
《广东科技》2007,(10):49-49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据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疾病的50%均是由同属微生物大家庭中的病毒引起.微生物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人类抗争疾病的大课题,也是关注民生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由于在对火星的观察中观察到水存在的信息,因而进一步考虑研究在火星中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这一研究是科学上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宇航局的女科学家莱利雅·科伊娜最近提出了关于生命起源的新观点。50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最初的原始细胞是很早以前在海洋中形成的——从古老海洋中释放出来的生物分子依靠雷电的能量而形成。如今,这位女化学家认为,她已经发现了证据:  相似文献   

20.
生物是有生命的生物体,换言之,生命与生物体不是一个东西。而现代科学对生命的定义更多是对生物体的定义,即把生命定义为生物,由此造成了对生命的本质研究不清楚。本研究发现,生命的本质不是生物体,而是以生物体为载体的生物电循环系统,生物电循环是生命的本质,也是生命与死亡界定的基础。根据生物电循环的层次,死亡分为三个层次即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整体死亡,即当整体生物电循环终止,生命就终结,这个时期可以起死回生;第二阶段是器官细胞死亡,即器官细胞的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消失;第三阶段是分子死亡,即蛋白质的电荷被中和或消失,蛋白质就失去活性而死亡。随着生命生物电的发现,与结构相关的医学是生物医学,与生物电相关的医学才是生命医学,即生物电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