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温室与阳伞     
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在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热量,并部分返还地面,因而使地球温度升高。这称为大气温室效应。因为温室气体使地球增温的作用很像玻璃使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是使大气升温速度放慢的最好方法。但是新的研究认为,减少其他气体可能是使气候变化放慢更为有效的方法。这一研究是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个科学家小组进行的。 在过去25年中,二氧化碳含量大致保持相等,但是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却已经上升。他们发现,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其他气体加在一起滞留在大气中的热量比过去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些气体包括沼气、含氯氟烃和臭氧。因此既限制二氧化碳又限制其他气体才是防止地球变暖的最好方法。 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认为,其他温室气体滞留在大气…  相似文献   

3.
矿物燃料的增长及对森林的毁坏,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急剧增加,整个地球形成了个“大暖房”。二氧化碳包围着地球,使得原来可以散入到空间的热量保留了下来。气象学家根据历史资料研究得出,自上个世纪中期以来,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已升高了2℃。因此,降雨和农业布局将受到影响。英国东安格里亚大学气象学教授菲力浦琼斯(Philip Jones)认为,从广义上讲,这种气候条件会使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受益。他解释道,多变的气候形态主要发生在两极地区,赤道两侧影响不大。地球北部发达的工业地区,其平均气温的上升超过了2℃;而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地区,平均气温上升很小。“大  相似文献   

4.
在今天,预测未来已不再是吉普赛人玩的水晶球游戏了,而成为科学家关心的重大问题.科学家终于承认了这一严峻事实: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以下简称地球温度)上升4℃,只是时间问题而已,而人类应该对此负主要责任,因为是人类使用石油燃料,并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5.
《科学通报》2021,66(7):709-710
正二氧化碳(CO_2)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积组分约占大气的0.04%.大气中的CO_2会产生较强的温室效应,含量过高将导致地表温度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导致CO_2等温室气体被大量释放,超过了大自然的调节能力,导致残留在大气中的CO_2含量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6.
物理学家弗兰克人韦恩兹(FedJ·Iha)及同事从有关卫星记录的地球气温中发现了差错--这一发现将有助于解决长期以来在气象研究中一个最令人头痛的议题。他们在加利福尼亚用遥控测向系统进行了研究后声言:"卫星的这种误差人为地降低了大气温度的读数,从而掩盖了全球变暖的迹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卫星轨道的变化。这一新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解决人们一直困惑不解的难题:为什么卫星测量的温度数据与地球表面的测费数据有差异?从1979年至1995年,卫星记录暗示在较低的大气层内温度每10年下降005℃;而地球表面的测场数据却按每]0年上升0.…  相似文献   

7.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地球发展史已经证实,地球每10万年就要进入一个冰河时期,虽然这是人类居住的这个星球最剧烈的气候变化,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人能够解释清楚引起这一无情周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最近美国科学家对此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认为地球每10万年进入一个冰河周期实际上是由于太阳磁活动的波动起伏。关于地球进入冰河周期的原因,传统的解释就是被称为米兰柯维奇周期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地球重大气候的变化与地球轴心的方向和倾斜度以及地球轨道离心率的缓慢周期性变化有关。就是说,地球轨道对来自太阳的能量有多少能到达地球表面,会起着改变的作用。这一改变。是导致地球冰河周期形成的主要原因。但  相似文献   

8.
两个有关地球大气难题——臭氧的耗尽和温室效应,从多种方面相互联系着。在平流层中产生的破坏臭氧或干扰臭氧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大大加强了温室效应。相反,温室效应,尤其是CO_2的作用,使平流层的温度降低,减小了在平流层的中、高层臭氧消耗速度。导致温室效应产生的最显著的一个因素——大气中的CO_2,其来源就是消耗量还在不断上升的化石燃料,但并非所有产生的CO_2都滞留在大气中。在大气与海洋之中,有几乎相等的CO_2含量,这是由CO_2分压在大气和表层水面的平衡控制的,而在海水中CO_2的分压是由其中CO_2的总量(CO_2,HCO_3~-CO_3~-)  相似文献   

9.
根据 B·弗兰克林和其他一些人在十七世纪中叶所做的试验,闪电才第一次被看作是宏大的静电现象。而且,试验者立即认识到弱电性是大气的一种永久特性,即使在晴天也是如此。曾经发现地球表面带负电荷,而空气带正电荷,晴天时在靠近地面的大气中存在着约为每米100伏特的垂直电场。对这种现象,先是从静电的角度作了解释,早期有一种理论认为,这种大气电场是地球上固有负电荷的产物,这些负电荷也许  相似文献   

10.
前卫的观点 风云变幻,神秘莫测,多少年来,许多科学家都致力于探究地球大气变化的原因。现在一些思想“前卫” 的科学家认为,产生二氧化碳的动物就是地球的加热器,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就是地球的冷却器。在动植物的全球大冲突中,如果哪一方面占据了优势地位,那么地球就会被加热或被冷却。令人奇怪的是,这一观点虽然简单,但以前竟没人想到过。 过去科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大气成分比例失衡的罪魁祸首是火山喷发和岩石的侵蚀、风化。而动植物之间,一向被认为犹如牧歌式的田园生活那么宁静、和谐,它们相互摄取对方排出的废物。但不久…  相似文献   

11.
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于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9日闭幕。大会通过的协议指出,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内。多数科学家认为.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主要是由人类产生的“温室效应”不断扩大造成的,地球发出的热量在进入太空的过程中被地球大气层捕获,就会引起全球温度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地热是来自地球内部的高温热能。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是一颗名副其实的“热星”。一种看法认为,地球刚形成的时候,温度非常高,俨然一颗“火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逐渐冷却,但它内部仍然保留着大量的热能。与此同时,地球内部存在着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它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热量,不断地加热着地球。地球是外温而内热的。它的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从地表往下到地壳、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声讨声中,二氧化碳成了罪魁祸首,就是说地球有如焖在一个玻璃花房中,温度将逐渐增高。据说到下个世纪初,全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2~C。这意味着南北极的冰山会融化一部分,海平面将升高,一批沿海城市将陷于汪洋之中。  相似文献   

14.
青云 《科学之友》2005,(3):29-29
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认为,2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灭绝原因是气候变化,而不是小行星撞地球所致。经过多年的研究,几个古生物学家小组得出结论:二叠纪末至三叠纪初,9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生物灭绝的原因是大气温度升高,罪魁祸首则是火山喷发引起的温室效应。研究人员指出,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5.
康乃尔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戈尔德(T.Gold)提出一种新的假说,认为地球内部存有大量沼气(甲象,这可认为是由于地下的氛气在地震之前与沼气一起沿着岩体的裂缝上升,逸出到大气中。同样,地震前的井水位变化或并水冒泡等异常现象的发生,也都可以用气体外逸得到解释。动物的异常活动,也与沼气的不断上升和地下的二氧化碳或挥发性物质受挤压外逸有关。另一方面是海啸,浪高数米,传播范围可达  相似文献   

16.
梁虹 《世界科学》2006,(8):F0003-F0003
问题:如果地球的地壳下面是个巨大的窟窿,世界将会怎样?回答一:这是一个大胆而惊人的想象。假设地球哪一天真的变成中空的了,我们就会面临许多的危险,包括室息、断水、炙烤、饥饿、严寒和溺水。产生上述危险的原因是因为中空的地球缺乏足够的质量来产生引力,大气将不再附着在地球上,所有的表层水将会蒸发殆尽。即使塌陷的地壳有足够的质晕来填补这个窟窿的中心,但地球将不会再拥有磁场(它是由地球内部的液态铁物质产生的),指南针将失去作用,一些迂徙物种可能因此消失。其实,这些都还不是我们最担心的。由于引力的失去,地球将失…  相似文献   

17.
美国衣阿华大学的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项惊人的理论,用以解释地球和其他行星上的水是从何而来的。他们认为,人类以前尚未察觉到的小的冰彗星以每分钟20个的数量猛烈撞入地球的高层大气内,并能在每分钟内释放出100吨的水,经过几十亿年,地球上  相似文献   

18.
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及海平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他微量气体浓度增加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与酸雨及臭氧层破坏并列为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可引起全球气温的增高和海平面的上升。大量的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浓度增加一倍,地表温度将升高0.3~4.0℃,海平面上升0.2~1.4米,继而将影响到农业、水资源等一系列方面。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能源主要都源于核能,您会相信吗? 太阳能 太阳能非常巨大。理论计算表明,太阳每秒钟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多万吨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累积一年下来约合170万亿吨煤的热量,现在人类活动一年消耗的能量还不及它的万分之一。太阳能到达地球表面后,被植物吸收的只占千分之一二,并转变成化学能贮存起来,其余绝大部分都转换成热,散发到宇宙空间去了。  相似文献   

20.
当今地球的气侯愈来愈变化着,造成变化的原因,便是温室效应——当大气圈内充斥了过量的污染物质并被太阳热量所笼罩时出现的地表变暖的结果——这种结果已对地球这颗行星的安全构成了真正的危胁。到2100年,全球气候升温3℃时,海平面便能够升高100英尺。最终——由现在开始的以后万年以至更久——我们便会使这个美丽迷人的行星变得毫无生气,成为云雾遮盖的金星,而我们的行星姐妹则又会发展得更似地球。对地球来说,金星有着理想的体积与质量——但它的大气压却又是地球的90倍。金星的表面温度近于900°F,二氧化碳是它大气的主要成份,在更高的大气层中,还存在着烈性的硫酸分馏物质。偶然地,一年以前,我在南极洲碰到了一批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