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固体核径迹研究的新进展郭士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1995年以来,固体核径迹研究出现了突破性进展.第18届国际固体核径迹会议在埃及开罗召开(1996.9),国际裂变径迹年代学会议在比利时根特召开(1996.8),在中国(1995....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固体核径迹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和在日本神户召开的第26届国际固体核径迹会议(2014年9月15日~19日)交流的成果,对以下几方面的进展作了重点介绍:(1)固体核径迹基础研究:包括荧光核径迹探测器的出现和优异特性,核乳胶发展的新生机,固体气泡探测器刻度新方法的提出.(2)固体核径迹在核物理、激光加速、激光核聚变和核武器禁产核查中的应用;包括弹核碎裂反应(Projectile fragmentation)有两个反应道:散裂(Spallation)和爆裂(Burst)的提出,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已成为激光加速和激光核聚变研究的主要探测器之一,固体径迹探测器在核武器禁产核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3)地学应用;包括不需要核反应堆照射而采用激光熔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的裂变径迹年代学测定方法的成功,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已经成为独立学科.(4)基于核径迹的纳米-微米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国内外的新发展为我国固体核径迹研究提供了启示和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的支持下,第10届高能自旋物理同际研讨会(X—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Energy Spin Physics)于2003年9月16~20日在俄罗斯札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召开。会议中联合核研究所主办,来自美国、德同、意大利、法国、捷克、俄罗斯、日本、中国等十几个国家的100多名物理学家参加了大会。国际上从事自旋物理实验研究的各实验合作组、及从事理论研究的各主要课题组都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以各种方式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该系列国际研讨会是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发起并资助的唯一一个国际系列研讨会,会议主要议题由国际自旋物理委员会的专家根据自旋物理发展现状亲自选定,世界各地在此领域工作的科学家汇聚一堂,介绍了各自的研究进展,报告了最新实验结果,并报告和讨论了新的实验规划。2003年会议日程5天,会议组织委员会已由提交的报告中挑选出80多个为口头学术报告,涵盖了当前高能自旋物理界最热门的九大议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11月15-19日,第3届杭州计算物理国际会议在浙江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由浙江大学物理系与美国Georgia大学模拟物理中心共同主办,由浙江大学物理系长江学者郑波教授和美国Georgia大学模拟物理中心主任D.P.Landau教授共同组织的,国内外约8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大陆代表50人,海外代表30人,分别来自美国,芬兰、德国,瑞士、俄罗斯、日本,韩国,  相似文献   

5.
第18届超相对论性核-核碰撞国际会议(夸克物质2005),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ltra-Relativistic Nucleus-Nucleus Collisions(Quark Matter 2005),于2005年8月4~9日在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举行。参加本届会议的代表来自50多个国家的研究单位和大学,共有600多位从事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加速器物理、电子学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或技术人员。华中师范大学粒子物理研究所蔡勖教授,受聘为该国际会议的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应邀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加速器离子束应用学术讨论会于10月20日至24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会议在国家教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协、中国核物理学会的领导和支持下,由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联合举办。固体中原子碰撞国际委员会委员王忠烈教授主持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15个国家以及国内50所大学和研究单位的近300名科学工作者。其中有丹麦科学院院长理论物理学家、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理论的奠基人林德哈德教  相似文献   

7.
222Rn累积浓度的测量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研究了圆筒形固体核径迹探测器的探测效率与圆筒体高度、固体核径迹片尺寸和形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当圆筒形探测器半径和固体核径迹片尺寸一定时,圆筒形探测器的固有效率、击中效率以及总探测效率均随着探测器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当圆筒形探测器尺寸一定时,击中效率随着圆形固体核径迹片的半径增大而减小,固有效率和总探测效率会随着固体核径迹片半径的增大而增加;3)当圆筒形探测器尺寸和固体核径迹片面积相同时,采用圆形固体核径迹片的探测器和采用方形固体核径迹片探测器的固有效率基本相同,但前者的击中效率以及总探测效率明显都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8.
4月 8~ 1 0日 ,第四届流体传动与控制国际会议在我校召开 ,副校长李培根在会上代表学校致词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为大会发来贺信 ,来自国内外的 1 5 0余名专家就流体与控制领域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 .气动汽车技术、微流体技术及英特网在流体与控制技术领域中的新运用和新发展成为会议亮点 .本次会议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主办 ,我校承办 ,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教育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会议受到国内外同行的热烈关注 ,共收到论文 1 3 6篇 ,其中国外代表论文 42篇 .此次会议共举行 2场大会报告 ,8场…  相似文献   

9.
第14届真空紫外辐射物理国际学术会议于2004年7月19-23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Cairns)举行。会议由国际物理学会真空紫外专业委员会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教育部共同承办,并由澳大利亚物理学会、澳大利亚同步辐射研究专委会、亚洲航空研究与发展部等15个主要单位及部门赞助。国际著名的软X射线研究专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Brenton R.Lewis担任会议主席。会议在团结、友好、奋进的气氛中进行。来自世界上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2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盛会。大会共收到各类研究论文1000余篇,录用论文522篇,其中大会主题报告论文5篇,由该领域的资深专家报告:会议特邀报告44篇;口头报告48篇;除主会场外,会议分4个分会场。会议张贴墙报425篇,分4次张贴完成。中国科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5个单位参加了此次学术会议;国际软X射线专业委员会在会议期间进行了改选,上海复旦大学同步辐射中心的张新夷教授和中国科技大学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的盛六四研究员当选为下一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整个会议安排紧凑、合理,会后安排了参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燃烧学会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烧项目进展交流会于2008年10月25日在我校开幕,会议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主办,我校承办。我校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佐华教授担任组委会主席,车得福教授担任副主席,来自全国近60所高校、研究所和设计院的近400位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11.
我于2005年4月3~6日参加了由远东和海洋断裂协会(FEOFS)和印尼巴屯技术学院等联合主办的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第6届固体断裂与强度国际会议。参加本次会议共有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尼等15个国家的250余人。其中中国大陆代表20位,台湾代表10位。参加者来自大学、科学与技术研究部门和公司企业,共提交250余篇论文,我校3位老师共在会上发表和宣读了10篇论文。  相似文献   

12.
10月15~17日,2008智能机器人与应用国际会议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新加坡、德国、奥地利、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近200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机器人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3.
第14届国际声学会议在北京召开国际大型专业会议──第14届国际声学会议不久前在我国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位声学专家出席这次会议,我校应用声学研究所、物理学系共派出10名代表与会,代表们就声学理论、声学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物理学会、中国核物理学会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一次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学术会议于1987年11月9日至14日在我校召开,来自全国30个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40多篇论文。与会同志认真分析了目前我国开展穆斯堡尔谱学研究的新动态,总结了我国在穆斯堡尔谱  相似文献   

15.
在可调控温度、湿度及氡浓度的南华大学氡实验室对不同的湿度条件下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测量220Rn2、22Rn的探测效率进行了测定,分析了湿度对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测量220Rn、222Rn探测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在35%-95%范围内,当湿度为50%左右时,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测222Rn,探测效率最高,标准偏差为2.0%;相对湿度在30%-100%范围内,当湿度为75%时,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测220Rn的探测效率最低,标准偏差达到78.4%.  相似文献   

16.
10月 2 3~ 2 5日 ,第七届未来软件技术国际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 .会议由日本软件协会、联合国大学澳门软件研究中心和国内著名大学主办、我校承办 ,并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支持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数据库专家刘云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校长樊明武、党委书记朱玉泉和武汉大学副校长刘经南到会致词 ,美国著名计算机专家Al.Pavis发表讲演 .未来软件技术国际会议是世界计算机界有影响的国际学术盛会 ,其议题代表着国际软件技术的发展方向 .会议期间 ,来自日本、韩国、印度、美国等国的 60多位学者同大陆、…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中日美等国家物理教育界同行间的交流,并对当前各种物理教学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的交流、研讨,由中国物理学会教学委员会、日本物理教学学会主办,由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承办的“国际物理教育研讨会”(暨第4届中日美大学物理教育与实验研讨会)于2005年8月25-28日在中国杭州举行。来自中国、日本、美国、比利时、意大利的物理教育工作者共计117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国外36人,国内有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近50所高校的代表和8家物理教学仪器厂的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国际笔石大会最近在英国剑桥大学赛德威克博物馆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专家出席了会议。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中国笔石协会领导小组成员、我校地质系教授霍世诚及另两位同志代表我国应邀参加了大会(第一届国际笔石会议1977年在苏联的新西伯利亚举行,我国没有参加,第三届会议将于1985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市举行)。  相似文献   

19.
1990年底,第一届国际能量转换及能源工程会议在我校召开,来自美国、西德、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5位专家和国内近百名代表与会,就能源转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8月4日,第六届管理国际大会在我校管理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西南交通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协办.来自国内外从事管理理论和应用研究的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主持人和主要研究人员约300人参加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