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激素对植物耐盐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理代谢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与植物耐盐性关系一直是植物耐盐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就盐分胁迫对植物内源激素合成运输和含量的影响,激素与植物盐胁反应的关系,内源外源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机量等总是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并对激素与植物耐盐关系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身体运动对依赖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身体素质而变化的生殖激素具有一定的作用范围。,一般来说,持续时间相对短的大强度运动可使血清睾酮水平提高,并改变其它激素的水平,但包括血液浓缩程度和体内激素廓清的降低抑或合成的加强等使问题复杂变化。  相似文献   

3.
大豆栽培生理的激素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大豆栽培生理研究中体内生化物质变化与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及酶活性的关系,讨论了器官脱的一般规律及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大叶黄杨叶柄为外植体材料,采用含有激素的琼脂块代替注射激素液滴的处理方法,将植物激素对植物器官脱落的影响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5.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27):14-14
植物生长素空间分布和器官形态新发现作为植物发育调控最重要的激素,生长素的含量及其在器官中的分布(空间分布)决定了植物器官的形态建成、株型以及向重性反应等生物学进程。然而,目前对植物生长素在器官中空间分布的调控机制仍缺乏了解。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胡玉欣研究组以拟南芥为材料,通过研究功能获得及缺陷突变体,发现植物特有转录因子IDD14、IDD15和IDD16协  相似文献   

6.
在生物趋力避害的反应中,动物以动制胜、植物则以感应求生。胁迫激素以其感应灵敏、遇激而增、量微效显、信息应变之特征,成为植物同环境间信息传递的媒介,使植物得以及时调整代谢,适应环境,逆境求生。  相似文献   

7.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机理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是相对安全可靠的方法,它能通过根系从土壤和水体中吸收和积累有机污染物,在体内进行羟基化作用,酶氧化降解为高级性产物、水和二氧化碳。从植物器官对有机污染物的作用和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同化能力两个方面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盐性研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回顾了关于盐渍化现状的研究,概述了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方式,从盐离子的吸收、在植物体内的分布、细胞内的区域化、在体内合成有机溶质以及形态分化等方面,探讨了植物耐盐的机制,并指出了对盐渍化环境进行改良、开发利用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运动中激素对糖代谢的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杰  张洁 《洛阳师专学报》1996,15(5):101-103
本文简析了静息、运动时,运动后恢复期几种地糖代谢的调控,认为,机体糖、脂肪、氨基酸代谢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胰岛素和胰高血压糖素的比例,胰岛素是体内唯一降血糖并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则通过不同的机制促进糖异生,增加糖原分解,升高血糖,有训练者运动时释放的调节糖代谢的激素数量少于无训练者。  相似文献   

10.
昆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激素的调节。滞育作为昆虫特殊的发育状态,其特征是代谢活动显著降低,发育停滞。在滞育发育过程中,各类激素通常相互协调形成网络,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由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通常作为上游调控激素,通过调节下游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从而影响昆虫的滞育发育;蜕皮激素和保幼激素作为下游激素参与到神经肽类激素的调控网络中。目前已克隆得到滞育激素-性信息素合成激活肽和促前胸腺激素的基因,并对二者在不同滞育型昆虫中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此外,激素受体的研究将为解释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重要依据;而通过滞育昆虫体内激素水平的调节将为有害昆虫生物防治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身体运动对依赖于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和身体素质而变化的生殖激素具有一定的作用范围。一般来说,持续时间相对短的大强度运动可使血清睾酮水平提高,并改变其它激素的水平,但包括血液浓缩程度和体内激素廓清的降低抑或合成的加强等均使问题复杂变化。内分泌激素在机体对运动的反应和适应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影响着运动后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12.
植物的感性运动又可从分为两类:周期性运动和单次性运动。单次性运动是指由单一的、极短时间的刺激。经过体内连锁反应而引起的一定形式的相应运动。这种运动主要表现在食虫植物、感震植物或植物器官中。  相似文献   

1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发展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工作,是从研究植物激素开始的。本世纪30年代,科学家在植物体内首先发现生长素,当它的化学结构式尤其是功效被揭示后,激素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便竞相开展起来。从50年代始到60年代后期,又先后发现了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4种植物激素,并很快弄清楚了它们的构效。特别是各种激素  相似文献   

14.
1 钾肥作用机理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能促进植物体内淀粉、蛋白质、油脂等贮存物质的合成,在不良天气下,施钾有补充光照不足的作用。钾能影响气孔的开闭,调节体内水分平衡,减少蒸腾失水,提高水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植物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耐盐机制的研究对盐渍土改良利用和选育培育耐盐植物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盐分胁迫下,植物表现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性变化。根据近年来对植物耐盐的研究,本文重点阐述了植物体内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光合途径的转变、激素信号转导、植物体内相关蛋白的高表达、形态结构的改变等耐盐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机制。进一步分析表明,植物耐盐的适应性受多方面调节和控制,应该把多方面的因素都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在性腺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性腺功能的重要标记物之一.但AMH用于男性性腺功能以及发育评估等方面的相关应用鲜有报道,因此,就AMH在男性体内的变化过程以及在性腺评估、发育异常等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外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溶液到盆栽的小麦和玉米试验中,采用高速液相分析植株体内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植物体内的三聚氰胺含量与土壤中外源添加的三聚氰胺数量没有关系,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土壤中的三聚氰胺;植物在生长过程可以合成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在植物体内,三聚氰酸的数量大约是三聚氰胺的含量的50-100倍;植物体内三聚氰胺含量与三聚氰酸没有相关关系,二者可能不属于同一代谢系统;当土壤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时,不会增加植物体内三聚氰胺的含量,同理,肥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不会影响植物体内三聚氰胺的含量;土壤中外加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对植物生长本身不构成影响。所以,在肥料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三聚氰胺对植物生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旱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植物生理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在植物抗性机理的研究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国内外在植物抗旱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主要从5 个方面对近几年国内外的一些实验研究进行了探讨和评述,即植物在水分胁迫下的渗透调节、体内CO2 再循环、激素调节、基因响应、活性氧的产生和清除机制等,并对耐旱性转基因植物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19.
HPLC测定木榄繁殖器官内源ABA和GA3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淹水、高盐和土壤缺氧等不良环境因子导致了红树植物组织富含多酚、色素、黏多糖等次生代谢物,激素测定有一定困难.本文以胎生红树植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L.)Lamk)为研究对象,探讨红树植物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3)的提取纯化方法以及合适的HPLC色谱测定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等度洗脱、35%甲醇(含0.15%0.1 mol/L H33PO44)流动相、流速1.0 mL/min,分别在245和208 nm下检测,ABA和GA33分离效果理想,回收率分别达到99.8%和95.5%.整个过程简单、准确、易操作.比较木榄的花蕾、种子、幼胚轴、成胚轴中ABA和GA33含量变化,种子和幼胚轴ABA含量较低,而GA33含量较高,这可能是影响红树植物胎生现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氨基苯氧乙酸度夫碱的合成和激素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合成了9种新的p-氨基苯氧乙酸与芳醛或杂环醛生成的席夫碱,对其产率,物理性质,UV,IR,^HNMR,元素分析和生测结果作了首次报道,发现化合物S1,S2,S4,S7,S8与S9具有显著的植物生长激素活性,其中以杂环醛与含卤素的芳醛所生成的席夫碱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