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人生成长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身心成长起着良好的促进。本文通过对孩子“看”的教育:营造读书环境、激发看书兴趣引导读书乐趣等方面阐述读书习惯对孩子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育儿专家认为,对儿童来说,信任、耐心、责任心、自信心、投入是最重要的五种品质。后天的培养对这些品质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家长是教育的主导者和施教者。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燕薇 《科技信息》2009,(23):I0272-I0272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一直是古往今来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听障学生来说,养成良好习惯对他们一生更为重要。我们探索出一条更加有效的途径,让每一个有残疾的孩子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让残缺的花朵也能呜奏出美妙的音符。  相似文献   

5.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切成功教育的幼芽就扎根在家庭之中,一切失败的教育,也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关。家庭、学校、社会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三大课堂,故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上的“问题少年”有着诸多不同的家庭背景,而“问题少年”的一部分孩子属于非亲生子女,他(她)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良行为,多与家庭教育的失误有关,故非亲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应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思想道德素质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中培养和提高的。”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学校教育,应将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我认为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必须以育人这一根本任务寓于教学之中,也就是说体育教学既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在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方面应以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为主要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之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这些话充分阐明了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重大作用。根据我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认为,应主要培养学生以下五种自学习惯。  相似文献   

8.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之表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功能“错位”,突出表现为家庭教育“学校化”与学校教育“家庭化”[1],反映的是家庭教育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功能“错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华正宏  钟锐锋 《科技信息》2009,(10):239-240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广泛重视,但是,社会中仍存在有关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本文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了二者关系,强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同时,本文也指出了家园配合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浸入式”家校联动是指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家庭与学校(家长与老师)合力作用,通过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探索方法,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目标、内容、渠道、方式等方面协调一致、深度“浸入”的协同联动机制。通过搭建“浸入式”家校联动平台,采用情感激励、习惯培养、挖掘潜能、方法指导等科学方法,对学困生的预防与矫正有着行之有效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艳  邵国林 《科技信息》2009,(26):350-351
人类的“性”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性不仅具有使社会得以生存和延续的意义同时也具有破坏社会稳定的力量。性道德作为调节人类性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人类遵守和践行的。重视和加强性道德教育是教育的发展趋势。在进行性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四位一体;坚持学恩并重、省察克治、积善成德、知行统一、“慎独”的自我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注重教育态度、教育时机、教育语言的把握,注重言传身教;在学校教育中开辟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学生性道德教育途径;在社会教育中加强对大众传播文化的监管,增强媒体的道德素质,提升全民的责任意识。从自我、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的努力下,将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从单一涣散走向“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家庭教育误区的心理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美国与中国的家庭教育,不难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包括过度照顾、“完美”教育、“成龙”心结、权利侵占等,问题主要反映在家长的心态上,表现为虚荣心理、补偿心理、焦虑心理、从众心理与本位心理等。要想改变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偏见,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心理素养,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一家庭在社会中履行的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就是对子女的教育.我国对于家庭教育有悠久历史.在古代的文化典籍中,有关“家训’和“慈幼’的著述法如烟海.新中国成立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近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成长,社会环境(包括教育)起决定作用.家庭是人出生后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一个孩子从降生到走上社会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自从人类出现家庭以来,父母和家庭在教育子女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儿童是由家庭负责,或者也可以说是由父母负责.”…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我伤害以及自杀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我国青少年的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日益强烈和迫切。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开展“挫折教育”、“热爱生命教育”,已是摆在家庭教育者面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比较美国与中国的家庭教育,不难发现我国家庭教育中存在着种种误区,包括过度照顾、“完美”教育、“成龙”心结、权利侵占等,问题主要反映在家长的心态上,表现为虚荣心理、补偿心理、焦虑心理、从众心理与本位心理等。要想改变我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克服家庭教育中的偏见,关键在于提高家长的心理素养,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孩子健全的个性。  相似文献   

16.
高伟民 《科技信息》2010,(22):I0267-I0267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法宝,习惯也可以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习惯的养成,定会让学生处处受益,乃至影响他们的一生。只有学生具有良好的习惯,才能促使学生在品德、才智、身体等各个层面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启动学生勤奋、自觉、自动等主体因素,让他们“享受”学习。  相似文献   

17.
夏广涛  韩克永 《科技信息》2012,(25):298-29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师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在幼儿园是被叫做“小朋友”的。在幼儿园教育阶段,不仅生活要辅导员帮助,日常行为也没有严格的规范约束,更不要提学习习惯了,所以一年级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三习惯”的培养,帮助这群可爱的孩子完成从“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或倾向。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两位教育家的话足以说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0.
现代家庭教育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教育方式在对孩子的“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发挥家庭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则是本文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