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把清水送还自然:成都活水公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生物生产率最高的地区,是许多野生动植物生长繁殖的场所和濒危生物的栖息地。它具有涵养水分。调节气候的作用,对污水有一定的自净功能。保护天然湿地、建设良性人工湿地系统,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它模拟和再现了在自然环境中污水是如何由浊变清的全过程。它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具有比传统二级生化处理更优越的污水处理新L艺,它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  相似文献   

2.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体的珍稀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随着我国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  相似文献   

3.
西溪,且留下     
<正>湿地有着"地球之肾"的美称,她肩负着净化地球环境的重要使命,同时,湿地绝美景色也是众多摄影师梦寐以求的创作天堂。不要以为湿地只是遥远的存在,在杭州,就有那么一处风景如画、环境清幽的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公园。选一个合适的时间出发,去西溪湿地净化一下烦躁的心绪。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4,(12):15
据统计,西藏自治区湿地面积约占全区土地面积的4.9名,名列全国首位。高山湿地向来有“地球肾脏”的美名,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湿地资源。在西藏众多湿地中,  相似文献   

5.
湿地被国际《湿地公约》定义为:“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作为地球的5大生物系统之一,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基因库、鸟类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上海湿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宇  何美梅  赵斌 《科学》2006,58(5):48-51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的冲积平原上.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拥有广阔的湿地.是一座湿地面积占23.5%的海滨特大城市,被誉为湿地城。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和海图数据分析,上海海拔一5米以上的湿地面积共有3030.74公里。。中国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的缔约国,在湿地保护方面承担着履行《湿地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公约的义务。长江河口是全球238个生态热点区域之一,且地处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中部。无论从湿地面积所占国土面积的比率和湿地的类型.还是从湿地生态功能的发挥来讲.上海湿地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海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湿地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全同各地都有分布。全国湿地面积达6300万公顷以上,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1%以上,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具有重要国际地位的湿地有: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海省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西北端,海拔3185米,面积54万公顷。青海湖是重要的渔业区,环湖而生的草地是羊、牦牛、马的主要牧草地,鸟岛有各种鸟类160多种,主要为雁鸭类,如斑头雁、鸬鹚等,以鸟种众多而闻名。鄱阳湖自然保护区计于江西省长江以南,是一个由沼泽及草地围绕的大淡水湖、面积22万公顷,既是主要的天然淡…  相似文献   

9.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当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生物基因库之一,这里不仅植物种类众多、品种齐全,而且还有许多珍稀野生动物。据有关资料记载,仅墨脱自然保护区内就有国际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14种、Ⅱ级8种,国家级保护野生动物Ⅰ级21种、Ⅱ级45种,而在众多被保护的野生动物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藏羚牛。 藏羚牛,学名扭角羚牛,俗称羚牛;主要生活于西藏藏东南地区,属国家一类珍稀保护动物。据说大峡谷内一群羚牛少则几头、多则几十头。因此,寻找它当然就成为我们穿越大峡谷的重要任务之一。此行,我是跟随西藏林业厅组织的专家考察组…  相似文献   

10.
月之诱惑     
月球上有丰富的资源可以被用来建设理想的月球基地.首先,月球上具有丰富的矿物资源.月面上拥有地球上的全部化学元素,月岩中含有60多种有机化合物,其中静海石等5种矿物还是地球上所没有的.月面上覆盖着5-10米厚的浮土,浮土中含有月球基地建设和生产所需的氧、硅、铁、铝和镁等元素,其中铁、铝和镁的含量比地球上还多.这些宝贵的矿物资源对于月球基地建设和生产有着极大的意义.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来的产品,可源源不断地供应月球基地建设和航天站所需,对于进一步开发月球基地、载人上火星和开拓太空疆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以外,月球上还有100万-500万吨核聚变原料3氦,这是建设核电站的重要原料.有了这些原料,建设发电、制氧、炼铁和玻璃制造等航天工业就不必担心"无米下锅"了.  相似文献   

11.
地球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与发展的新走向《地球科学进展》杂志编委、副研究员张志强地球科学,不管是固体地球科学,还是流体地球科学,其根本任务是认识地球,研究地球和其它天体的起源、结构和演化,探索其他天体对地球影响的基本规律,揭示地球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效...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们来说,地球气候有着许多不解之谜,只要想一想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中每天都在进行中的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交叉作用,其复杂难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如此,我们对气候也并非一无所知,还是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变化趋势,比如地球正在变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初步评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国内外实践证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典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中国政府圈地式抢救了大批湿地,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国际重要湿地、湿地公园等相结合的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但是至今还没有在国家水平上评估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以及保护区布局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最新完成的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数据库和按照同一分类体系提取的4期(1978~2008年)中国湿地遥感制图数据,辅以相关保护区、环境等数据,对30年来91个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进行初步评估.主要结果如下:(ⅰ)30年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km2,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ⅱ)虽然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大幅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79%(面积)的保护区保护效果较差,主要分布在长江湿地区、滨海湿地区、三江源湿地区和西南诸河湿地区;保护效果优良的面积只占15%,主要分布在松花江湿地区;(ⅲ)在全部湿地自然保护区中,52个是自然原始的,面积占88%,远高于个数所占的比例(57%),但有相当比例的保护区达到预警等级,亟待引起重视;(ⅳ)根据保护成效和生态压力的评估结果,列出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优先关注排行榜",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多样的植物     
朱华 《大自然探索》2003,(12):12-13
“三江并流”地区是欧亚大陆植物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许多植物的分化和起源中心,具有丰富的珍稀濒危植物物种。 “三江并流”地区的植物种类丰富。有高等植物210余科,1200余属,6000种以上。该地区以占中国0.4%的面积,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  相似文献   

15.
发展国际合作, 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少平 《科学通报》2005,50(6):608-612
自20世纪后半叶,地球科学相关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使科学界逐步认识到,地球层圈演化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地球系统科学正在成为21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国际合作对促进我国未来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中国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发展的实际,试图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合作在地球科学领域发挥的作用、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国际合作在未来我国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着眼点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潜在湿地分布的空间信息对于提高湿地制图精度、理解湿地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以及制定湿地恢复政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地形特征对湿地的分布具有决定作用,通过采用滤波方法识别真实洼地,并结合气候降水和蒸发资料,提高了地形特征(气候地形指数)的模拟精度;基于气候地形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潜在湿地分布的时空关系,采用众数统计方法,模拟中国潜在湿地分布.该方法不仅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而且避免了复杂分布式参数的获取和模型的数值求解,更适用于大尺度湿地分布研究.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资料的模拟结果表明:中国潜在湿地约为58.18×104 km2,其中沼泽湿地面积约为32.50×104 km2,水体面积约为25.68×104km2,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青藏、新疆地区,东北部内蒙、黑龙江和吉林地区,以及华北平原和长江流域.与已有湿地模拟结果对比表明:模拟结果在空间分辨率(90 m)和精度方面都有所提高;与全国湿地调查结果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该结果为进一步提高湿地遥感制图精度、制定湿地恢复策略等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相似文献   

17.
地球自转、日月引潮力与滑坡灾害发育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灾害是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发育主要受控于岩性、结构面、地貌和降雨等,但这些因素在河谷两岸是随机的,不会造成河谷岸坡滑坡发育差异具有明显的、统一的规律性。地球自转及日月引潮力是作用于地球上质点的两种重要的、普遍的、统一的力,它们是否对滑坡的形成及发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取决于河谷岸坡滑坡发育是否具有同样的规律性。我们的实地考察及对现有滑坡资料的统计发现,在北半球,河谷北岸的滑坡多于南岸,河谷东岸的滑坡多于西岸,这表明滑坡的形成与发生与地球自转、日月引潮力确实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世界湿地逐年减少,由此带来的地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在2006年世界湿地日到来之际,我们作了这一湿地专辑,希望能让读者在观念上对湿地保护产生一些小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热能被“关”住在地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大气层。谈到大气层的作用,许多人会说,没有了空气,人和其他需要呼吸的生命就会窒息而死,大气层是人类的“氧气筒”。除此之外,其实大气层还是地球身上的“棉衣”,使地球在茫茫宇宙中成为了一颗温暖的星球,适宜于人类居住。科学家作过计算,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将由目前的平均15℃降为-18℃,而在夜晚还将冷得更加可怕。大气的组成比较复杂,其中能起到为地球保温作用的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甲烷、一氧化二氮等。说到温室气体,还得从农…  相似文献   

20.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即将来临,这是生活在地球上所有人的共同节日,其普及面比春节和圣诞更广泛,更普遍;尽管有些人对这个节日还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越来越凸显它的意义和重要,受到整个人类的关注。宇宙只有一个地球,有地球才有人类。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共同的家园。她以健美的身躯、优雅的环境、丰富的营养,养育了数以百亿计的子孙(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