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4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进行深空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满足未来航天技术发展的需求,将加快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增强进入空间的能力,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2.
媒体纵览     
正一箭五星!中国成功发射脉冲星试验卫星11月10日7时4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脉冲星试验卫星。此次发射还搭载了4颗微纳卫星。"一箭五星"刷新了我国固体运载火箭一箭多星的发射纪录。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火箭。这是它继2015年9月首飞之后,第二次执行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39次飞行。(来源:军事在线)  相似文献   

3.
世界军事     
“中星-22号”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北京时间1月26日0时45分,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在西昌发射中心实现第60次飞行,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将“中星-22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2月6日早晨,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控制下,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98度赤道上空。这是进入新千年后我国首次航天发射获利的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4.
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研制了长征火箭,在航天运载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长征火箭目前已形成了包括12种型号的火箭家族,可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多种卫星及载人飞船,也可以执行深空的发射任务:火箭总体技术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带动了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今后将进一步提高长征火箭的可靠性、适应性,同时加快研制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低成本的运载火箭,增强其参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的能力,同时满足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需要,促进国民绎济建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8日,长征五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亮相,从技术区"走"到发射区,完成了转场。作为长征火箭家族的"大力士",外号"胖五"的它,转场与其他火箭有何不同?高大威猛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57米,芯级直径达5米,助推器直径达3.35米。这是目前我国研制火箭中直径最大的,而目前我国现役火箭箭体直径最大的只有3.35米。在运载能力上,长征五号的能力和国外现在主流大型运载火箭相当,具备近地轨道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14吨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的运载能力提升了2倍以上。中国未来的载人空间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  相似文献   

6.
科普中国     
正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试验九号卫星发射成功3月12日1时5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改进研制而成,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少于7吨。本次发射的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2次飞行。  相似文献   

7.
《今日科技》2014,(12):35-38
<正>(总第12期)十二月: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成功、中国区域刨新能力报告出炉、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201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观察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成功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二、主要内容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中巴资源一号04星的发射任务,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长征四号乙是在长征四号甲的基础上改进研制  相似文献   

8.
视觉     
<正>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了圆满成功。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段、高速率卫星通信技术验证。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和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15次航天飞行。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国的三个航天发射中心,巨型火箭接连升空,分别将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亚洲一号卫星、模拟星及巴基斯坦卫星、风云一号卫星和返回式遥感卫星成功地送入了预定轨道;长征二号丙、长征三号、长征四号及新型大推力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相继发射成功。我国的航天事业在这一年里取得了显赫的成果。发射东方红二号甲和亚洲一号通信卫星的,是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它以长征三号为基础,加上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第三级,成为发射地球同步定点卫星的火箭(1984年投入使用)。为使火箭有足够的推力,第三级  相似文献   

10.
正好消息!好消息!5月5日,我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为基础改进而成,是科学家专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的全新构型的火箭,代表了我国运载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这次,"长征五号B"把近22吨重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是中国乃至亚洲火箭首次发射超过20吨的航天器,进一步奠  相似文献   

11.
正长征十一号以"一箭七星"的方式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的空白,海上发射不仅满足了卫星不同倾角的发射需求,也促进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2019年6月5日12时06分,位于黄海海域北纬34°53′58″、东经121°11′25″的发射平台上,随着一声巨响,一束耀眼的光划破天际。一段时间后,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将技术试验卫星捕风一号A、B星及五颗商业卫星总共七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完成了"一箭七星"的高  相似文献   

12.
言论     
正"胖五"升空事件: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11月3日20时4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5号"是中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肩负着我国探月三期工程、载人空间站工程和火星探测工程等大型载荷和深空探测任务载荷的发射任务,将实现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径从3.35米至5米的跨越,使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提升2.5倍以上。外媒观点:美国太空网中国强大新型火箭首飞成功,朝着建成自己的空间站的目标更进一步。长五火箭也几乎和美国发射联盟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一样强大,后者是当今现役的最强火箭。长征五号代表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的最大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载着许多"乘客"上了天,而第238次发射尤其具有特殊意义——11月3日20时43分,伴随着响彻长空的一声长啸,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稍后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长征五号是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实现了我国液体运载火箭直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2000多秒后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走进长征快递,走廊上的电视正在循环播放着宣传片。长征快递是寰宇快递联盟旗下的又一支柱,与专门运送导弹的东风快递不同,它主要负责星际快递业务。仅在2019年,它就完成了将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探测器首次送往月球背面,首次在海上平台发射了长征十一号火箭,年度火箭发射34次(美国27次)、继2018年后再次成为世界首位等一系列目标。  相似文献   

15.
观察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  相似文献   

16.
"发展空间科学,开展深空探测"是我国近期(2010年前后)的航天发展目标之一,月球探测是实现我国"开展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发射月球探测器(或卫星)选择适当的火箭型号显得尤其重要。文章从月球探测工程对运载火箭的基本要求着手,结合国外月球探测工程的经验和长征系列火箭的现状,提出了候选火箭及其改造方案,并且对月球探测三种运行轨道的优缺点和工程的可实现性进行了分析。从航天大系统工程整体化的角度,提出了用长征三号乙加上面级发射环月卫星,同时将上面级实现硬(或软)着陆作为首选方案,用长征三号丙发射探月器进入奔月轨道作为次选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十二月: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成功、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出炉、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2014年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观察一: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第200次发射成功 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 二、主要内容 12月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中巴资源一号04星的发射任务,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执行本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19.
据新华社莫斯科8月24日电24日凌晨,俄罗斯利用“第聂伯”运载火箭自拜科努尔发射场成功将两颗日本的试验卫星送入轨道。这次发射的OICETS卫星重600公斤,可以借助激光的帮助进行大容量信息传输试验;而INDEX科学卫星是边长为50厘米的立方体,重72公斤,可以对北极光进行研究并进行一些理工试验。“第聂伯”运载火箭在俄RS-20洲际弹道导弹基础上改造而成,因而运载火箭同导弹一样自发射井发射。火箭起飞重量达到211吨,具有良好的发射性能,可以将3.7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轨道。1997年,乌克兰与俄罗斯合作成立了Kosmotras国际航天公司,专门负责将RS-20洲际弹道导弹改造成“第聂伯”运载火箭,用于卫星发射。俄为日本发射两颗试验卫星@魏忠杰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7日15时0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11次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