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让我们都爱《世界科学》一位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他十分喜爱《世界科学》。原因是他从《世界科学》上学到了许多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理论和知识。他拜《世界科学》为师,据他说已有13年了。这位读者叫薛广振,原是沈阳航空学院航空系的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到一家研究所从事...  相似文献   

2.
牟季娥与《世界科学》至今,我未与年季娥见过面,但她却多次给编辑部来信,并对本刊提出改进意见.据她自我介绍,她是一位退休教师。197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发现了《世界科学》(那时本刊尚未交邮局发行),并结下不了之缘.她自那以后一直订阅本刊。一位退...  相似文献   

3.
改革·生存·发展──在《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上的汇报毕东海1989年,《世界科学》主编夏禹龙教授在创刊10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十年磨一剑,利钝任评说》。他推心置腹地与广大读者作了恳谈,包括我们编辑人员的苦楚。自那以后,在主编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小说家请一位物理学家解释他的科学突破。诺贝尔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Frank Wilczek)的新书《基本原理:通往实在的十把钥匙》(Fundamentals:Ten Keys to Reality),既是思考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丰富性的方式,也是通过科学"重生"的方式对传统宗教的替代。我受邀为《纽约时报》评论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显然是写给非科学家的。我在为我的小说《爱欲与哀矜》(Lost and Wated)做拓展研究时,养成了为外行阅读物理学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特约编辑的功劳《世界科学》的正式编辑人员只有3人,能按时完成编辑出版任务,虽然有自己的尽心尽职尽责,但与特约编辑的工作是分不开的。确切地说,他们为《世界科学》立下汗马功劳。我出差外地,与同行们谈起编辑工作,他们不相信《世界科学》只有3位编辑人员。我告...  相似文献   

6.
爱心与厚望     
我是在80年代中的一次偶然机会看到《世界科学》杂志的,从此,我对它可谓“爱不释手”,订阅《世界科学》已12年,这期间,读《世界科学》已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到月初,我如果看不到新一期的《世界科学》,好像失去什么重要之物那样不自在。记得去年4月份的《胜界科学》被邮递员遗失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试着《世界科学》编辑部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希望能卖我一本。我很快地就收到了我所要的刊物,并附有编辑同志的一封信,信中表示,感谢我对《世界科学》的厚爱和支持,免费赠送我这本《世界科学》。通过这件事…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4月22日,美国科学界发起全球性的科学大游行。为此,《科学》杂志发表社论,主编杰里米·伯格(Jeremy Berg)号召人们重视科学,依靠科学创造前景光明的未来。在弗兰克·卡普拉的经典之作《生活多美好》中,主人公乔治·贝利希望他从未出生过,于是他被传送到了另一个版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所有曾经存在过的痕迹都被抹掉了,这个世界与他原来的世界大不相同:一个蒙昧不开化的世界,一个文明程度更  相似文献   

8.
《世界科学》创办已近20周年。20年来,世界科学》终于成熟了。为了不忘广大读者、译者、著者的厚爱,我们决定在1997年举行“我与《世界科学》”有奖征文活动。征文要求:写出“我与《世界科学》”交往中一件不平常的事;受《世界科学》上某篇文章的点拨而在科研中的收获;阅读《世界科学》的感受、心得;《世界科学》是怎样成为你的良师益友的。一句话,写出你的个性,写出你的光彩,写出你的收获。所写内容务求真实,不要虚构。征文字数:以2000字左右为宜。来稿请注明“我与《世界科学》”栏目。征文作者请注明你的年龄、职称、职业、职…  相似文献   

9.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7,(4):30-31,5
我和姚祝军见面有一种老朋友相聚的相知之感。尽管只是首次倾心交谈,但在10多年前,就承上海有机所戴立信院士推荐,邀当时刚在所里念博士的姚祝军为《世界科学》译稿。记得当时他送来的译文无论是对专业问题的把握,还是中文的表达都远胜他这个年龄段的人。编辑部很庆幸有这样一位好的译者,但知道他科研工作忙就未多打扰。后来知道他出国了。2002年后我又在有机所见到了刚从国外回来不久、兼任所科研处长的姚祝军,但都只是匆匆打个招呼未及细谈。  相似文献   

10.
斯坦纳和柯克曼三元系及大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3年,我国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业余组合数学工作者陆家羲,向世界宣告他摘下了数学王冠上的一颗明珠——斯坦纳三元系大集问题,然而正当这一成果为人们所确认的时候,他却因长期积劳,溘然而逝。本期发表的《斯坦纳和柯克曼三元系及大集问题》一文介绍了他所解决的这个世界难题的背景和内容,以表示我们对这位为中华民族争了光的优秀科学工作者的怀念。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上旬,被誉为当代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大师霍金,来杭参加一次国际性数学会议,同时,受聘为浙江大学名誉教授。因他的光临,杭城刮起了一阵科学热,他的科普新著《果壳中的宇宙》、《时间简史》也因抢购而脱销。8月15日,他在浙大邵逸夫礼堂作题为“膜的世界”的讲座,3000个座位座无虚席。不过许多知识分子和大学生坦言,虽霍金作了通俗性的解释,但这些深奥的宇宙学概念还是难以听懂。其实这一点霍金早就知道,他曾说:“要完全看懂《时间简史》的人,须是理论物理学博士。”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杂志能维持到今天,并以其特色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这本刊物的周围有一批关心、支持编辑部工作的热心朋友。如果没有他们的扶助,仅靠我们编辑部3~4位同志,杂志的工作是绝难顺利开展的。在这些热心的朋友中,我首先想到了王乃粒老师。我之所以习惯称他为老师,而不是称他为王局长(王乃粒同志现为上海市旅游局局长),是因为在我与王乃粒多年的交往中,我始终觉得他更象是一位学者,一位严  相似文献   

13.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7,29(1):59-5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晚期的代表作《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中,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3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4位科学天才——3个法国人和1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14.
钟情科学再现辉煌──访苏州轻工业品设计研究所所长朱世豹高级工程师朱世豹的名字我们刊物的读者可能不会很陌生,他是最早参与本刊协办的苏州市轻工业品设计研究所的所长、高级工程师,一位科技企业家,苏州市劳动模范,,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在《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及《...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世界科学》迎来了20岁生日。 1999年12月 3 日,《世界科学》创刊2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与会来宾对《世界科学》20年来始终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宗旨的办刊方针给予了高度地评价,并对如何办好《世界科学》提了很好的意见。本刊主编夏禹龙、顾文兴分别作了中心发言与主持座谈会。以下摘登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科学》问世以来,已接近20周年。在这20年的岁月中,我的医学科技生涯和她结下了不懈之缘。我既是她创刊以来的忠实读者,又是她多年的友好译者。从读者走上译者的人生之路,是《世界科学》选题的新颖、立题的别具一格、报导的迅速、译文的优美洒脱,开阔了我的视野,萌发了我成为《世界科学》译者的进取心。然而更使我醉心于《世界科学》杂志的原因,是我的医学情报专业,需要我及时吸取世界最先进的医学科技知识。我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地阅读着《世界科学》,从中得到了不少教益,也获得了非常满意的回报。纵观《世界科学》开辟的栏…  相似文献   

17.
编读往来     
张文敬老师是我国著名冰川学家,他曾40多次赴西藏、新疆、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西部山地进行科学考察,还两次赴南极、一次赴北极进行科学考察。张文敬老师也是本刊的资深作者,他为本刊撰写的《中国冰川掠影》、《科罗拉多大峡谷纪行》、《探访极昼的北极》、《枪勇冰川历险》、《边坝茶马古道纪事》《百年沧桑易贡湖》等文章深受读者喜爱。本期“编读往来”刊登他的词作《山地放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长年工作在野外的科学工作者对山地的挚爱和对祖国科学事业的一片赤诚。我们也期待着这首歌词被谱上曲,唱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8.
四季如画     
《世界科学》2007,(2):F0003-F0003
新年伊始,本刊忠实读者吴正安先生给《世界科学》杂志寄来了多幅他利用业余时间拍摄的反映大自然的精美照片,希望《世界科学》这朵科普园地的小花越开越绚丽。  相似文献   

19.
《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发言摘录夏禹龙(本刊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世界科学》杂志办刊15年来,尤其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可谓是惨淡经营。但可喜的是,15年来,《世界科学》杂志在办刊的方针上始终坚持自己的宗旨.力求在中国普及与传...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7月3日,经过几代人一百年的持续努力,已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杂志。据《科学引文索引》杂志的报导,1978年《科学》上的论文被引用59057次,在全世界3500种主要科学杂志的引文数中,名列第7位;在综合性科学杂志中,仅次于英国的《自然》(Nature)。平均每篇论文每两年被引用5.9次。《科学》是世界上70种最有影响的科学期刊之一。 1980年7月4日,《科学》在纪念创刊一百周年时出版了专辑.以主要篇幅概述了当代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