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物通过多种渠道渗入到土壤中,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危害人类健康,甚至造成水环境污染正因如此,全世界各个国家已经将土壤重金属污染作为一项重要治理工程。该文主要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内涵,从酶活性和分子结构两方面来说明重金属对土壤动物危害的机理。重金属对土壤动物机体酶活性产生诱导和抑制作用,重金属会破坏组织细胞的微结构,使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呈现简单化和不稳定化,土壤动物对重金属的防御,主要包括土壤动物的特殊解毒策略和回避策略,可通过释放土壤动物来修复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目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状况,概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分析总结了目前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修复技术即:生物修复方法、物理与工程修复方法、化学修复方法,对这些修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评论,指出其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见解和看法,对今后重金属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严重的几种典型矿区的污染来源及污染现状,发现金属矿区的重金属污染较煤矿区污染更为严重,往往为多金属复合污染,修复较为困难,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已刻不容缓。并重点评述了应用于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主要修复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了解到土壤淋洗技术、土壤固定化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和多种修复技术相结合的复合修复技术为现今国内外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今后的矿区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研究重点为高效环保的土壤添加剂的研究,超累积植物或大生物量重金属富集植物的筛选和培育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涉重企业的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是重金属污染呈蔓延趋势,污染事件出现高发现象.对历年学者对典型矿产城市——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研究报道进行了回顾,研究主要集中在铜陵市矿区土壤、尾矿库、水及水体沉积物和大气沉降物及城区表土与灰尘重金属污染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控制措施.针对铜陵市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提出一些切实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从知网CNKI下载收集到近10年来有关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文献,对土壤污染中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化学形态、迁移转化、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一些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研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借此预测今后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发展趋势,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时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月 《科技咨询导报》2012,(34):138-138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发展速度,由此产生出来的污染也越来越多,水资源、大气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受到的污染程度随之日益加重。由于自然界的规律使得水体、大气和土壤中的污染会形成一个循环,而这个循环的最终归属则是土壤。在土壤的众多污染物中,重金属元素是一种毒性较大且不易被降解的污染物,它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最大。正因如此,人们对于土壤当中重金属的污染问题越来越重视,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随之增多。基于此点,该文就重金属土壤修复清洗剂的研究与应用进行浅谈。  相似文献   

8.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在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目前在土壤(底泥)污染物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中,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是应用广泛、在国际上影响较大的评价方法之一.以上海为例,对典型污染行业土壤的物理性质、pH值以及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调查分析,并采用Hakanson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总体上受到了原有生产过程排污的影响,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印染、电池制造、电镀、发电厂以及石油加工等企业;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主要是重金属汞、镉,而铅、铬、锌、镍、砷等重金属多属于轻微危害水平.同时,提出了典型污染行业土壤污染防治的全过程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30年中,我国的城市化正迅速推进。在取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环境问题,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凸显。本文梳理了我国有关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相对有意义的成果,综述了我国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来源、评价手段,并提出了研究展望,以期为日后相关研究、城市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尝试利用变量聚类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污染物进行辨识,并采用 综合主成分分析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进行评价和分级。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变量聚类分 析法可以有效地辨识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中的主要成分;运用综合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样本的综合 主成分,并对其排序和聚类,可以有效揭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的数据结构、相互关系和不同样 品点的污染程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矿区附近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评价结果,反映了矿区主要 重金属污染物的影响,同时又定量化了土壤复合重金属污染研究。辨识和评价结果可为矿区附近农田土壤 重金属污染治理对策的提出和重点治理区域的确定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铅锌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贵州SS、SQ典型铅锌矿区土壤的环境质量,在SS、SQ铅锌矿区采集土壤样品共15个,利用F-640、AA800等仪器测其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L.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有较大差异,Cu、As、Cr等3种重金属元素无或轻污染;Cd、Zn、Hg、Pb等4种重金属元素对该区土壤环境已造成污染;SS、SQ土壤中重金属综合污染相当严重。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来源,测定了区内100个表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Cu、Pb、Ni、Cr、Cd、Zn、As、Hg的含量。对比背景值可知,除Ni外其它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Cd富集最严重;采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污染程度及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环境总体处于无污染,总体生态危害程度处于中等,Cd和Hg是构成生态危害的主要风险因子,吴忠市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主要是受到城区的生活、生产活动和部分农业用地区域的农耕活动影响。运用多元统计分析对吴忠市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u、Pb、Zn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产生的污染;Ni主要受成土母质、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控制,Cr、As为成土母质和农业污染混合来源,Cd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13.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在中国,由于历史和现实方面的原因,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尤其严重。近年来,随着诸如“镉大米”等事件的曝光,由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开始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2014 年4 月17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简要公布了2005年4 月至2013 年12 月开展的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结果。公报显示,中国土壤污染物总的超标率为16.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主要是各种重金属)为主。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中,耕地土壤的点位超标率高达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等。这次中国政府对土壤污染状况数据的公开,一方面凸显了国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对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农牧交错区农田土壤生态环境状况已成为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为了廓清农田土壤重金属分布与富集状况,应用原子荧光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武川县和四子王旗农田土壤中Cr、Cd、As、Hg、Pb、Cu、Zn和Ni八种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对污染状况进行评价,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存在污染,除Hg外,其它重金属均处于污染水平;(2)按单因子污染指数平均值依次排序CdNiAsCuZnCrPbHg,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整体为中度污染;(3)农田土壤重金属Cd呈偏态分布,在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富集现象,推断与农业活动采用污水灌溉有关;(4)重金属污染主要集中于武川县中东部和四子王旗南部。其中重金属Hg具有单独来源,主要与灌溉和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与施用相关。Cr、Pb、Zn、Ni污染具有相同的来源,As和Cu具有很强的同源性。该结果以期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的生物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对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有一定影响,此外,长期暴露于重金属环境人类多个脏器会产生损害.采用网格法,对鲁西粮食主产区-聊城市耕地进行了土壤采样调查,监测分析了砷、镉、铬、铜、汞、镍、铅、锌8种重金属浓度.采用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按不同县市分别分析其污染存在的差异.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内土壤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ArcGIS,将潜在生态风险进行空间分布研究.基于相关性分析,试图探讨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成因.分析认为,聊城市属有四大片区的土壤受到了中等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风险,土壤环境受到了工业企业的影响,应对其进行重点治理,以减轻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汞矿区土壤及农作物(大豆、甘薯和芝麻)Hg、As、Cu、Zn、Cd和Pb等6种重金属的测定,分析了农作物和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生物转移特征。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共同评价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显示:该汞矿区土壤是以汞为主要污染物,As和Cd为次要污染物的重金属污染区;矿区土壤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指数达36.211,表明该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达重度污染水平。农作食用部分单因子指数分析显示农作物的Hg的污染最为严重,综合污染指数在大豆豆荚、甘薯块根、甘薯叶和芝麻籽粒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48.433、10.086、79.435和123.200,显示了农作物食用部分重金属污染均已达重度污染水平。利用生物富集系数和生物转移系数评价农作对重金属的转移。大豆各器官对Hg、As、Cu、Zn、Cd和Pb均没有表现出富集性,其生物转移系数也均小于1,相较其他两种农作物而言,在汞矿污染区,种植大豆在能减少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土壤中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的来源及作物效应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主要介绍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含量的8种重金属环境污染元素(汞、镉、铅、铬、砷、锌、铜、镍)的污染来源及作物效应。土壤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是成土母质,矿山开采的三废污染,大气中重金属的沉降,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的使用等。重金属在作物中的分布规律一般是根>茎>叶>籽实。  相似文献   

18.
城市土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国内对城市土壤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城市土壤呈有机质含量高、pH值高、富含磷的特性;普遍存在重金属污染、重金属的形态以稳定的残渣态为主,酸可提取态的比例较小;酸雨对重金属活性影响小、而重金属污染对地下水影响小;城市土壤环境存在显著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等。在此研究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今后城市土壤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结合近年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成果,从城市土壤中重金属铅(Pb)的空间分布、有效态、源解析及环境风险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对中国城市土壤中重金属Pb的扰动强烈,中国南部和东部城市的土壤中重金属Pb含量较其他地区高,主要源自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属于轻度污染等级的分布区域较广,但中国城市土壤重金属Pb严重污染的情况较少。根据城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环境风险状况采取针对性的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对于提高城市土壤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涂洁  刘琪璟 《江西科学》2005,23(6):820-824
随着工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已成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综述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响应,并评述了根际环境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以期为生物修复工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