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他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我认为还没有一个理论像它这样受到猛烈的攻击,我也没有想到它要对付如此众多的其他理论。”厄恩斯特·迈尔说。“可是,进化论始终岿然不动。” “岿然不动”也正是哈佛大学生态学名誉教授迈尔本人的写照。他毕生为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作出了贡献。康涅狄格大学科学史专家约翰·格林说,“无疑,迈尔是20世纪中至20世纪末一位主要的生物学家。他是现代新达尔文主义的创始者之一,他使自然淘汰在进化论中恢复了它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美国进化遗传学家多布然斯基(T.Dobzhanskv)曾经这样评价过进化论,"只有从进化的角度才能解释生物学的事件".在纪念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Darwin)这位"进化之父"诞辰200周年之际,不妨依据此话,也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一看200年来科学家对生命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1.对达尔文进化论的反驳自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以来,有关生物进化的争论一直是持续不断。生物遵循自然法规进化这一观点,曾直接影响了人类的价值观,乃至宗教观,因而反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人们在感情上当然无法接受,但也不能把和达尔文进化论相悖的理论完全看成是反科学的而予以摒弃。在20世纪30年代,群体遗传学建立之前,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一直被认为处于劣势。特别是主张“获得性遗传”和“依靠生物内在创造力量进化”的拉马克  相似文献   

4.
<正>本书作者托马斯·亨利·赫胥黎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他因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还因创造了生源论(biogenesis,认为一切细胞皆起源于其他细胞)以及无生源论(abiogenesis,认为生命来自于无生命物质)的概念而广为人知。托马斯·亨利·赫胥黎在1893年至1894年出版了九卷论说文集,展示他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他的思想。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翻译出版了该文集的第一卷,严复翻译出版的《天演论》出自该文集的第九卷《进化论与伦理学》。2015年4月25日,李克强总理  相似文献   

5.
对三大科学前缘之一的生物进化的研究,从达尔文时代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形态、染色体和分子研究阶段。在有遗传学之前,进化论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分类学、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出发的,这构成了19世纪下半叶的进化论研究的整个内容。有了遗传学以后,就出现了进化的遗传理论,它从染色体水平上探  相似文献   

6.
说起达尔文和进化论,即使小学生都耳熟能详。但鲜为人知的是,达尔文在创立进化论的时候,曾经受到过古老中国的馈赠。而20世纪初进化论传入中国时,也对中国的新思潮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这颇有意味的两次互动,显示了中国和西方连续不断的互相影响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陈蓉霞 《科学》2003,55(5):54-56
受过一定教育的现代人,大多知道生物学中有个进化论,它与达尔文的名字密不可分."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这个由达尔文最早告诉世人的观点,成为人们一提起进化论就可能说出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8.
闫蓓  安瑞  张冬梅 《科学通报》2016,(6):553-555
正2015年11月,2016年度"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在美国揭晓,"基础物理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 in Fundamental Physics)被授予了研究中微子振荡的7名领导者及他们领导的5个研究团队,其中王贻芳研究员领导的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项目获此殊荣,获奖者将分享300万美元的奖金.这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反”达尔文主义与非线性进化生物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达尔文主义与非线性进化生物学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吕宝忠科学巨人达尔文在1859年创建的进化论不仅对生命科学,而且对整个自然科学乃至哲学都具有极深刻和极广泛的巨大影响,被誉为上世纪自然科学最伟大的三大发现之一。然而时代的局限性使达尔文进化论的两...  相似文献   

10.
两位美国科学家艾尔弗雷德·基尔曼(Alfred.G.Gilman)和马丁·罗德贝尔(Martin·Rodbell)在70年代发现了G蛋白在细胞内有传导信号的作用,阐明了信息如何在细胞中传递的机制,被授予1994年度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在评价此项发现时指出:“此项发现对拓展人类认识领域,发展遗传学和生物学有极其重要意义。G蛋白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疾病,它对诊断霍乱、糖尿病和肿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G蛋白的发现是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的重大突破。目前,细胞信号传导已成为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