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张晶  陆音 《科技信息》2012,(32):66-66
新信息化时代的演进给高等教育提供海量资源的同时也对高校学生核心能力的内涵和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科研经历分析了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进而探讨了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问题。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是中国女性摆脱几千年男权文化规约,不断觉醒、反抗与重建女性性别角色的时代,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女性经历了做人——女人——自我的几个阶段的寻找与探索。一代代女性作家在她们的小说文本中表现出对女性命运的殷切关注,对重建女性精神家园的焦灼与困惑,本文试图解析现代女性小说中的家园意象,揭示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重建女性人格的探索历程。  相似文献   

3.
赵维东 《长春大学学报》2003,13(3):81-82,93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暖昧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年代后觉醒张扬的超越期,渐渐走向成熟。这种变化是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和妇女解放的步伐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价值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我国悠久休闲历史文化的介绍,以及对西方休闲理论演进的分析,揭示了人类即将迈入的"休闲时代"以及休闲时代的特征、休闲时代人类的价值观念等。旨在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提高人们的休闲意识,享受休闲,在休闲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5.
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站在欧洲抒情诗的源头,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推动了希腊文化史上的变革。萨福生活的时代,正值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兴起之际,奴隶主民主政治时期的社会氛围对萨福产生了直接影响,促使了萨福女性意识的觉醒。萨福的诗作,洋溢着生活的情趣,充溢着对爱情的赞美,蕴含着一位贵族知识女性对生活理想的大胆追求。这是一个属于萨福的时代,时代造就了萨福,萨福亦顺应了时代。  相似文献   

6.
薛宝权与林黛玉一起,给中国传统的化,特州是妇女观和价值观.作出了一个形象性的批判和总结。薛宝杈代表了传统化中女性美德的极至.但她生活在中国整个化大厦即将坍塌的时代.因此.她的悲剧就代表了一种化的悲剧。一种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应该说,作否定的并不是薛宝钗的人格和她的自觉意识,而是否定她的人格和才华中所包含的具体的时代内容。《红楼梦》预示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但并未预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悲愤诗》是关于蔡琰苦难经历和个人情感的抒写,包含着时代乱离在女性生命意识中的投影,揭示出诗人所处时代女性群体的悲剧命运,其感受、观察和叙述的角度是女性心理和女性视角,无论从诗歌主题还是从叙述视角来看,都具有深厚的女性主义的化含蕴。  相似文献   

8.
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是男女性别角色界定严重两极分化的时代,是谈性色变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主体文化价值对女性的期待都是理想的“永恒的女性”,女性的社会角色大多被局限于家庭。但随着浪漫主义思潮引发的对个性化和想象力的推崇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女性思维的禁锢,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的兴起也提供给了女性作家可以接近的文体,所以女性写作在这个特定的社会转型时代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了男性文本中不真实的女性形象。此时的女性写作大都采取了表面上与主体文化妥协实则篡改的方式,虽然这种篡改有时候只是悄悄的、隐蔽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甲午战争使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时代意识产生。危机意识成为整个知识阶层的共识。对社会的批判和社会对社会的改良等政治意识成为一种时尚。第二,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批判,西方文化优越论得以确立。第三,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功名意识日益淡薄,部分人开始了职业转型。这些变化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的时代主题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20世纪初期的“战争与革命”到20世纪后期的“和平与发展”的提出,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的时代主题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  相似文献   

11.
先秦至汉魏六朝的部分文学作品,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萌芽及其最终大胆抗争的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女性为争取人生自由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当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框架建构上仍是以男性创作为主,有意或无意地排挤了女作家与女性作品,这不仅遮蔽了古代文学的原貌,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以草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和四部代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草明作品中女性话语与主流话语的关系。认为草明的早期作品呈现出女性话语对主流话语的寻找,从进城的农村女儿的视角描写她们物质的贫穷和对生存出路的寻求;后期作品呈现出女性话语与主流话语的重合,从主流意识形态的视角塑造符合主流期待的社会主义新女性。两种话语关系的转换是时代潮流和草明个人选择的结果,尽管女性话语和个人视角的匮乏使草明的作品在新时期遇冷,但终生为工人阶级写作成就了草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地位。  相似文献   

14.
从克服安于现状的思想、合理调适知识结构和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三方面探讨了女性图书馆员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的多数作品政治功利性较强 ,反映时代风云 ,在作品中提出政治主张 ,表现某一时期的风云变幻 ,要求文学担负起重要历史使命几乎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从社会、历史、时代、文学观念、作家结构、外来影响以及现代文学的性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不难发现现代文学功利色彩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女诗人翟永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诗歌的叙事转换动因、叙事蜕变及其转换的意义进行了阐释和解析,勾勒出了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从性别焦虑走向性别从容的美学策略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当前中国女足滑坡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女足走出困境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中国女足的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莎菲、丽嘉、美琳、贞贞、陆萍、黑妮、杜晚香是丁玲笔下的不同女性形象 ,显示了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 ,反映了中国现代女性形象在争取政治经济的解放和实现自身价值过程中的演变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21届世界女子手球锦标赛中国女队7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与对手间存在较大差距.进攻能力方面,在场均命中率,外围射门次数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场均得分,突破射门得分,突破射门次数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防守能力方面,中国女队同样落后于对手,在场均封球次数,守门员扑救次数,守门员扑救成功率等3项数据上与对手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限制对手得分、场均罚出场次数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仅在场均抢断数据上未与对手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92).  相似文献   

20.
女性散文叙事中的叙述干预具有鲜明的性别指向。以叙事学为基本理论方法,对萧红、杨沫、池莉等不同时期女作家的散文叙述干预进行分析,挖掘长期隐蔽于叙述话语"夹缝"中的女性话语,探讨它们在功能、形态、女性主义思想表现等方面的差异及其成因,是女性文学研究的新视角,对于揭示女性的现实文化生存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