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电容器的“储能”进行了分析。填充非线性介质的电容器充电后 ,电介质具有极化能 ,这种极化能不能完全释放出来。此时W =Q22C并不表示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电容器的储能要比这个值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能量守恒定律角度出发,讨论在不同条件下,电源能量、电容器储能和机械功之间的相互转换的物理实质及数量关系,阐明了电容器中能量的来源与去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新型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池”并回顾其2018年的基础研究进展。作为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内在结合型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池较好地结合了前者高储能密度和后者可快速充放电、长循环寿命的特性,可以在移动和固定储能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分配策略在混合储能系统中存在可用容量差异,且混合储能系统会因为可用容量不够而停运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改进麻雀算法的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将混合储能体系内有效存储容量占总体容量之比最优化作为目标,并利用改进麻雀算法能更好地解决锂电池跟超级电容之间的功率分配问题。并且利用超级电容器高功率、低能量密度的特点,针对实际工作中会发生可用容量不够的问题,提出运用锂离子电池根据转移电流调整超级电容器的残余有效储能容量的方法,并利用模糊控制的转移电流求解方法,使超级电容器始终保持一定的有效储能容量,从而增强了超级电容器的持续运营能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快速性、稳定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超级电容器作为新兴的储能器件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储能系统中,而这种储能系统多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通过对主电路的工作分析,提出了储能系统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下,可以实现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证明了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复合介质材料作了研究.在采用介电陶瓷/有机聚合物作复合介质材料的实验中,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介电系数与组成成分的关系,研究发现,ε随陶瓷成分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存在一个临界组分,在此组分时,ε有突变.研究表明,用介电陶瓷与有机聚合物复合可制出储能密度较高的电容器介质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平行板电容器储能变化的原因,并通过具体计算得出储能变化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8.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级电容器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蓄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简述了不同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综述了近年来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以及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7):1075-1079
为增加电动汽车续驶里程,提出了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相结合的混合储能模式,设计了能量变换控制系统,试验证明该能量变换控制系统能充分发挥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的优势,控制能量合理流动与功率有效分配,改善启动与加速性能,快速回收制动能量,延长电动车的续驶里程.  相似文献   

10.
大功率混合储能装置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磁发射装置在连发时其储能电源对电网瞬时功率需求极大、一般电网难以承受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储能方式及其控制策略。该方式将蓄电池与脉冲电容器进行复合储能,采用多组蓄电池串联充电的新型拓扑结构,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时序触发控制策略,可以精确控制在不同时刻将多组蓄电池逐步接入电路对脉冲电容器充电,实现了对脉冲电容器的近似恒流充电,使脉冲电容器快速、高效地达到所要求的电压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储能方式合理可行,在时序触发的控制策略下可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将蓄电池能量传递给脉冲电容器,使功率逐级增大,从而降低网侧的瞬时功率需求。  相似文献   

11.
针对控制电路板取能方法和储能要求,提出了控制电路板储能的2种设计方案,通过对这2种控制电路板储能设计方案的PSPICE电路仿真波形进行比较和分析,选择方案2作为该设备的储能方法,能有效地延长铝电解电容和控制电路板寿命,并增强了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光伏微电网有离网与并网2种工作模式。在离网模式下由于负荷及可再生能源的功率变化使得直流母线电压产生波动,在并网模式下会因输入功率变动以及非线性负载产生的低次谐波等使并网电流脉动较大,影响电能质量。本文利用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组2种储能组件构成微电网混合储能方案,使微电网在离网运行时利用超级电容器的快速响应来补偿瞬态功率,从而更快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并网运行时在传统并网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中,增加超级电容器电流控制环,降低并网时的电流脉动。对混合储能控制方案进行了仿真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混合储能控制策略可以使直流微网母线电压的波动控制在5%以内,并且使并网电流总谐波失真维持在7%左右,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相似文献   

13.
采用液相浸泡法,将吸湿性无机盐CaCl2与硅胶复合,制备出低温复合储能材料。对硅胶和复合储能材料的吸湿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利用吸附储能实验装置测试了它们的储能性能,研究了影响复合储能材料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较为合适的浸泡时间为4h;提高CaCl2含量和浸泡温度有利于复合储能材料吸湿量和质量热力学能(储能密度)的提高;随着吸湿能力的增强,复合储能材料的质量热力学能增大,可达1050J/g;同时,该复合储能材料可在90℃温度下有效再生,适用于太阳能、工业废热等低温热的储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向DC-DC变换器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超级电容器的经典RC模型,详细分析了双向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控制策略。构建了基于双向buck-boost电路的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模拟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实验还是单相两级式光伏发电系统突加、突减负载实验,超级电容器都能够工作在优化的充放电状态,使得储能系统能够很好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波动,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介绍了汽车制动能量再生原理,分析了飞轮储能、液压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三种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在充分比较三种储能方式的优点和技术制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新型制动能量再生系统既可以实现汽车制动能量的回收和在车发电,也能实现发动机起动,汽车加速辅助功率等功能、在城市工况下可节油10%~30%。  相似文献   

16.
超级电容器极化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元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与常规的电解电容器相比,明显地提高了比容量、比能量;而与电池相比,虽然比能量较低,但其比功率却是电池的数量级倍数。目前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在的极化电极材料主要分为碳素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简要地介绍了这三类材料的制备、结构、改性、工作原理以及电化学特性,评述了这三类材料的研究进展,这三类材料制作的电容器具有超大功率,长循环寿命等特点,为电动车(EV)以及其他储能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复合介质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储能密度电容器复合介质材料作了研究。采用介电陶瓷/有机聚合物作复合介质材料的实验中,研究了复合材料的介电系数与组成成分的关系,研究发现,ε随陶瓷成分的增加而增大,并且存在一个临界组。  相似文献   

18.
储能是实现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关键,其核心是开发高效储能材料,其中稀土材料由于独特的电子结构,在电化学储能各领域显示出了巨大应用的前景.主要综述了稀土在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和锂硫电池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期望发展系统功能材料合成和组装技术,拓展其在未来储能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改善直驱风电系统的并网性能,在直流母线电压端并入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分析了基于超级电容器储能的直驱风电系统模型,设计了控制策略,通过控制双向直流变换器及并网变流器,抑制风机功率的波动以向电网输出平滑的功率.在电网电压跌落时,使直驱风电系统安全实现低电压穿越,并向电网提供一定的无功功率支撑.利用依兰风电场18#风机实际输出功率作为控制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可以改善直驱风电系统的并网性能.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对超级电容器等效电路模型进行了修改,用此模型研究了超级电容器的电容、储能、充电效率随电流强度的变化以及电流强度随充电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电流强度随充电时间的变化为非线性关系,开始充电时电流强度增大较快,而充电时间较长时则变化较慢;2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量、储存能量和充电效率均随充电电流强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地变化,其中,电流较小时,储存能量随充电电流增大而缓慢减小,而效率则随电流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极大值后,储存能量和充电效率均较快减小;3研究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和充电效率等随充电电流的变化规律时,应考虑到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用修改后的等效电路模型,其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