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给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对BI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影响进行研究.利用逻辑思维分析法对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了工程造价和工程进度存在的问题及BIM技术对该项目管理的影响.实践表明,用BIM技术对建筑项目进行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施工时间,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程施工效率大大提高.事实上,BIM技术可以应用到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值得深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陈乘 《工程与建设》2023,(5):1582-1584
文章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碰撞检测与冲突解决的应用。通过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应用实例分析,阐述BIM技术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和减少冲突的重要作用,详细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碰撞检测过程、具体方法和技术手段及冲突解决策略,并展望未来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装配式建筑也在快速发展,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BIM技术是实现建筑产业化的趋势,但是由于技术和管理的原因,BIM技术的应用率和普及率并不高。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评价进行研究,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评价模型的可行性,旨在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落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社会城镇化脚步的不断发展,BIM技术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建筑工程应用技术,受到了相关企业的重点关注,且在市场建筑活动中,BIM技术对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基于此,该文首先对BIM技术相关概念进行了综合介绍,其次对BIM技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特性进行了分析,继而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便为相关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另一简称为BIM技术,这术语是一种创新型技术,在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仅解决了传统工程中的诸多问题,还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由此可见,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不同于传统项目开发,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我国开发商受到传统理念的限制,在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通过对绿色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建设进行全面的分析,探讨了BIM技术的影响机理,得出了在绿色建筑项目决策过程中,实施BIM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7.
<正>BIM技术和智慧建筑的概述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指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的一种数据化工具。它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为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等项目参与方,在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实现信息共享、可视化、精细化管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工程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就需要使用相应的管理办法才能实现。建筑工程在立项、设计、施工和验收这些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信息数据很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很难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从概念和作用进行介绍,希望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有所帮助,使建筑行业能够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BIM技术逐渐应用到建筑领域中,贯穿到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中,提供有效的信息依据,节省不必要成本浪费,提高工程设计的精准性,获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工程监理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可以引入BIM技术,用以监督和管理整个工程的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避免劣质工程而造成的多次返修,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工程造价,以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对此,本文在探讨中以工程监理BIM技术为核心,分析BIM技术特征,明确工程监理BIM技术的应用,列举实例提出具体使用方法,发挥出BIM技术的作用和价值,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鹿钦龙 《工程与建设》2023,(3):1082-1084
对房屋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环节。现阶段,因为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共享,管理体系落后,所以在管理方面,企业还需要进一步提升。BIM技术是实现施工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关键技术,它可以构建一个可实现多方实时监控的数据管理平台,使工程各方面都可以更加直观、高效地进行造价管理工作,进而提升整个工程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效率。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特点和BIM技术的基本特性的剖析,阐述了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中的运用和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中都得到了普及,同时也对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筑工程领域中,信息化也渗透进了施工项目的每一个环节,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即BIM(建筑信息模型)。BIM通过其承载的工程项目信息把其他技术信息化方法(如CAD/CAE等)集成了起来,从而成为技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信息化横向打通的桥梁,以及技术信息化和管理信息化打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安静  陈凯鑫 《工程与建设》2023,(3):1073-1075
随着建筑信息化和智能建造技术的发展,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基于BIM技术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举措。本文依托《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实训,对BIM模式下的专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开展切实可行的课程实训项目。跟踪数据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全寿命周期实训项目,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职业认同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探讨了建筑业安全管理中现存的难点及其全新的管理方法及其操作过程,以期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事故率,提高建筑生产效率、增加建筑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进入成熟阶段,房地产利润呈现出下滑趋势,而建筑过程存在浪费严重的现状;因此,加强建筑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必不可少。该文在分析了传统的成本控制管理的前提下,与引入BIM技术后的成本控制管理对比,得出基于BIM的成本控制管理将能很好地降低项目全过程中的成本,从而为建筑企业获取更大利润。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已经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它已然被应用于各个不同的领域,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建筑工程的特点是施工工期长、影响因素既多又广,且规模相对较大,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建筑结构设计既科学又合理,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标准,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BIM技术逐渐被人们认可并采用,将BIM技术应用到建筑结构设计中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并且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来说也更加经济,完工也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BIM对于建筑领域的发展,将影响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但BIM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基于国内外高校BIM教学经验,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建筑专业BIM教学和实践的现状,对建筑工程专业BIM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工程领域,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能够显著提升材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和BIM技术的内涵,分析了BIM技术在新型装配式绿色建筑中的作用,并从实际应用及应用策略的角度,对BIM技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创新,在进行信息集成和管理的过程中,有效应用了BIM技术,积极加强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建筑行业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是大势所趋,是建筑业的风向标.BIM技术趋向成熟的同时,如果能够融入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将更加有利于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管理.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主要利用BIM和VR相融合的技术手段,结合行业主流软件技术应用平台,通过PC+QRCODE+便携式终端,对该工程全过程的工程管理应用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式方法,还应用在虚拟看房上,促进工程项目的全流程竣工,为建筑工程BIM和VR技术的应用及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琳 《工程与建设》2022,36(1):82-83,86
为避免建筑给排水在施工阶段及后期建筑使用阶段出现碰撞问题,引入BIM技术,对其设计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基于BIM技术构建建筑给排水模型、管线碰撞测试与管线综合,提出一种全新的给排水设计思路.将该思路应用到某建筑工程项目中,针对其建筑群给排水管线进行设计,并将按照此方案施工的效果与传统给排水设计方案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