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仕芳  王奇生 《科技信息》2011,(4):133-133,136
数值计算是继理论方法和实验方法之后的科学研究的第三种基本手段。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理工课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数值计算方法"实验课程作为"数值计算方法"课程的必要实践环节,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学习了理论教学中关于典型数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后,通过编程练习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本论文利用MATLAB软件,从数值计算课程实验教学的理论、方法和网络实验教学平台的的角度,提出一些教学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学习中存在的"教难学更难"的现状,系统研究了如何将Multisim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该课程实验预习、实物实验、实验总结、实验创新等环节.利用该虚拟仿真软件可以从电路级别很好地模拟实物实验系统,真正将理论教学与实物实验教学融为一体,将抽象的信号与系统学习与面向实际应用的电路类课程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实践证明, Multisim虚拟仿真软件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一门主要的职业技术课,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和处理各种计算机故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有相应的配套的软硬件环境!优秀的、高质量的教材是硬件环境必备的条件之一。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课程的教材。  相似文献   

4.
王秀 《科技信息》2010,(35):J0180-J0180,J0186
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强,用Proteus软件虚拟单片机,具有系统资源丰富、硬件投入少、形象直观等优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实例利用Proteus软件进行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说明在单片机课程教学中引入Proteus软件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单片机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环节强,用Proteus软件搭建虚拟实验平台,具有系统资源丰富、硬件投入少、形象直现等优点.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显示虚拟实验对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具有莫大益处.  相似文献   

6.
针对电类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开放实验融入课程当中,形成了"开放教学、分级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竞赛培养教学"的开放共享教学模式,将信息化时代的网上教学、移动教学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建立了开放共享型电类实验信息化教学体系,构建了由"基础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竞赛型实验、创新型实验"5个层次实验分级教学金字塔,将理论与实践、基础与综合、软件与硬件、竞赛与创新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的结合,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伍蓉 《科技信息》2010,(27):I0055-I0055
在PLC的理论与实习教学中针对学生本身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变PLC课程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印象。针对PLC课程侧重实际应用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实验环节,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出切实提供学生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培养学生较高水平的程序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文探讨了将ACM竞赛引入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的方法,以ACM赛题为案例,驱动理论课讲授,培养学生的抽象建模思维和逻辑思维,通过使用ACM在线评判系统OJ,将教学实践环节从实验课堂延伸到课外,加强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方面的编程训练。  相似文献   

9.
轮式机器人设计与实践是针对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自动化专业新生开设的一门基础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前沿,并通过学生自主设计机器人、体验实践过程,从而激发理论学习兴趣。轮式机器人设计充分考虑大一学生缺乏实验技能和实验基础理论等客观因素,将实验内容分层设计、逐渐深入,引导学生分步实现机器人的各个功能环节;通过"自主选择"和竞赛等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硬件电路设计、系统功能软件编程和调试,实现机器人自主循迹。实验设计改变以往实验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验证的做法,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几乎零基础电路知识的背景下,经过反复尝试,不仅能理解基本电路、运动学和电机控制等知识,更能掌握系统的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路实验是电子技术的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基础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和研究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因为电路理论较抽象,而硬件实验时间和条件有限,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理解不够透彻,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手段是借助多媒体、虚拟仿真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电路实验教学中,针对一部分实验内容,引入Multisim13仿真,使学生了解Multisim13在电路实验课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掌握软件使用,培养学生电路分析和设计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中,东华大学对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在学生完成基础性实验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以Multisim10.0软件和面包板为平台的"设计+仿真+电路搭建"的综合性实验,使得学生可以系统地实践与掌握该课程的重要知识内容。教学结果显示,综合实验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结合本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研究"数据结构"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金属材料工程与技术综合实验"的建设与教学实践,该课程通过系统规划,整合了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层次推进实验环节,实现了专业理论课程的有机衔接,通过开放性环节和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并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动手能力,拓展了学生视野,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联合实验教学交流增强了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14.
梯度式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一种以课程理论联系实验仪器设备为基础,学生通过学习仪器设备、设计实验方案等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综合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探讨了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课程中实施梯度式实践教学模式的途径及策略,主要通过课程理论联系实验仪器设备、学生设计实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实际上机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实现知识与兴趣的结合。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课程教学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专硕)知识应用能力,增长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实验平台建设、实验项目、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等方面,介绍了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课程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验证的建设思路和教学经验。以无线电系统中重要的数字下变频(DDC)器设计实验为例,详细展示了课程教学过程与实验实施方法。实际教学效果表明,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现代无线电系统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过程,提高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从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人才的教学目的出发,结合《微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实验环节中的实际情况,主要讨论了在教学内容、实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配套实验内容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改革,通过创新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改革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确实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效率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教学和研究的需要,针对当前实验条件的不足,设计了基于海湾DDC和力控组态软件的污水处理实验系统。基于给排水系统的实际案例,目的是培养学生下位机的编程能力和上位机的组态设计能力。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基于实际案例的教学平台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也能够更贴近实际应用和工作场景,从而实现学生对DDC和组态软件的全面理解和掌握,达到全方位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现有国内外图学课程教学基础上,本文将学生读图和绘图能力、形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定为"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调整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实践性各环节进行改革。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删减部分画法几何理论和立体交线中的部分内容,增加三维设计教学内容,加强实践环节的练习,强调与后续课程及设计相接轨;在教学方法中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教学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增强其工程意识,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9.
周屹 《科技信息》2011,(21):145-146
工业设计是一门集艺术、技术、人文、社会等科学于一体的交叉学科,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是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工业设计实验课的开设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通过实验强化理论,通过实验增强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工业设计能力的教学。本文主要基于当下许多高校在教学课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一些现象,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工业设计实验课的开展和执行来满足"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地学习方式"开展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尝试,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20.
"材料力学"课程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基于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根据实际教学条件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通过MOOC平台、腾讯会议等在线平台进行教学管理、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学习。在线教学过程中,弱化公式推导,配合适当的课程作业,帮助学生在结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工程应用拓展。线下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注意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重点知识辅助仿真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根据线上线下教学实际,创新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混合教学模式创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平台和时间限制,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帮助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提升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高校教师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