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瘟神出巡     
艾森豪威尔装出一副不自然的笑脸去到拉丁美洲。艾森豪威尔这次亲自出马到拉丁美洲去活动的背景是这样的:几年来,拉丁美洲民族民主运动蓬勃高涨。美国豢养的一些独裁卖国政权不是垮台,就是处在摇摇欲坠的境地。古巴革命的胜利和古巴人民为了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所作的英勇斗争给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尼加拉瓜和多米尼加都发生了反对亲美独裁政权的武装斗争。巴拿马人民要求收回运河的斗争正在继续开展。智利、委内瑞拉、阿根廷、玻利维亚等国家一再发生了反美示威。“后院”变成了前线,美帝国主义控制和掠夺拉丁美洲显然是越来越困难了。  相似文献   

2.
自从约翰逊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由于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不断高涨和美国侵略政策的连遭失败,美国统治集团又喧嚷着要“全面重新研究”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政策了。现在,这种喧嚷已经发展成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全国性辩论”。但是,正像毛泽东主席所指出的,“美帝国主义称霸全世界的侵略计划,从杜鲁门、艾森豪威尔、肯  相似文献   

3.
美国侵略集团向拉丁美洲国家——美国把它们看作是自己的直接的后备力量——施加压力,企图把它们拉入准备战争的各种计划里去。拉丁美洲无限丰富的原料、矿产、石油产品、农产品和畜产品,一直是外国垄断资本掠夺的对象或者是预定掠夺的目标。美国的战争机器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要开发这些资源,不惜采取最卑鄙的手段。拉丁美洲国家无数的政变和政府的更换,绝大部分是大垄断资本阴谋策划的结果。而今天的新殖民主义——这个新殖民主义在中近东是以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姿态出现的——还在策动一个庞大的计划,其目的在于促使拉丁美洲国家直接参加到原子战争的准备中去。这个计划,是在华盛顿通过以美国谢泼德将军为首的泛美军事委员会策动起来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政府加紧阻撓和破坏和平解决老撾问题的同时,肯尼迪向美国国会提出了关于“国家紧急需要”的特別咨文。肯尼迪是在美国侵略政策和战爭政策遭到一連串失敗之后破例提出这个咨文的。这說明了肯尼迪在从艾森豪威尔手里接管了“烂摊子”之后,形势越来越对美国不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肯尼迪政府更比艾森豪威尔政府多行不义,杀害卢蒙巴、入侵古巴、扩大老撾战火等等,进一步擦亮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正在巴西、阿根廷、智利和乌拉圭四个国家访问。这是他担任总统以来的首次访问拉丁美洲。他的目的何在呢?大家知道,近几年来拉丁美洲各国人民民族民主斗争日益普遍展开和高涨。古巴人民革命的胜利和坚持保卫独立主权、反对美国干涉的英勇斗争,更给了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一年来,不论是在美国驻有重兵的巴拿马,还是在美国直接实行殖民统治的波多黎各,都发生了连续不断的反美运动。多米尼加、尼加拉瓜、巴拉圭、海地等国的独裁政权已四面楚歌,处在总崩溃的前夕。各国工人的罢工斗争、农民争取土地的斗争,青年学生的爱国斗争,各阶层人民维护民族独立、保卫国家主权的斗争,正似波涛汹涌的洪流,都直接、间接地指向和冲击着美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6.
当艾森豪威尔刚结束了他对拉丁美洲的所谓“亲善”访问的时候,美国对古巴又犯下了血腥罪行。3月4日,替古巴政府运载武器的“勒库布尔号”输船在古巴哈瓦那港口突然爆炸,造成了四百余人的伤亡和一千五百万比索财产的损失。这是美国政府的蓄谋破坏造成的。它暴露了艾森豪威尔刚刚侈谈过的“友谊”真相,也说明了美帝国主义对于古巴革命的切骨仇恨。古巴革命是反对半封建的大庄园制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民主革命。随着古巴革命的日益深刻化,美帝国主义干涉古巴的活动也越来越疯狂了。美国海空军继续在加勒此海地区进行恫吓性的演习,从美国起飞的飞机不断地对古巴进行空袭,受美国指使的武装暴徒对古  相似文献   

7.
今年4、5月间,美国副总统尼克松访问了南美八个国家;7月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弟弟密尔顿·艾森豪威尔到中美洲各国去访问;最近,国务卿杜勒斯在中近东形势正紧张的关头,又抽身去巴西进行了三天的访问。这一系列的忙碌活动,表明了美国对拉丁美洲包藏祸心,而杜勒斯的巴西之行,更突出地暴露了美国怀有迫切的不可告人的目的。在“间接侵略”的幌子后面杜勒斯在里约热内卢发表了一篇演说,其中强调所谓“共产主义的威胁”和“问接侵略”的危险性来进行恫吓。杜勒斯说:“间接侵略和为外国利益而煽起内战的技巧已经达到了完善的地步。  相似文献   

8.
“得人钱财,与人消灾”。帝国主义豢养的策士们总是昼思夜想地要让他们所效忠的资本主义制度能苟延残喘,继续剥削和掠夺人民。美国那个颇有几分名气的“政论家”李普曼不就是这样吗?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革命风暴猛烈地冲击着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的时候,李普曼若有所得地大事吹嘘西欧“很稳定”、”很平静”,而且“正在出现着正常化和格局化”。在美国 U—2间谍飞机被苏联火箭击落,美帝国主义假和平、真备战的手法被再次戳穿,艾森豪威尔被亚洲人民当作“瘟神”赶走以后,李普曼哭丧地大嚷,艾森豪威尔已经“过时了”,美国现在需要“更有力和更年青”的领导。他想用所谓“尖锐的批评”来掩饰美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最大的国际剥削者,对拉丁美洲人民说来尤其明显。在美帝国主义对拉丁美洲人民进行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资本输出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美国的投资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瓷总额占拉丁美洲全部外国资本总额的五分之四。1961年底,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共达一百四十二亿七千四百万美元,其中私人投资为一百十五亿七千九百万美元,占81%;政府投资为二十六亿九干五百万美元,占19%。在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月七日向美国第八十三届国会第二期会议发表国情咨文.这个咨文,正像他以前所发表的任何演说一样,唱的依然是那个老调,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这个老调是以共产主义「威胁」美国「安全」为藉口,继续进行扩军备战,企图使朝鲜停战后已经开始缓和下来的国际局势重新紧张起来.艾森豪威尔的咨文中所提到的美国对远东的外交政策,是所谓保持美国「在朝鲜的重要权益」,「与韩国商订了……共同安全条约」,无限期地维持「在冲绳岛上的基地」,「继续给予印度支那物资援助」,继续给予国民党残余匪帮「军事和经济援助」.我们从艾森豪威尔咨文的字里行间,更看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七月六日,罗斯福总统发表声明,重申美国门罗主义的立场。一般人认为这是美国不参加战争的消极表示,然而,事实上,它是有着积极的政治作用的。因为,这时侯,在拉丁美洲拥有殖民地的欧陆强国,不是在生死(?)头挣扎,便已被征服,美国正好把握着这个机会来消灭他们的努力,即同时巩固其在南美的统治。下译的一篇文章,详尽地复述门(?)主义的历史和阐发它的作用,足以代表南美人士和一般前进的思想者的意见。原载六月廿五日‘新群众’,作者是研究拉丁美洲的历史的。  相似文献   

12.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无孔不入的美国垄断资本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一直是资本主义强国角逐的场所,那里的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成为外国海盗们的掠夺对象。拉丁美洲的铁砂蕴藏量约占资本主义世界总蕴藏量的21%,铜约占40%,石油约占18%。此外,拉丁美洲的糖、小麦、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羊毛、肉类等农产品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英国资本在拉丁美洲一直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美、德、法等国的资本只在个别拉丁美洲国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总额达三十七亿美元,美国的投资还不到十七亿美元。由于美国帝国主义在战争中发了横财,战后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投资便迅速扩张。1919年,美国在拉丁美洲的直接投资约为二十  相似文献   

14.
艾森豪威尔经济、外交思想与他的外交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森豪威尔从他的经济保守主义和国际主义观点出发,提出了“新面貌”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际集体安全主义原则。研究艾森豪威尔的外交思想,对深入理解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外交战略及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卡特政府于一九七七年初执政以来,调整了它对拉丁美洲的政策。美国这一调整有其一定的国际背景,简单说来,这就是:拉美民族民主革命继续深入发展;美国在拉丁美洲的霸主地位日见衰落;苏联、古巴对外采取的渗透、扩张、干涉行径,对美国在拉丁美洲的政治、经济、战略利益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等等。卡特政府对拉丁美洲政策的着重点,仍然是稳住这个大陆的政治局势,保住美国在  相似文献   

16.
随手写来     
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战争有人说,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现在,应该说,“艾森豪威尔主义”就是战争了。记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斯大林警告过法西斯国家,说苏维埃园地,是决不允许猪鼻子伸进篱笆里来的。这些年来,万恶的美国帝国主义这个猪鼻子一伸进别人家的园地,不是带来白色恐怖,就是带来战争。稍远的如伊朗,虽然那时这个美国猪鼻子还未标上“艾森豪威尔主义”;可是它一伸进伊朗菜园:内战爆发了,民族主义的势力被打下去了,继着而来的是封建恐怖统治。  相似文献   

17.
拉丁美洲国家保卫国家主权、保卫民族经济的浪潮一天比一天高涨。把拉丁美洲视为“后院”的美帝国主义,感到万分惊慌,正在加紧对拉丁美洲国家采取各种侵略行动,图谋遏制这种浪潮。下面从美国报刊节译的三篇文章,表明了由于美国采取的种种阴谋策划,美帝国主义同拉丁美洲国家的矛盾更趋尖锐,美国约翰逊政府在拉丁美洲各国人民的眼中越来越臭,越来越狼狈不堪。文章还透露了,美国政府将进一步对拉丁美洲国家施加经济压力和从事颠复活动。不久前发生的巴西反动军事政变就反映了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一个动向。  相似文献   

18.
在汹涌澎湃的日本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岸信介的怒潮的冲击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终于被迫无限期推迟访问日本。艾森豪威尔本来预定的6月19日访问日本,是对日本人民的挑衅,是对中苏人民和亚洲人民的挑衅,是美帝国主义加剧亚洲紧张局势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艾森豪威尔预定的访日引起日本全国人民愤怒的抗议,是很自然的。尽管岸信介集团艾森豪威尔涂脂抹粉,把他预定的日本之行,说成是“为了纪念日美建交一百周年而进行的亲善访问”,但这除了进一步证实岸信介集团是美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以外,是蒙蔽不了任何人的。  相似文献   

19.
印度支那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战后美国对印度支那问题尤为重视,并把它纳入了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计划。杜鲁门时期是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的酝酿时期,到1954年,美国对印度支那政策经艾森豪威尔的精心策划已完全成熟。然而,艾森豪威尔政府过于夸大了共产主义的威胁,因此其对印度支那的政策并不切实际。美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此后美国一步步走上战争的边缘,不断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20.
“艾森豪威尔主义”一露头,就遭到亚非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强烈反对。因此,最近以来,美国政府当权人物在国会作证的过程中一再传出修改这个侵略计划的消息,企图把这个面目可憎的“艾森豪威尔主义”装扮一下,披上一层伪装。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又极力施展殖民主义者挑拨离间的惯技,在阿拉伯国家中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拉拢和分化活动,想用威胁、利诱的手段迫使阿拉伯国家接受美国这个侵略中东的计划。但是,经过长期斗争考验的阿拉伯各国的兄弟般的团结是美国的阴谋所破坏不了的,以埃及为首的珍视民族独立的阿拉伯国家目前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团结,以反击美国个别击破、分而治之的诡计。美国分化阿拉伯国家的重要步骤之一,是邀请沙特阿拉伯国王访问美国。在艾森豪威尔对国会发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