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城市区域配变站噪声扰民问题,进行了噪声综合治理。在变压器基座下安装复合减震器,将母线硬连接改为软连接,降低变压器运行产生的结构传播噪声;采用噪声低于30分贝的小叶片风机对主变室进行自动强制通风;采用全封闭技术降低变压器空气传播噪声。通过现场监测和居民回访,噪声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变压器局部放电监测中的小波去噪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强烈的窄带周期干扰、白噪声和脉冲干扰等外部干扰,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中的局部放电信号提取一直是个难题.应用小波去噪技术研究了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噪声抑制方法,对母小波及阈值(threshold)的自动选择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仿真信号和现场实测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适于变压器局部放电在线监测中的白噪声抑制,而对周期窄带干扰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需与其它对窄带周期干扰抑制效果较好的数字滤波方法结合,将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多方法集成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影像噪声、变化信息自动发现方法、图像分割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精度有较大影响,当前的动态监测是在变化信息自动发现的基础上,用手工交互式提取变化信息,但该方法不能满足大区域动态监测所需的效率.作者选择多种方法处理两时相遥感影像,以自动发现变化信息,用两种图像分割技术将变化信息自动分割成二值图像,并对多幅二值图像的像素灰度求平均,利用计算的阈值将像素分为目标、不确定类和背景,将与目标相邻的不确定类归入目标,再根据室内资料和野外验证,将不确定类归入目标或背景.用野外实测数据验证,该方法的精度可达91.73%,比常规监测方法(如光谱特征变异法)的精度高5%~6%,并具有较高的效率,能满足大区域动态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曾伟强 《广东科技》2009,(16):187-189
介绍了以低压载波为基础,集用户的用电量采集、可靠性统计、电压监测于一体的远程自动抄表系统.整个系统分3个组成部分:采集终端,集中器,主站系统,提出了采用自动路由来解决低压线路的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的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志萍 《科技信息》2012,(29):432-433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是近十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监测方式,具有监测自动化、预警预报和互访共享功能。为保证这套综合性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好后在无人值守、远程监控下自动运行正常,本文针对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各仪器的构成、技术关键、技术原理和实际运行过程中的日常维护管理以及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6.
根据轧机振动监测的技术要求和轧机工作辊高速回转、频繁变换位置的工作特性,选择振动位移为监测参量,提出一种位王跟踪、非接触式直接监测工作辊振动位移的新方法,对测点位王的布王等进行分析.根据涡流位移传感器,设计一种具有快速自动移位功能的传感器系统,并对传感器的位置控制和轧机工作辊的振动监测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直接监测位移法直接测得的工作辊振动位移时,所用频率低于500 Hz,避免了轴承振动信号的干扰,无工频噪声,因而信噪比高;而在用测试工作辊轴承座加速度的传统方法获得的信号中,工频干扰等噪声很严重,几乎淹没了有用信号,无法客观提取其低频段的振动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7.
研制了一台动态范围为90dB以上的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及统计分析仪器。可以适用于声级起伏变化很大的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的全量程监测,并可以把测量结果和统计分析结果自动显示和打印出来,解决了随机性较强的环境噪声的自动监测问题。仪器內部有两只对数放大器,由于器件特性的限制,每只对数放大器的动态范围约60dB左右,但通过微处理器对双通道对数放大器的交替采样,并经过数据处理,实现了二对数放大器的测量动态范围的自动连接,这样扩大了量程(大于90dB)实现了仪器的全量程测试。  相似文献   

8.
环境自动监测数据处理通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环境空气、江河水质及重点污染源废水、废气自动监测系统规范不统一,不同自动监测系统技术和经验不能相互继承和交换的问题,分析了各类自动监测系统所记录的数据类型,针对以上数据进行记录、处理的技术差异,以及实现各类自动监测数据综合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监测数据时间代表性机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自动监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通用处理技术,尝试探索、建立便于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自动监测网络实时在线监测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通过研究和分析近岸海域自动监测网络在水质污染评价和赤潮预警方面的应用,提出构建基于自动监测网络的陆海统筹环境监控预警系统,为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管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介绍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完善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并利用监测平台监测DWDM系统,实现光缆线路自动倒换功能。  相似文献   

11.
从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构成、监测子系统的主要部件、监测系统站点构成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汾河二库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特点,以期为其他水质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挠度是评价桥梁安全性和开展桥梁监测的重要指标.分析了用于桥梁结构挠度自动监测各种新型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性能特点及应用范围,并对比这些传感技术的测量精度、测量方式和适用桥型等.结果表明,长期在线自动动态测量和大量程测量是未来桥梁结构挠度自动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液力测量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面沉降变形是高速铁路路基变形稳定性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分析沉降变形传感测试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基于液力测量原理的适用于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变形长期监测的传感器,研制了相应的沉降自动监测系统,依托京沪高铁路基沉降变形监测项目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描述了以研发的自动监测系统自动监测为主,人工监测为辅监测方案的实施过程,以及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和人工两种监测手段的互相校核.监测结果验证了所采取基于液力测量的自动监测方法在高速铁路路基面沉降监测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福建省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设的现状,并分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技术难点,提出加快全省环境自动监测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噪声监测指标作为验收监测和一些仲裁监测中一个不能缺少的指标,在一些监测中无法准确测定,笔者认为可用噪声衰减预测法测定企业噪声.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养殖户很难监测到自己养殖鱼类的行为状态与投料反馈的问题,针对大型半潜平台“澎湖”号网箱养殖鱼群进行了昼夜连续的被动声学监测。结合昼夜时频分析结果,获得人工投料、投料机自动投料、外来船舶惊扰及深夜安静状态等4个时段的噪声频带及声压级分布特性。时频分析结果显示大范围自动投料下测得的鱼群活跃度明显高于其他状态,相对海洋环境背景噪声的声强度高出30 dB左右。外来船舶惊扰时测得的鱼群噪声强度高出人工投料时刻9 dB左右。深夜鱼群处于安静状态,鱼群活跃度最低,噪声声压级约为70~75 dB。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MD: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对时域信号进行模态分解,获得Hilbert谱分析显示:IMF1为鱼群拍打和泳动噪声高频噪声分量,IMF2为金鲳鱼摄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位于1 100~3 000 Hz。石斑鱼进食及活动噪声频带为300~1 100 Hz,是第3阶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的主要构成。希尔伯特边际谱在600~700 Hz频带范围内出现峰值,鱼群的生物噪声能量占比最高。研究海洋鱼群发声特性、行为状态与环境背...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针对可能发生的SF6泄漏情况,进行连续及时的无人监测,基于红外辐射成像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检漏方法。利用SF6泄漏在红外视频中类似烟雾的动态特性,采用混合高斯背景建模的方法进行SF6气体的泄漏检测,并基于数学形态学方法去除斑点等噪声,完成对泄漏区域的自动标记定位。通过对多个红外气体成像检漏仪采集到的SF6视频进行泄漏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克服光线变化等背景扰动影响,实现泄漏点的检测和定位。  相似文献   

18.
只茂群 《科技信息》2007,(25):45-46
本文针对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所采用TEOM微量震荡天平和Beta射线这两种测量方法在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测量的应用,首先就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的概念,自动监测的发展及技术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是在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自动监测上做了分析与说明,详细阐述了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监测方法。同时,结合可吸入颗粒物PM10连续自动监测仪对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的两种测量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电阻的电流噪声指数与所测的系统噪声及电流噪声的关系,在自动分选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脉冲干扰和电流噪声的矛盾如何解决,为解决这些矛盾而提出的电流噪声自动分选系统及其传动机构有关部件断通时间的分配顺序。本文还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利用电阻噪声自动分选系统自动剔除温度系数不合格的电阻的方法。本文结合实践并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可以利用这个分选系统自动剔除大于一定阻值的电阻。  相似文献   

20.
光纤自动倒换保护技术与光缆自动监测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光纤网络中。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两套系统存在一些共性,研究将光缆自动监测系统和OLP光保护系统整合在一起,实现保护加监测的全自动维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