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登高致新领航未来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前沿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培育精优食品加工产业,形成精优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软件、动  相似文献   

2.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提升光电子产业。优先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5.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6.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药等领域,提升生物与医药产业。重点发展LED、  相似文献   

7.
正长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是吉林省第一个开发区和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2009年,长春高新区制定并实施了新一轮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发展"六大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做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生物疫苗、基因工程、现代中  相似文献   

8.
<正>蚌埠高新区2010年1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硅基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国家级滤清器产业基地。2011年以来,蚌埠高新区管委会连续两届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获此荣誉的单位。蚌埠高新区内现有各类工商企业1400多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战略性新兴产  相似文献   

9.
《广东科技》2010,19(13):96-96
<正>惠州仲恺高新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TCL、德赛、华阳等37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主要产品有视听家电、手机、激光头、汽车电子、高能环保电池等,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能源、光机电一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科技工业园区,是我国在一些知识与技术密集的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建立的发展高新技术的产业开发区。1988年国务院开始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  相似文献   

11.
1 南京高新区的发展特点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1 1年以来 ,始终坚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 ,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概括说来 ,南京高新区具有与省内其它高新区不同的一些特点。第一 ,南京高新区一贯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坚持进区企业的“高门槛”。据统计 ,截至 1 998年底 ,南京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 5 1家 ,占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四分之三以上 ,是南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最密集的地区。高新区根据南京的特点和优势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新材料和航空产业等四个领域 ,并已经成为南京市重点发…  相似文献   

12.
郭霞 《华东科技》2013,(2):58-59
2012年,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实践"服务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加快由"资源集聚共享平台"向"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的转型升级,围绕上海生物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推进科技资源集聚与共享、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全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发布《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首次明确"十一五"期间中国需要重点发展的八大高技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产业、海洋产业以及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14.
《创新科技》2004,(1):46-47
<正> 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强化投入、形成产业"的原则,围绕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及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环保等高新技术领域,实施火炬计划项目,加快商品化和产业化进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本年度重点支持: 一、电子与信息产业重点加强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生产及应用,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技术和设备、计算机软硬件、数字视听产  相似文献   

15.
正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蚌埠院)成立于1953年,是国家级综合性甲级科研设计单位,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0年加入中国建材集团并改制成立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近年来,蚌埠院围绕硅基新材料技术和产业化,努力打造以研发和产业孵化为中心的中央应用研究院,专注发展新玻璃、新材料、新能源、新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创建"国家硅基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6.
实施火炬计划10年来,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培植高新技术生长点三条战线形成高科技产业发展格局。共实施“火炬计划”428项,其中国家级48项、省级380项,累计注入贷款3.5亿。重点培植了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生物工程、高效节能、环保、新材料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支持了机车电  相似文献   

17.
<正>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地处马鞍山市北部,紧邻南京江宁区,面积约56.5平方公里,处于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区交汇处,是中部地区距长三角最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徽省对外开放东大门。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慈湖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皖江地区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经过十多年的奋力发展,高新区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特色鲜明、成效突出,形成了良好的产业集聚和科技创新氛围,区域引领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是国家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示范基地、国家首批科技服务业试点园区、安徽省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三、发展重点 (一)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十五”期间,浙江省要选择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加快成果转化,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品群。在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研究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与环境保护等五大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在五大领域中,要突出抓好12条高新技术链的开发和15个高新技术产品群的发展。 1.电子信息技术领域 技术链: ──光电子与光通讯技术。开发应用宽带光通讯技术、光通讯网络技术、显示技术等…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上海市确定了新能源、民用航空制造业、先进重大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9个领域为上海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领域。金山区抓住这一时机,在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低碳经济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在描述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SWOT分析;在基本思路、原则和产业选择基准指导下,选择了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与高效节能产业、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作为江苏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