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世界里有不少寄生虫,植物世界也不例外.这些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某些营养器官退化了,导致它们无法像一般植物那样利用自己的根从土壤中吸收营养.因为不能"自食其力",便只好寄人篱下,充当"食客",去过寄生的生活. 沙漠中的人参 春季,走进我国西北边陲的大沙漠中,你会发现稀稀疏疏的灌木丛绿容初绽.然而,在那些并不显眼的沙丘上,长着顽强的沙漠植物,如红皮沙拐枣、罗布麻等.在它们组成的灌木丛里,你会不时地看到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近似宝塔形状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沙漠里的植物大约有300多种,大多是比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和灌木丛,但是有一种树木像屹立着的巨人那样高大挺拔。像这样的树木十分难得,尤其是在大沙漠中生长,更是难能可贵。沙漠梅花对于"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你一定很熟悉,可是你知道沙漠中的"梅花"吗?  相似文献   

3.
胡杨是唯一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胡杨仍然是"死亡之海"--沙漠的生命之魂.  相似文献   

4.
缺水是对沙漠动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另一个威胁是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植物要敏感得多.动物直接从太阳接受辐射热量,并间接接受其他媒介(如岩石、土壤和空气)传导的热量.所有的动物只能在一个相当窄的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超过温度极限,动物就会死亡.沙漠里,每年有4至5个月的高温时间,这是生命难以承受的,再加上水的匮乏,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沙漠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在行为上和生理机制上适应了沙漠里的炎热和干旱.数千种沙漠动物拥有许多在沙漠中获取、保存甚至"制造"水的独特本领.  相似文献   

5.
在大千世界中,人类的气功有颇多神秘之处,而我们的动物朋友是否也会发"气功"呢?科学家经过潜心研究后,欣喜地发现,动物大家族中确实不乏"气功师". 据科学家观察,在位于法国、意大利、瑞士边境处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种四肢短小、体型酷似野兔的猴子.它怀有一身绝技,即会发"气功".每逢寒冬,冰雪封山,它们为了尽快下山觅食,就首先运好气,随后便向山下滚去,不管山势如何陡峭,都伤不了它一根筋骨.非洲的赞比亚有一种体重达1 kg的奇特老鼠,如果它不幸被人踩在脚下,便会立即拱起脊背,全身运足气,无论你怎样压踩,它都丝毫无损.当你以为它已经死了,脚稍一放松,它立即逃之夭夭.  相似文献   

6.
沙漠因为缺水而让人望而生畏 ,然而 ,沙漠并非生命的禁地 ,这里也有许多生命生存着。沙漠里的生命大多是甲质化 ,比如我们熟知的仙人掌 ,就是把叶子变成尖刺而生存下来。生命的甲质化是因为它们需要防止水的散发。虽然沙漠生命储水的道理已经很清楚了 ,但是对于许多生物怎么从干旱的沙漠中获取水分 ,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最近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够在沙漠中不断吸取水分的甲虫 ,对这种甲虫的研究为沙漠供水提供了新思路。这种甲虫的名字叫纳米比亚甲虫 ,因为它们生活这在纳米比亚沙漠上。这些甲虫靠饮用风中所携带的微小雾滴而生存着。发现纳…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美国潜水员在对夏威夷群岛附近的深海进行勘测的过程中,通过远程深海勘测装置"深海探测器",在4000米深处发现了一种奇特的"幽灵章鱼"。通常来说,头足类动物大都拥有色素细胞,但这种最新发现的"章鱼"却因为缺少色素,身体几近透明。同时,由于它们缺少卷须和鳍(深海章鱼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无卷须章鱼,另一种是卷须章鱼),因此研究人员已  相似文献   

8.
<正>如今,建造一座大型天文台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在阿卡塔玛沙漠中就有这样一座崭新的大型望远镜即将投入使用。沿着拉斯坎帕纳斯天文台的穹顶,在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漫步,头顶上的星星好似在梳理你的头发。阿塔卡马沙漠位于智利安第斯山脉的高原上,是世界上最干燥、最黑暗的地方之一。白天,这里视野极佳,可以远眺东面的玻利维亚,那里的云层翻滚成雷暴,却永远不会滋润阿塔卡马沙漠。到了晚上,太平洋上平静、柔和的风为这片地区营造出了地球上最优越的观星条件。  相似文献   

9.
休闲时光     
人类寿命如何达极限根据科学家们的研究预测,人类的自然寿命极限应在120~150岁之间。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寿命在90岁以下。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怎样才能使人类的寿命达到极限?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又发现了一项颇具说服力的新学说:死亡激素源。科学家们首先是从章鱼的身上发现这种死亡激素的。在太平洋中有一种8腕章鱼,雌章鱼产卵7周以后,便毫无食欲,滴食不进,所有心思都放在孵卵上。等到小章鱼孵出来后,雌章鱼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使命,也就一命呜呼了。科学家发现雌章鱼的这种现象与眼窝后面一对腺体  相似文献   

10.
地下生命     
在澳大利亚内陆,那荒芜枯干的地表之下和黑暗潮湿的裂缝之中,却生机盎然,充满着一些生物。它们已有几百年没见过阳光,其中有一些简直是“幽灵”。当你进入澳大利亚西部的热而干旱的区域,让你看到了真正的沙漠,但跟撒哈拉的沙漠不同,这里是一片红色的岩石,稀疏地长着一些矮树,在干燥的路面上,汽车一驶过便可扬起红色的尘粒,虽偶尔可看到蚁窝或小树,却无法打破这里的单调乏味。在这无水的沙漠中,却可看到一个怪人,他坐在一只小凳上,好像在钓鱼,可不,他确实在放线,可是这条线不是伸入池塘或其他水域,却是穿到地上的一个小地洞,这个洞很深,一直…  相似文献   

11.
正2016年4月,新西兰国家水族馆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只名为Inky的章鱼成功实现了胜利大逃亡。当时,Inky所处的水族缸在夜晚是半开状态,它利用了这一疏漏,从水族缸里爬了出来,走过房间并钻入一个排水口,穿过50米长的水管之后,回到了外海中。Inky的成功再次向我们证明:章鱼是海洋生物中最聪明的生物类群之一。下面让我们来通过章鱼的几种行  相似文献   

12.
在漫长的演化进程中,无害的弱小动物为了生存,往往都有各自的规避、防身本领.保护色是最常见的一种,变色龙和章鱼也许是演化得最成功的两种变色动物,它们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变换体色,以适应身处的环境.章鱼的防身本领就有多种:它不仅善于变色,还能施放"烟幕弹"逃生,即能像乌贼一样喷射"墨汁".不久前,澳大利亚和英国的3位专家在印度尼西亚热带海域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章鱼品种,这种章鱼不仅能随环境随时改变体色,还能模仿多种可怕动物的形体来吓退掠食者的进攻.  相似文献   

13.
在戈壁和沙漠中穿行,补充淡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其实,在看似水源充足的大海上,人们对淡水的渴望无异于在沙漠中,因为苦咸的海水是不能饮用的.可见,无论是在沙漠、戈壁还是海洋上,淡水都是宝贵的资源,而这些淡水都需要从水源地运输过来,十分耗费能源.如果能就地获得淡水,就可大大地节省能源.法国一家水资源公司看到了这片商业空白,决心开发缺水地就地取水技术.  相似文献   

14.
六千年前,幅员辽阔的撒哈拉还是物产丰富的热带大草原。后来它为什么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它何时才会重现当年的旖丽风光?──罗伯特·肯齐汉斯乔其姆·帕基尔每年都会离开他位于柏林植物园对面那绿色植物掩映的办公室一两次,飞往利比亚和在瑞波里等候的朋友一道去沙漠探险。柏林自由大学的地理学家帕基尔在20世纪的后25年里几乎都是在驼背上度过考察撒哈拉沙漠的时光的。这一次,他们准备乘坐“陆地巡洋舰”从地中海出发,向南深入到沙峰高达180余米的沙漠中去进行探险考察。为了便于汽车在沙漠中行驶,帕基尔和同伴们在穿越沙丘时…  相似文献   

15.
沙漠逸闻     
去年夏天,应友人之邀,一同前往内蒙古达拉特旗的恩格贝沙漠。这里位于包头市以南80千米,是在库布齐沙漠中建成的一处人造绿洲。沙漠越野车将游客们载入了沙漠腹地,我们爬上高高的沙丘,坐着滑板飞速地滑沙而下;又伴随着叮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的大沙漠中,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它的广袤险阻、鲜为人知和拥有“丝绸之路”等古代文明。成了最神秘、最具诱惑力的一方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几乎完全被高大沙丘所覆盖,占全国沙漠面积的47%,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流动性沙漠中,面积仅次于阿拉伯半岛上的鲁卜哈利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它的面积相当于1个德国,接近于1个日本,达33.76万平方公里。1991年夏,本文作者.著名地理学家、著名探险家杨逸畴教授带领一支中日联合探险科考队,历时一个月,在炎炎烈日下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历尽艰辛,对塔…  相似文献   

17.
干旱、饥饿、捕猎者奈何不了它们,寒冷、炎热 的气候也能忍受,它们就是美国莫哈韦沙漠中—— 在人们的印象中,龟总是与水联系在一起 的。然而,在美国的莫哈韦沙漠中却生活着 一种沙漠龟,它们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适应 能力,使干渴和饥饿都奈何不了它们。  相似文献   

18.
每到春天,北方就会传来沙尘暴的消息。虽然沙海有它独特的魅力,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的一景,但沙漠对于生命来说依然是"死亡之地"。在沙漠中,只要有水就有生命,绿洲上生机盎然的景象都是由于那里有充足淡水的缘故,可是在没有  相似文献   

19.
"杨医生,当你读到这封微弱低沉但发自心底的呼唤‘救命"的信时,不知你能否理解一位少年心灵上的苦恼,能否帮他解脱.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半年来,我与父亲不和的程度已经达到了极点.16岁的我,已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他一见我就说些讽刺、挖苦,有时还是大骂我的话,我只要一进家门就要挨骂.有时我不吭声,他也要说些让我无法承受的话.我反复检查自己是什么原因让他生气,但我没有找到,有时我坐下来心平气和地问他为何这样对我,他便说‘你说话生硬,让人听了不顺’.  相似文献   

20.
胡杨是唯一一种生活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荒漠化的过程。而今,虽然它已退缩至沙漠河岸地带,但胡杨仍然是“死亡之海”——沙漠的生命之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