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屋顶绿化PK室内空调——都市热岛现象的克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摩天楼越盖越多,环城路越修越宽,与此同时一个有关环境的新名词也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就是本文标题所说的“都市热岛现象”。当一个城市的钢筋水泥墙面(包括沥青路面)的比例超出绿地面积时,这里的气温就会明显高于同属一个气候类型的郊外乡村。尤其在夏季,大量使用的工业、民用空调排放的废气对周围小气候的影响更为明显,热岛现象也就越发尖锐地摆在了人们面前。表面温度下降20℃日本是世界上植被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在这类经济高度发达国家都市热岛现象也较为突出。但是在城市绿化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这个话题是跟新闻、传媒相关的一个话题.关于新闻和传媒,过去一直把它叫做新闻事业或者叫大众传播事业,现在有一个词汇就把新闻业、传媒业联系在一起,就是传媒产业.我们都知道,在中国任何一个名称的演进都意味着理论和实践的某种巨大的推进.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传媒产业它的价值本质到底是什么的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筑波大学的创建,标志着日本决心对教育体制作重大改革的首次尝试.它早在七十年代初期就在酝酿之中,其背景就是当时大学里大规模的骚乱.这场学潮把日本在教育制度上的僵化暴露无遗.对改革者来说,筑波大学是成功的,但成功的程度还远不能摇撼东京大学及京都大学我行我素的决心. 筑波大学在体制上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完全取消了系和专业的刻板划分.以往的做法常常是墨守陈规,缺乏灵活性.它的又一个特点是把教学和科研分别管理.有二千六百多个科研人员在大学二十六个科研机构和十八个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这些机构拥有一些日本最完善的实验设备.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亲临感受日本这个国家,就会深有感触,日本的城市建设、美化绿化很有特点,特别是日本的垃圾处理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日本的环保意识日本本土从南至北的纬度与我国上海到哈尔滨的纬度平行。不同之处,除了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自然条件外,就是日本几十年坚持不懈地在美化绿化上下了真功夫,达到现在处处是成荫的树林,处处有绿地,处处见花园的优美环境。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绿地,无不展示着日本在市政建设、交通设施、环境卫生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方面的发展之快、变化之大。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工业高速发展,但环境却遭到人为的破坏,不少大…  相似文献   

5.
“在非平衡、非线性的现象下面隐藏着物理的概念和规律,我们要去发现它,研究它。这个领域的研究目前还处在一个初始的阶段。”这是日本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久保亮五(R. Kubo)对于远离平衡现象研究现状所作的一个估计远离平衡现象特别是非平衡相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空中城市”的设想霍革军编译日本清水公司近日公布了它的TPY2004空中城市设想。作为一座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城市.TPY2004是对未来21世纪的城市究竟应该是个什么模样提供了解释。近年来,日本城市,尤其是东京受到土地价格暴涨、住房紧张以及国家经...  相似文献   

7.
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读历史总是让人绝望. 被<首败:甲午年的中日决战>这本书所吸引,是它封面上的一连串问号: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何两次被日本强行中断?日本人为何要用打败中国作为对脱亚入欧的检阅?被打败的甲午一代为何师从日本?我们今天还敢正视与日本的差距吗?我们还能打赢中日海战吗?我们如何面对新世纪的又一个甲午:2014?  相似文献   

8.
自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想谈一谈关于自旋概念的历史.当我们在物理学方面做些什么事情的时候,稍过一会,就会有一种忘记我们所研究的课题的总体意义的倾向.远期的设想逐渐淡漠,而我们对于先前的重要问题,从此变得一无所知.正因为如此,让我们简要地回顾一下自旋是如何成为物理学的一部分的. 自旋的概念,既具有迷惑力,又是极其难懂的.从根本上说,它同物理学的三个方面有关系.第一个是经典的转动概念,第二个是角动量量子化,第三个  相似文献   

9.
“商业化的东京设计博览”的引言中讲到:“现在,日本的设计和工艺已成为我们物质文明的组成部分了。”这个博览会是日本节的内容之一,而日本节就象当今英国的卡拉OK酒吧一样受欢迎。 1958年,索尼公司推出了TR-610,一种小型手提式收音机。它价值40英磅,当时一个刚毕业的日本大学生要干1个月才能买1台。 1968年,索尼公司生产出第一代手提式盒式磁带录音机TC-50,价格是150英磅。  相似文献   

10.
微妙的笑     
笑不只是为了好玩 到目前为止,科学研究都一直把笑和幽默联系在一起.但是科学家们最近发现,笑的另外一个方面更加重要,它和幽默却没有什么关系. 我们使用着笑,却一直低估它的作用.通过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尽管听见笑声的人会很多,但是只有特定的接收者才能听懂笑声中的信息.这种信息就像加密过一样,因为它直接对准接收者,并不需要他有意识地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们大多都用过街头的智能售货机,投几块硬币,零食或饮料就自动掉了下来,还能给纸币找零.最近,日本研究人员开发新款的智能型自动售货机,它不但能自动售货,而且能识别顾客的性别和年龄,为不同的人推荐不同的商品. 这款智能型自动售货机为什么能看人售货呢?这是因为它安装了一个人脸识别系统.售货机的上方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拍摄顾客的面部形象,然后传输给机内的电脑.  相似文献   

12.
新潮科技     
3D影像宝盒日本研究员正在研发一个叫gCu-bic的小玩意,它是一个三维立体影像显示器,人们可以把它放在掌心观赏。日本信息与传播研究院的科研人员说,假如你的桌子上有一张女朋友正在朝你微笑的照片,她未来就会以三维立体影像出现,在一个10cm高的透明盒子里继续微笑。  相似文献   

13.
在近十多年来,我们获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天文学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从天文卫星上传送回来的.我们知道,地球的大气层只能透过光和无线电波(及部分红外波),而挡住了其它一切辐射线.因此,只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才能透过这明净的“窗户”看见天空.要想研究γ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长波红外辐射线,就必须把探测仪器送到大气层之外去.地面上的许多光学和射电天文观测站只同很少几个天文卫星配合进行观测.1983年初,仅有两个天文卫星了,它们的寿命都已超过四年,其中一个是国际紫外光探测者(IUE),目前,它仍然在接收高质量的紫外光谱,另一个是日本的小型X射线卫星白鸟(Hakucho),它也还在监测着天空,搜寻X射线脉冲.  相似文献   

14.
气是中国古代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概念,并被广泛地应用于解释万物的变化.当气的概念渗透于中医学之后.就把它用来说明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成为生命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但气的本质是什么?迄今尚无确切的科学论证.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渗透,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从生物大分子体系的物质、能量、信息三方面探讨生命的本质.如果说气是一种具有生命特征的概念,那么它就应具有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存在形式.因此,我们应该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按照物质结构、能量形式和信息作用三个方面对气的  相似文献   

15.
郑燕 《世界科学》1997,(10):28-30
将旧的建筑群改造得符合现代抗震设计标准是一项令人怯步而且费用昂贵的工程。但是神户地震导致的损失告诉我们,无所行动将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神户的行政官员、建筑工程师和150万居民正从1995年1月17日袭击自己城市的那场地震的灾难性后果中重新振作起来。他们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10年重新发展规划,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开始把神户改造成日本首座重新设计的21世纪城市,因而在抗震方面可能是最安全的城市。该规划的重点是"灾害防护居住区":宽阔的街道起着隔火带的作用,两条主要通道--公路和铁路--横穿城市。规划中有一个神户新机场,增…  相似文献   

16.
迪拜,这个曾经享有"梦幻城市"称号的地方,十几年前它还是中东地区一个貌不惊人的城市,但现在却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现在,让我们暂且抛开金融市场的喧嚣,来欣赏一下这些奇特的建筑吧!  相似文献   

17.
《科学之友》2020,(6):72-75
正2020年4月8日,"封闭"76天的武汉终于解封。武汉不仅像钟南山先生所说的"是一座英雄城市",它也是众多人心中喜爱的城市。它的魅力不局限于黄鹤楼,它的美景不局限于樱花……它的"过早"不局限于热干面,它的宵夜不局限于小龙虾……武汉真的是一座处处暗藏惊喜的城市,走进武汉你就像是走进了游戏系统,想着怎么努力把地图上的彩蛋找到。这样一座充满惊喜又神秘的城市,让我们一起走近它。  相似文献   

18.
《知识就是力量》2006,(7):78-79
在闲暇的假期中带上自己的宝贝相机出去郊游,遇到好的景色就立刻拍下来,将其永久保存.小小的相机给我们展示出了多么神奇的作用.在这个小小的相机中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它是怎样把我们的美好瞬间保存下来的呢?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照相机的模型吧.  相似文献   

19.
远离地球     
《科学之友》2005,(15):56
离我们最近的星系是"大麦哲伦星云",在距离我们170 000光年的遥远地方.也就是说,它的光要经过170 000年才能到达地球.换句话说,我们看到的这个星系是它在170 000年以前的样子.我们看到太空中的物体越远,它们的光到达地球的时间就越长.借助望远镜和探测卫星,我们甚至能看到宇宙诞生时的模样.当我们观察一个恒星系或太空中的其他物质时,就像坐在一部时间机器里一样.以下是各个天体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20.
谈起红外线人们似乎觉得很陌生,它既看不见又摸不清.其实红外线就在我们身边.一杯热茶,一把热的电熨斗我们的手还没有碰到它就会感到热,因为它们都能放射出大量的红外线.我们用于照明的白炽灯,虽然它的功能是照明,但是它放射出来的的可见光只占全部辐射能的12%,其余的88%几乎都是红外线.听以我我们靠近白炽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会感到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