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狮子是猫科动物中唯一结群而居的猛兽. 典型的非洲狮群是以一头成年母狮为首领,率领着其他成年的母狮以及它们未成年的子女;再加上作为这一群成年母狮的共有"老公"的一头雄狮所组成.每个狮群都在30头以下,而成年母狮都在10头之内.  相似文献   

2.
狮子是猫科动物中群居性最强的动物。在人们的想象中,它们过着典型的集体生活,为了共同目的而精诚合作,内部没有琐碎的纷争。但当我们经过多年观察这些生活在野外的兽中之王后,我们的看法有所改变。我们对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的狮群的研究始干1978年。人们早就知道,狮子要结伴捕猎,共同哺育幼崽,以及用群口吼声吓跑竞争对手。但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所有这些合作在生物进化方面并无多大意义。现在我们发现,狮子王国的社会关系基础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1只雄狮要和另外1只~8只雄狮结成终生联盟,它们结盟的目的并非出于兄弟般的情谊,而是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繁殖机会。联盟的多数成员是在同一个幼狮团长大的兄弟、堂兄弟。非亲属关系的雄狮在经过一段独身和流浪后,也会和其他雄狮结成联盟,雄狮联盟一旦夺得了领  相似文献   

3.
张守忠 《科学之友》2003,(11):26-27
茫茫的非洲热带草原上。当夜幕降临时,一个个像幽灵似的小灯泡会充斥在大草原上,看上去让人不寒而栗。其实它们并不是什么神怪或幽灵,而是许多哺乳动物的眼睛。人们不禁要问,人类也是哺乳动物,但为何人的眼睛在夜晚不能发光呢?答案就是,人类眼睛与动物眼睛在构造和功能上有很多差异。动物的瞳孔与人类的瞳孔有明显差别。夜行动物的眼睛相对于它的形体来说要比人类的眼睛大得多,尤其  相似文献   

4.
充满魅力的欣科河 欣科河是非洲刚果盆地班吉河的支流,发源于苏丹境内,河流在中非共和国蜿蜒200余公里。欣科河流域就像镶嵌在刚果盆地的皇冠宝石一样璀璨夺目,是世界上人迹罕至、非洲原始风貌保持较完好的地区,同时也是非常具有危险性的地区。我们去之前就曾有人警告我们,那里有手持冲锋枪和大刀的盗猎者,有凶险的毒蛇和鳄鱼,有河马和犀牛,有虎豹和雄狮,还有人类无法医治的非洲埃博拉病毒。在那里,只要与盗猎者不期而遇,就必有一战;只要与任何凶禽猛兽邂逅,都难逃一劫;只要染上埃博拉病毒,就必死无疑。 我们科学探险队一…  相似文献   

5.
正当我们还在母体肚子里的时候,身体各个器官就已开始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辛勤工作几十年的器官不可避免地开始老化,甚至发生病变。为减缓其衰老速度,小编综合多位专家意见,开出了一份"活力处方",只要按照处方坚持锻炼,并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方面多加注意,各个器官就会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眼睛:转动眼球,凝视远方眼睛是我们与外界联系最有利的"开关",正常人80%以上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由于人  相似文献   

6.
贡小兵 《科学之友》2006,(12):24-24
在非洲的一个原始部落里,一天,一个土人因小事触怒了部落里的巫师。只见巫师闭上了眼睛,指手划脚,口中念念有词。这个土人听了巫师的咒语之后,马上面如死灰,神情呆滞,垂头丧气,回到家后,便一病不起,没过几天,竟然一命归西了。这是非洲原始部落里普遍存在的一种死亡诅咒。因为这个土人一向对巫师的法术深信不疑,所以陷入了极度的恐惧与绝望之中,心理很快崩溃,生理上也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反应,之后很快死去。欧洲科学家伍德博士在对一些非洲原始部落进行考察时,发现了这种死亡诅咒现象,他马上将此作为专门的研究课题。经过广泛深入的研究,他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由于在配戴隐形眼镜时不注意用眼卫生,错用眼药水而引起眼角膜发炎的患者在日益增加。为此眼科专家提醒,现今选择配戴隐形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了,不少上班族一戴就是一整天,长时间地配戴隐形眼镜,眼睛自然会感到干涩,于是有些人就会滴些眼药水,想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人们常认为"豺狼"是一种动物,其实这是种误解,豺和狼是两种不同的动物,只是外形和习性相近.豺前腿较短,后腿较长,不利于奔跑,所以常将前腿搭在狼臀部,两者协同猎食,久而久之,便有了"豺狼"之称.实际上,虽然豺在体型上比狼小,但残暴凶狠的性情在狼之上.豺个头矮小,好群居,一般七八条为一群,集体捕猎.围猎时,它们通常的做法是把猎物的眼睛抓瞎,或从肛门掏出猎物的内脏,然后破腹开膛.面对一群饿极了的豺,连号称丛林之王的非洲狮也要退避三舍.非洲豺在捕猎时,眼睛因亢奋而高度充血,故又称非洲血豺.  相似文献   

9.
卞骥 《自然与人》2012,(5):31-33
颜色和光,是破解寒武纪生物进化之谜的钥匙。感知颜色和光线需要什么?需要感知器官,就是眼睛。 今天,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都有眼睛、从澄江发现的化石告诉我们,在寒武纪早期,许多动物已经拥有了功能完备的眼睛:眼睛,如此精密复杂的器官,是揭开寒武纪大爆发的关键。让我们再做一次想象之旅,去拜访一位专门研究古生物眼睛专家,日本群马县自然史博物馆的田中源吾博士。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0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 约翰·芬恩和田中耕一是因为“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而获奖的。库尔特·维特里希是因为“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而获奖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在非洲最干燥地区发现大量地下水资源,这一发现或许能缓解因气候变化造成的缺水状况。研究人员首次将非洲大陆的这一地下含水层绘制成图,还计算出这些地下水的总量,目的是倡导专家对水安全和水压力作出更为实际的评估。他们估计,遍布非洲的地下水储量是现在已知地表水储量的100倍,有66万立方千米。  相似文献   

12.
眼睛对我们有多重要?这个问题或许从来不曾成为你的困扰。我们还如此年轻,斑斓的世界不断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我们却很少有时间去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眼睛的健康状况。有数据显示,全球大约有3700万人失明,12400万人拥有低视力,总共16100万人视力严重受损。除此之外,数百万人由于屈光矫正不当而造成功能性失明。75%的失明通过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是可避免的。90%的失明人群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我国也是眼病大国,超过4000万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眼疾,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得到了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image影像近日,摄影师在非洲拍到了一张奇怪的动物照片——照片上一只类似鸟类的动物竟然有4对足。专家解释说:这只"多足怪鸟"其实是非洲水雉,它主要分布在津巴布韦、莫桑比克和纳米比亚等地区,大多以水生昆虫的幼虫、蜗牛、小螃蟹和植物种子为食。照片中这只非洲水雉的奇异外貌源于它独特的育幼方式——当感觉到危险时,幼鸟们会钻进"爸爸"怀里,"爸爸"则会趁势裹住幼鸟,将它们送往安全地。  相似文献   

14.
1.为什么把鲫鱼称作“免费旅行家”?答案:因为鲫鱼的头顶上有个大吸盘,靠吸盘吸附在大海龟、大轮船上,它可以“免费”到处游玩。2.比目鱼的眼睛怎么会长在一边?答案:比目鱼幼小的时候眼睛也同其他鱼类一样长在两侧,但是当它长到3~4厘米的时候,开始躺卧在沙底,慢慢地靠沙底的一只眼睛发生变化,眼睛下的软带不断地增长,并渐渐地向上移动,最后和上面的那只眼睛并列,上移的那只眼睛生成了眼眶骨,从此不再挪动位置,也就变成了一条眼睛长在一边的比目鱼。3.市场上有没有活的小黄鱼、大黄鱼?答案:没有。因为小黄鱼、大黄鱼是生活在水深40~60米的地…  相似文献   

15.
《科学之友》2008,(6):13
美国迈阿密动物园中养育着几只由雄狮与雌虎杂交后生育的罕见狮虎兽,它们出生时,只有一只小狗那么大,体重也只有约3.2kg。令人惊讶的是,一旦成年之后,它们就会长成约长3.6m、重500kg的“巨无霸”,体型将比两只成年雄狮或雌虎加在一起还要大。  相似文献   

16.
米利都 《科学》2007,59(5):4-4
据英国Nature.2007,448:346报道.英国生物学家马尼卡(A.Manica)等人用颅骨测量数据验证了人类单独起源于非洲的观点。 自从1960年代在非洲发现700万-5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非洲是“人猿揖别”的肇始之地已成古人类学界共识。然而现代人类是只有一个非洲起源,还是在旧大陆各地有多个起源?对此一直存在争论。  相似文献   

17.
在非洲的肯尼亚和扎伊尔的茫茫大草原上,生活着一种似鹤非鹤、似鹰非鹰的大型鹳类,它们有时成群地与非洲秃鹫争夺非洲狮等大型食肉动物吃剩下的斑马和羚羊的尸体, 有时肆无忌惮地潜入当地农居、渔村、城镇街道,寻找游人和当地居民丢弃的食物,它们就是鹳鸟家族中的强者——非洲鹳。  相似文献   

18.
云雾与战争现代战争中的空袭,对命中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受许多方面的制约,所以不到迫不得已,一般不会"狂轰滥炸"。就轰炸效果而言,落到实处的是炸弹(主要是导弹)。导弹弹头当然带有精确制导装置,也就是通常人们说带有"眼睛",靠着这副"眼睛",导弹能自动搜寻、发现、击中目标,从而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个新的能增产大约 5 0 %的水稻品种在西非出现———西非水稻开发协会近日宣布了向农民提供这种新水稻的计划。水稻是西非大多数国家的主要食粮 ,那里对于水稻的需求量比其他任何地方增长得都快 ,近 3 0年来西非进口的水稻数量大大增加。据从事农业研究的专家说 ,多少个世纪以来 ,非洲水稻和亚洲水稻的品种都是各自独立进化的。非洲水稻生长到稻粒饱满时植株就会倒下 ,稻穗容易破碎 ,造成水稻丢失。亚洲水稻产量较高 ,在世界市场上很受欢迎。多年来 ,科学家们一直在讨论如何将非洲水稻的最好特质与亚洲水稻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问题 ,但是将…  相似文献   

20.
珍妮·古德尔(JaneVanLawickGoodall),英国著名动物行为学家。20世纪60年代初,珍妮·古德尔只身进入非洲丛林开始对黑猩猩行为进行研究,经过十几年的追踪观察,揭开了野生黑猩猩的行为之谜,创下了这一研究领域第一人和在野外工作时间最长的两项记录。珍妮·古德尔研究中心网址:www.janegoodall.org很多人都知道珍妮·古德尔,一个在广袤的非洲丛林中和黑猩猩共同生活了30多年的女子,那时她才26岁,却做了一件许多人曾经梦想却不敢做的事。现在珍妮已经65岁了,一头白发,一脸风霜,一身朴素的衣服,但她的那双孩子般纯真的眼睛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