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3 毫秒
1.
兰西 《科学之友》2006,(3):18-19
它们的模样就像来自科幻电影中最怪异的外星生物:蜻蜒像鹰一般大,蜈蚣足有数米长.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曾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5.4亿年前-3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它们就曾是这颗行星的主宰.英国BBC电视台和600名科学家合作,利用2年时间拍摄出了最新科学纪录片<和怪物同行>,首次向人们揭开了恐龙之前的地球生物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2.
蜂虎或蜂虎科动物都源于热带,而且非常古老.蜂虎几乎占领着地球上除了美洲大陆之外的森林及热带草原,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常常以离群索居的夫妻形态居住在森林之中.  相似文献   

3.
说来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当植物受到损伤后,伤口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其细胞组织就会发生"癌变",出现各种"恶性肿瘤",造成畸形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如有一种名为瘿蜂的小昆虫,特别喜欢在栎树的皮下组织中产卵,孵化成虫瘿,破坏了栎树的组织细胞,时间一长就会使植物的细胞组织发生"癌变".  相似文献   

4.
一提到蜂,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平时我们常见的蜜蜂和马蜂外,蜂类世界中还有许多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5.
<正>说来也许有人会感到奇怪,植物与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患癌症。当植物受到损伤后,伤口由于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其细胞组织就会发生"癌变",出现各种"恶性肿瘤",造成畸形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如有一种名为瘿蜂的小昆虫,特别喜欢在栎  相似文献   

6.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昆虫学家最新研究发现,寄生虫感染欧洲造纸胡蜂后,能够彻底改变欧洲造纸胡蜂的身体和行为,让它们完全听从寄生虫的命令.欧洲造纸胡蜂也因此完全抛弃了由基因所赋予自己的社会角色,并离开自己的蜂房,开始一段复杂的长途死亡之旅.在这期间,一些被感染的欧洲造纸胡蜂还会变成临时蜂后,不过,那是一种极度危险的假蜂后.  相似文献   

7.
据估计,有大约90%的深海生物具有生物性发光能力.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这些生物是怎样得益于自身的生物光能的.例如,一些深海鱼类和乌贼的发光器官类似诱饵,然而人们极少观察到它们在捕食过程中是怎样运用这类器官的.  相似文献   

8.
每天上午,当太阳升起在地平线30°时,蜜蜂中的侦察蜂就从蜂巢里飞出去侦察蜜源.回来后它们用特有的"舞蹈语言"报告花蜜的方位、距离和数量,于是蜂王便分派工蜂去采蜜.奇妙的是,它们的"模糊数字"相当精确,派出去的工蜂不多不少,恰好都能吃饱,保证回巢酿蜜.此外,工蜂建造的蜂巢也十分奇妙,它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  相似文献   

9.
一提到蜂,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平时我们常见的蜜蜂和马蜂外,蜂类世界中还有许多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0.
兰西 《科学之友》2006,(2):18-19
它们的模样就像来自科幻电影中最怪异的外星生物;蜻蜓像鹰一般大,蜈蚣足有数米长。然而事实上,它们都曾是在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5.4亿年前-3亿年前,也就是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它们就曾是这颗行星的主宰。英国BBC电视台和600名科学家合作,利用2年时间拍摄出了最新科学纪录片《和怪物同行》,  相似文献   

11.
神奇的"生物钢" 生物钢指羊奶钢,也指牛奶钢.羊奶与牛奶,本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硬是将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正通常我们认为学习与记忆是和大脑功能密不可分的,但实际上,一些生物没有大脑甚至没有神经细胞,却仍然拥有不可思议的学习能力。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对人类和很多动物来说,记忆和学习与大脑功能和一系列复杂的神经活动有关。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结构较为简单的生物虽然没有大脑却也能学习。箱形水母、海兔和海星都是无脑学习的典型例子。也许这并不算什么大新闻,毕竟,这些生物也并不是没有神经细胞,只是它们的神经元在体内的分布较为分散,并不聚集成束。严格来讲,是神经元使它们拥有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提到蜂类,我们不由自主地就会想到蜜蜂或马蜂,想到它们尾部那可怕的蜇刺。其实,除了蜜蜂和马蜂,蜂类世界中还有许多其他的种类,无论在野外还是在城市的绿化地带,我们都能够见到它们的身影……  相似文献   

14.
增强:目标基因在抗衰老方面更加活跃 几年前,分子遗传学家马可·A·索菲亚的学生拿着一盘蚯蚓问过往行人他们认为这些蚯蚓有多大.多数人说,它们只有5天那么大.他们并不知道索菲亚已经修补了这些蚯蚓的基因.这些蠕动的生物的健康状况完全像刚出生5天的样子,但实际上它们已经出生144天了--这是它们正常寿命的6倍.  相似文献   

15.
半年来,在我国广东、湖南等省市发生的红火蚁疫情愈演愈烈,使这种小虫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蜂,另一类为蚁.它们在形态上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蚁腹部第一节或第一、二节呈结节状,而蜂腹部则无此结节.  相似文献   

16.
文心 《科学之友》2001,(1):8-11
一时间,四川省夹江县马蜂成灾.在6个自然村里,密集着直径在50厘米~60厘米之间、大者甚至超过1米的马蜂窝.手指般大小的马蜂见人就蜇,不仅蜇伤大量的村民,蜇死无辜的学生,而且还蜇得大片土地抛荒.不少村民在进出家门从事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之时,为防止马蜂袭击不得不穿上厚厚的雨衣.马蜂几乎成了当地村民的"天敌".为了维护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存环境,夹江县委、县政府将灭蜂救灾作为县里的一件大事来抓。于是一场组织严密、规模宏大的灭蜂大战开始了,甚至驻军某部也加入了这场旷世奇观的入蜂大战……全国第一家灭蜂救灾指挥部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待在蜂巢里照顾幼蜂的蜜蜂能长久地保持智力完整,但如果它们在经过一段“保姆期”后飞到外面觅食,它们就会迅速变老。仪仅两周后,觅食的蜜蜂就会翅膀破裂,体毛掉光,并丧失脑功能。那么,如果让觅食蜂再度照顾幼蜂,情况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8.
江南 《科学之友》2010,(7):52-52
<正>蜂虎或蜂虎科动物都源于热带,而且非常古老。蜂虎几乎占领着地球上除了美洲大陆之外的森林及热带草原,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常常以离群索居的夫妻形态居住在森林之中。  相似文献   

19.
真核细胞中有大量的含有高浓度生物大分子的无膜区室,比如P颗粒、压力颗粒、p62颗粒等,涉及生殖细胞命运特化、应激反应、选择性自噬等各种细胞过程.它们被统一称作"生物分子凝集体",使生化反应相对独立,高度有序和高效地进行.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生物分子凝集体为多价相互作用驱使的"液-液相分离".围绕体外重构的相分离,以及它们与体内生物分子凝集体的联系,我们对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形成与调控、组成与功能的理解愈加深入,相分离与生物分子凝集体也成为生物学及相关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周宁  杜海莲  冯亚兵  赵玉芬 《科学》2001,53(5):13-13
世界上最小的马达在哪里?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它被称为"分子马达"(molecular motor).分子马达是生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就像传统的马达一样,它们"燃烧"燃料,做出特定的运动,完成特定的功能.它们是生物体内的"化学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换器".某些分子马达也有定子、转子,只不过它们的尺寸都非常小,以纳米为单位,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马达."生命在于运动",这对于分子马达来说最确切不过了.每个生物体内都有成千上万的分子马达,光合作用需要分子马达,细胞的分裂需要分子马达,肌肉运动也是分子马达在起作用生物体内分子马达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