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杀虫记     
正前几天,我发现客厅里的花总是招来许多会飞的小虫子。我曾经打死过两三只,但是它们的繁殖能力超强,我真是无可奈何。今天,我发现虫子老往一个花盆里飞。于是我把土倒掉,想看个究竟,却发现花盆下面的小碟子里面还有四五只虫子。我飞快地拿起水壶,接了些水,给它们来了个突然袭击。这下它们躲闪不及,有两只虫子和一些虫卵被淹死在水里了,却还是让两只反应灵敏的虫子跑  相似文献   

2.
两难的选择     
<正>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来比喻敬率、机遇、位势的关系:三只虫子陆续爬到小河边过河去。一只虫子搭船过河,然而,船到河中翻了,虫子被淹死;一只虫子从桥上爬,中途却被一辆汽车碾死;一只虫子爬到树上,似乎离对岸很遥远,然而,借着一阵风却飘过了河。这里风代表了机遇,树代表了位势。  相似文献   

3.
一棵松树     
<正>山冈上生长着一片松林。可是,不知因为什么,很多松树枝不繁叶不茂,全然没有那种蓬勃向上的气势。一天,一群啄木鸟飞过这片松林的上空,飞累了,到松林里歇息一下,顺便找点食物填饱肚子。它们惊喜地发现,几乎每棵松树上都有很多虫子,有些虫子还藏在树皮下面。一只啄木鸟有礼貌地说:"松树朋友,你们身上有很多虫子,让我们帮你们灭虫吧!我们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2016,(3)
正作者在泰山拍摄昆虫时,偶遇了蓝燕灰蝶幼虫,由此开始了这段与琉璃灰蝶、蓝灰蝶、霓纱燕灰蝶及灰蝶相伴的故事。偶遇蓝燕灰蝶幼虫2014年8月29日下午,我闲来无事上泰山拍昆虫。为了追拍一只蓝灰蝶,我来到了一棵矮小的灌木旁,发现稀疏的叶片上趴着一只怪异的虫子,虫子旁边还有一只黑色蚂蚁。经验告诉我,这虫子肯定是灰蝶的幼虫,但不能确定到种,于是拍了几张照片待回家再研究。  相似文献   

5.
樊顺  沈菁 《小学科技》2010,(1):23-23
一天早上,我经过厨房时无意间发现瓷砖上有两条长长的褐色虫子!它们一扭一扭的样子吓得我大喊:"奶奶!厨房里有虫子,你快来看啊!"奶奶不慌不忙地走到厨房,看了一眼便说:"这是蜒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鼻涕虫,只要在它们身上撒一点盐,它们就会化掉了。"真有这么神奇?我决定通过实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6.
超人,对!就是那个无所不能、拥有超级力量的人,现在很有可能找到了同胞。这个同胞很不起眼,甚至就是只普通的小虫子。重要的是,两者都拥有超级好的“视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下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虫子的目标仅仅是一顿饱饭……  相似文献   

7.
正春天来了,燕子夫妻俩从南方飞回来了。曹亚轩拍着巴掌:"燕子,燕子,欢迎你们!欢迎你们做我们的邻居。"燕子夫妻俩忙起来了,它们一次又一次地飞出去,衔来树枝、草叶、泥土、羽毛,在曹亚轩家的房檐下筑了一个结结实实的窝。有一天,燕子妈妈生下了三只蛋,她轻轻地卧在蛋上。燕子爸爸每天飞来飞去,捉来虫子给燕子妈妈吃。过了些日子,燕子  相似文献   

8.
植物像人一样,也会生病,但是,植物生病不会像人那样去医院看医生,它们有自己的"私家医生",而且它们请医生的方法很特别。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教授高林纯示等人发现,植物叶子被虫子咬伤后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吸引自己的"医生"——害虫的天敌。研究人员发现,植物普遍拥有产生清香的酶。植物叶片受伤后会流出绿色的汁液,同时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其中含有一些挥发性化合物,可引诱害虫的天敌前来清除害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1989,(2)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发现了杜鹃的一种怪癖,他写道:"杜鹃把它的蛋下到小鸟的窝里,……它们不坐巢,不孵蛋,不养育雏鸟."200年前的Gilbert White把这种寄生习性说成是一种"对母爱的粗暴践踏",他还解剖了一只杜鹃鸟,看看它的嗉囊  相似文献   

10.
毛毛虫效应     
《科技智囊》2010,(12):I0047-I0047
毛毛虫习惯于固守原有的本能、习惯、先例和经验,而无法破除尾随习惯而转向去觅食。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称之为“毛毛虫实验”: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使其首尾相接,围成一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相似文献   

11.
应用渐近波形估计技术与矩量法相结合,分析了一种对数周期天线的电气特性。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很宽的频带中只取少量频点利用矩量法计算,再在整个频带进行Pade逼近就可获得天线的频率特性。从而节省了分析电磁问题时的计算时间和内存要求。采用这个方法与矩量法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它们之间良好的一致说明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德国冯维希花草公司研制出一种能说会唱的花盆。花草饥渴时,花盆会说:"我渴了,我要喝水。"花儿缺少营养时,它会说:"我需要肥料。"水足饭饱后,花盆就会笑会唱了。  相似文献   

13.
正"海王星沙漠"是一个很形象的名词,指的是科学家预计海王星大小的行星无法存在的地带。通常来说,这种地带的辐射非常强,以至于行星大气中的任何气体都会消失,只留下岩石内核。然而,英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名为"NGTS-4b"的行星"特立独行"。它是科学家在这种  相似文献   

14.
《奇闻怪事》2011,(1):39
天气炎热,阳台上的盆花需要经常补充水分。如果我们忘记及时浇水,盆花就会枯萎而死。最近,英国一名大学生发明了一种会叫渴的智能花盆。这种智能花盆在植物干渴时会发出警报,提醒主人及时为盆花浇水。智能花盆的发明者是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女生娜塔莉·金,她就读于  相似文献   

15.
正章鱼这种神奇的海洋生物不仅会开瓶盖,会光速变色,最近,它们又被人们发现了一个新属性——竟然会上岸!2017年10月的一个晚上,英国威尔士海边,一些本地海滨旅行社的职员报告说,他们在海滩上发现了20来只章鱼。它们有人的巴掌那么大,在沙子之间爬来爬去,看起来似乎没什么组织,也不具有攻击性,所以当地人没有把章鱼们定义为"非法入侵者"。可这还是让人有点担忧:难道章鱼要登陆来跟我们抢地盘了?  相似文献   

16.
神奇地球     
《科技潮》2004,(9)
鲸鱼骨骼中的怪虫日前,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在加州蒙特里湾死亡鲸鱼的骨骼里发现了两种没有眼睛,没有胃,甚至没有嘴巴的怪虫,并称以前从未见过。据称这两种奇怪的生物是他们在海面下大约9400英尺的地方偶然发现的。蒙特里湾水族研究所研究员罗弗里金霍克介绍说,这种怪虫长度从1英寸到2.5英寸不等,身上有彩色的绒毛,死亡的鲸鱼骨骼就是它们的生存环境。活在怪虫里的细菌消化鲸鱼骨里的油脂。科学家给这种新发现的虫子命名为“吃骨虫(Osedax)”,Osedax是一个拉丁文字,意思是“吃骨头”。这一发现刊登在今年7月30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责…  相似文献   

17.
小实验     
猫和狗为什么有时要吃草有人说,如果一条狗或一只猫吃青草,那就是要下雨了。这只是一个古老的迷信!我们知道,动物很喜欢吃一些新鲜、较成熟稍有些木质的枝梗,尽管它们的嘴并不完全适应这样的食物。它们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它们具有一种调节消化的本能需求。就像是人如果在食道中塞住了一口食物,需要吃一块干面包解决一样,植物纤维也可以帮助清理肠胃。骨头碎片、剩余皮肉、羽毛和它们舔自己皮毛吞进的很多毛发,均可在草梗的帮助下排出体外。虫子是怎么进入苹果里去的?准确的说,这是苹果小卷叶蛾的幼虫。初夏时,它在幼果上产卵。孵出的幼虫钻进…  相似文献   

18.
舞凤山 《少儿科技》2023,(Z2):48-49
<正>在茂密的大豆地里,一只芫菁成虫从睡梦中醒了过来。它以植物的叶片等为食,对人类来说,算是害虫。“萤火虫,萤火虫,这里有一只萤火虫。”一个正帮家长干农活的孩子发现这只芫菁,一把抓住了它,随即便感觉手刺痛——芫菁会分泌刺激性物质。唉,这两种虫子长得太像了,常常被认错。那么,有没有能够帮助我们辨识害虫的高科技手段呢?答案是肯定的,它就是“虫脸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9.
二茂铁酮亚胺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三氧化二铝为催化剂,乙酰基二茂铁与芳伯胺进行缩合反应,分离出十种稳定的酮亚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研究测定了它们的结构。比较乙酰基二茂铁和苯乙酮与芳伯胺的缩合反应条件,发现所需催化剂不同.  相似文献   

20.
小麻雀是一种很可爱的鸟。它在屋檐下和树上做巢,与人为伴;它聪明伶俐,不娇嫩,适应性强。心理学家波尔特曾进行过动物智能测验,发现麻雀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与猴子相近。一位麻雀研究者捕捉了820只麻雀,发现被第二次捕捉到的只有26只,这说明它们是很会吸取教训的。小麻雀很有情义。雌雀生蛋孵育,雄雀则辛勤觅食喂养。有一次,一个英国研究者发现有一窝小麻雀都会飞了,公雀还是不停地往窝里送食。往窝里一看:发现一只小麻雀被一根纱线绕住了脚,公雀为了这个不幸的孩子,天天不辞辛劳,一次次为它喂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