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邮件推送业务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用手机终端收发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推送业务方案,并描述了具体的业务使用流程.该方案具有以下功能:把邮件服务器的邮件主动推送到用户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回复、转发和撰写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推送业务,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终端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  相似文献   

2.
要定期更改电子信箱的密码。最好是每个月修改一次密码,以防止密码泄露或信件内容被窃取。某大学一学生曾利用电子邮件与国外大学联系申请出国留学,但因信箱密码泄露而导致国外大学的批复函被另一同学窃取,该同学遂伪造其邮件与国外大学联系,从而引发了一场官司。因此,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经常修改电子邮箱的密码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是使用E-mail收发软件来收发电子邮件,在设置账户属性时应尽量不要使用“记忆密码”的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的电子邮  相似文献   

3.
在如今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E-mail(电子邮件)以其方便快捷的优点成为Internet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服务之一,它的收发方式十分自由,通常说来,既可登录邮件服务商的网站直接进行,也可以使用专门的邮件客户端程序对邮件进行处理,相比之下,还是客户端邮件收发程序的  相似文献   

4.
电子邮件是信息互动的基础工具,电子政务离不开电子邮件。为电子政务个性化需求设计开发的专业化电子邮件系统,必将成为电子政务的得力助手。作为电子邮件的核心--邮件服务器,在电子邮件系统里起着关键作用,它是收发邮件的关键环节。如果邮件服务器系统被损坏,整个邮件系统将瘫痪,导致与外界的联系中断。因此要保证邮件服务器安全、可靠的运行、抵御外部的攻击、确保邮件负载平衡,邮件服务器系统管理是一个关键环节。目前,国产邮件服务器大多是在Linux/Unix操作系统上实现。  相似文献   

5.
仝戈  张武装 《科技信息》2009,(31):I0075-I0076
电子邮件目前已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本文设计的系统由一个发送邮件程序和一个收件箱程序组成,使用户可以用访问Web的方式得到邮件服务。在实现上,主要使用Exchanger Server组建邮件服务器,使用ASP技术来实现Web页面。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必须设置应用边界安全设备.本文采取双服务器认证的方式,提出了一种扩展应用边界安全设备的认证方法,解决了一般的应用边界安全设备(如Socksv5服务器)使用用户名/口令字认证易受被动攻击等问题.新提出的用户名/口令字认证方式在安全性上比原有的方式具有更高的抗攻击的能力,而且用户还能自由地更改应用边界安全设备上自己的口令字.实验结果表明,效率上与原有的用户名/口令字认证方式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网站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而IN-TERNET的出现,又改变了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INTERNET技术和WEB技术是实现计算机和网页的连通,提供收发邮件、浏览和下载网页信息等服务,其中目前的网站已经从单一的超文本上升到集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阶段。  相似文献   

8.
上一期为读者介绍了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知识,这里将再来谈一些电子邮件的高级设置,使读者能更有效地利用和管理电子邮件。 一、使用签名 什么是签名 所谓签名就是出现在邮件末尾的一  相似文献   

9.
朱静丽 《科技信息》2011,(25):I0088-I0089
IMAP(交互式邮件存取协议)运行在TCP/IP协议之上,使用端口号143。它与POP3协议的主要区别是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对服务器上的邮件进行操作。其人性化的功能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快捷地对邮件进行操作。本文就其工作原理及应用优势进行研究,并对相关应用进行尝试。  相似文献   

10.
苟胜难 《科技资讯》2007,(29):79-79
Postfix是一个由IBM资助下由Wietse Venema负责开发的自由软件工程的一个产物,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除sendmail之外的邮件服务器选择.Postfix力图做到快速、易于管理、提供尽可能的安全性,同时尽量做到和sendmail邮件服务器保持兼容性以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相似文献   

11.
浅谈WebEasyMail在气象农网邮件服务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WebEasyMail邮件服务系统在气象卫星农网邮件服务器中的构建过程与重要作用,阐述了WebEasyMail的相关设置。  相似文献   

12.
安全审计是安全系统中一项必要的安全机制,对邮件系统,可以采用对邮件服务器日志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安全审计.通过对邮件服务器日志分析原理的分析与研究,给出了邮件服务器日志分析的实现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于JSP的电子邮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邮件是Intranet/Internet的主要服务方式,公司开发自己的电子邮件系统使得员工使用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更加保密安全,同时能最大程度的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分析了基于JSP技术的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了邮件的收发等核心功能,企业可在此架构上进行功能的扩充,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Spring框架在JavaMail的基础上对发送邮件进行了很好的支持,Spring mail包中定义了MailMessage和MailSender两个接口来描述了邮件消息和发送者。分析了MailMessage接口的具体实现类SimpleMailMessage和MimeMailMessage的应用特点,详细介绍了用MimeMessageHelper类进行邮件附件的消息设置过程。结合实例讨论了用JavaMailSenderImpl类实现与邮件服务器的连接设置及邮件发送方法,最后,给出了发送各类邮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用户反馈自适应的POP3邮件过滤代理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接受邮件客户端反馈并自动根据邮件客户端反馈对邮件过滤系统做出调整,提出了用户反馈自适应的POP3邮件过滤代理模型SAMFUF(self-adaptive mail filtering POP3 proxy based on users’feedback)。SAMFUF采用异步连接模拟同步连接方式建立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间POP3连接,实现了邮件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间的透明性连接;将最大熵、贝叶斯和支持向量机等基于内容过滤的方法从邮件过滤系统中独立出来,实现了通用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通过在邮件中插入包含邮件唯一标识、分类结果等信息的HTML表单的标签以及调整邮件过滤模型,实现了基于邮件客户端的用户反馈以及邮件过滤系统的自适应功能;采用线程池管理线程和overlapped I/0事件通信方式实现邮件客户端与邮件服务器间通信,实现了邮件过滤服务的高效率和稳定性。实验表明,SAMFUF在垃圾邮件过滤上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JSP-JavaMail API的开发模式设计实现了网络教学平台下的电子邮件收发系统,在保留了最初收发邮件基本功能的同时,融入了最新的JSP(Java Server Pages)技术。系统分为六个部分:系统登陆、邮件夹列表、查看邮件夹中的邮件信息、查阅邮件内容、创建和发送邮件、退出邮件收发系统。本系统使得教学平台开放性、交互性和即时性得到更好体现。  相似文献   

17.
现有高校传统的通知方式以电话或BBS方式进行,效率低,并且不利于数据的统计分析,在研究了高校师生对短信群发和邮件发送的需求,并研究了GSM短信通讯特色的基础上,设计基于Web平台的短信发送系统,结合数据库的使用,实现了高校短信和邮件通知系统。师生们不但可以发送短信、邮件还可以添加删除联系人,达到管理自己的好友列表的目的,极大地方便了师生发送短信时重复繁琐地输入用户息。同时加入了后台管理功能,方便管理员更好地管理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8.
电子邮件作为一种常用的通信方式在企业商务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方便了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但病毒、蠕虫、垃圾邮件、间谍软件和一系列更新、更复杂的攻击方法使电子邮件用户和企业所面临的安全性风险变得日益严重。文中以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2010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安全邮件系统所需要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了邮件服务器与客户端数据传输安全解决方案,并使用Forefront Protection for Exchange Server实现对邮件病毒的清除和防垃圾邮件功能,使用Threat Management Gateway实现对邮件服务器访问控制及对企业网络访问的过滤,从根本上解决了邮件服务器安全访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都通过网络进行网上贸易。而网上贸易中电子邮件则是最普遍的沟通方式。基于这一背景,本文介绍了WinmailServer的安装技术、系统设置及邮件服务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传统电子邮件技术,都是建立在Internet的基础上传递的,如果,出现网络故障或间歇性断网,对电子邮件的收发必定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就此问题,结合windows2003系统自带电子邮件服务器特色功能,建立属于自已的局域网邮件服务器,以达到让日常办公中不再担忧此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