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大学既是一个意义深远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实践问题。学校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立足点;制度治校与德育治校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保证;大学内部人与人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关键;文化整合与文化创新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依托;教学和科研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因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对建设和谐校园文化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是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开启民智的重要阵地,也是文化积淀、道德发扬、引领社会与时代发展的主要社会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必须要从和谐校园文化抓起,通过和谐文化,把学校建设成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建功立业的“生态系统”,使学校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保证:"人和"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关键,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以保证校园和谐。和谐校园文化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丰富高雅的物质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精神文化。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以严谨笃学的校园风气引导人,以格调高雅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人,以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激励人,以规范科学的校园制度约束人。  相似文献   

4.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文教育又是建设和谐校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人文教育的内涵,健全人文教育的机制,使人文教育为建设和谐校园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特征与目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与安定有序的校园。新时期加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内涵是学科发展的和谐、规模与质量的和谐、人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和谐、校园文化设施与学校发展的和谐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和谐。新时期加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的思路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正确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依法发展校园民主。  相似文献   

6.
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校园,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和谐校园建设旨在把校园建设成“以人为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人文“土壤”,并使之孕育出“健康快乐、坚毅顽强、热情活泼、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祖国花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使这块“土壤”充满生机的血液,是培育。‘祖国花朵”的“养份”,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支柱”.阐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并详细地论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学是先进文化的研究者、创造者和传播者,科学发展是保持高等学校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进步的关键,大学和谐文化是保持和谐校园建设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与和谐大学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两个抓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先进文化的研究者、创造者和传播者,科学发展是保持高等学校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不断进步的关键,大学和谐文化是保持和谐校园建设生机与活力的灵魂。大学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与和谐大学文化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两个抓手。  相似文献   

9.
积极构建和谐后勤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诗忠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3):140-141,147
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的后勤服务体系是和谐校园的保障。和谐的后勤服务体系应是高效快捷的服务、严格公正的管理、节约安全的校园、洁净整齐的环境。就我校而言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体系应从三方面着手。一要建立和谐共进的后勤人际关系;二要建立健全科学严格与人文关怀和谐统一的后勤管理制度;三要构建和谐的后勤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吴爱明 《科技信息》2009,(36):I0058-I0059
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地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努力培育与时代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文化软实力。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要更多地依赖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软权力"对教职工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用新的思维模式,新的工作理念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既符合科学的理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温情,既富有历史的积淀,又体现时代特征,使全体教职工都成为和谐校园的营造者和受益者,这样,我们的学校就会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人文气氛和科学理性的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校园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校园应以人为本抓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和谐校园概念的阐述,充分履行教育工会的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为创建和谐校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然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要针对高校目前道德责任教育的薄弱环节,强化道德责任教育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从突出道德责任教育的人性化、区分道德责任教育层次性、优化校园德育环境、营造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来构建和谐的高校道德责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百色起义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强大精神动力,要把百色起义精神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实践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培育求真务实的学风、教风和校风;“大胆创新”,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坚定信念”,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百折不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进大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团结奋斗”,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自强不息”,培育符合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之下,以及伴随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转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逐步受到教育界及相关学者的重视,文章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文学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中国古典文学在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路径,充分发挥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和谐人”为价值诉求与目标追求,促进青年大学生与社会、学校、自身的多方面和谐发展,推进大学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和谐人格的成功建构是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当代大学生人格方面的某些不和谐情况,首先应该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基础。其次,要加大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前提。再次,高校教育应该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传统意识与创新意识的有机融合,这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建构的途径。大学生和谐人格一旦确立,必将成为强大的主体力量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建立和谐校园与图书馆教育职能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建设和谐校园的意义,分析了人文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图书馆的人文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掘音乐教育在道德育化、发展智力、健全心理和激发创造力等方面的功能,促进校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促进校园文明建设,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安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和谐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并研究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意义和途径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