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万木林是我国中亚热带一处以常绿阔叶林为保护主体的自然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160科580属1199种.区系成分中以泛热带分布、北温带分布、热带亚洲分布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424个野生种子植物属的29.0%,15.1%,13.0%和11.3%.植被类型多样,包括了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和暖性灌草丛等4种类型.万木林另有10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亟需加以妥善保护.  相似文献   

2.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种子植物964种(含变种67),隶属于491属123科.分析了历山种子植物的科型、属型、种型及其经济用途,对该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现有野生种子植物936种,隶属于395属,86科.按照野生植物的主要经济用途分类,可将云顶山植物资源分为材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观赏植物、食用植物、有毒植物和蜜源植物7类,其中材用植物56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5.98%;药用植物542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57.91%;油脂植物71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7.59%;观赏植物353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37.71%;食用植物79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8.44%;有毒植物73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7.80%;蜜源植物108种,占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种子植物种数的11.54%.由此可知,药用植物、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是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最丰富的资源植物,构成云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植物资源,具有较大开发利用价值.此外,还提出野生资源植物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植物种类丰富,共有自然生种子植物157科904属2798种.植物区系优势科、属明显,含20种以上的优势科数虽只占总科数的26.75%,但其所含属数和种数却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69.8%和74.21%,含6种以上的120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区内总种数的45.57%,这些科、属在本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分布区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泛热带成分丰富,温带性质明显,并与热带成分有广泛的联系,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有和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丰富,植物区系具有古老、孑遗、原始性.  相似文献   

5.
老岭(祖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年始,对老岭(祖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经整理鉴定,该区共有种子植物733种(含种下单位),隶属373属,100科。其中:裸子植物7种,隶属5属,3科;被子植物726种,隶属368属,97科。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调查和分类的基础上,对大木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木山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共有种子植物137科,648属,1400种.科的优势现象明显,优势科为蔷薇科、菊科、禾本科、豆科和百合科.地理成分复杂,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有10个,热带成分占优势,属的分布区类型有15个,种的分布区类型有14个,温带性质属种略多于热带性质属种,区系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种子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成分和珍稀保护物种丰富.  相似文献   

7.
福建安溪云中山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云中山自然保护区地处福建省安溪县西北部,位于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种子植物成分丰富,有123科461属871种(含种以下等级)。区系地理成分分析表明,云中山种子植物区系是典型的热带起源,热带成分占58.6%,其中以泛热带成分最多(占22.8%),同时兼容了大量的温带成分(占19.7%)。  相似文献   

8.
浙江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分析了瑞安红双林场种子植物区系组成以及属的分布区类型.该区共有种子植物124科,454属,909种(含种下分类群).种子植物454属可归纳为14个分布区类型,其中以泛热带分布为最多,达24.6%,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和东亚分布,分别达16.1%和13.3%.红双林场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区系起源古老,分布类型多样,地理成分复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麋鹿苑种子植物246种(含栽培植物),隶属182属,69科.其中裸子植物3科6属11种,双子叶植物56科132属182种,单子叶植物10科44属53种.麋鹿苑种子植物区系包含15个分布区类型及10个变型,麋鹿苑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类型中,温带性质的属有46属,占主导地位;除世界分布属及热带分布属,所占比例达57.3%,反映出该苑的种子植物的分布与本地所处的气候带相适应;该苑种子植物世界分布属有33属,占总属数28.1%,也是湿地植被的主要组成或关键属.该苑特有属匮乏(均为栽培种).  相似文献   

10.
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福建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群落物的多种样性。结果表明,万木林计有维管束植物161科581属1205种,其中蕨类植物30科49属112种,裸子植物7科12属14种,被子植物124科502属1079种。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  相似文献   

11.
茂兰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名录及观赏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掘茂兰野生观果植物资源,采取典型样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的方法,对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分布地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蕴藏有丰富的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统计收录32科46属114种(或变种)植物,90%以上属、种分布在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资源数量较少,多数物种处于林下偶见伴生地位。采取赋分量化的方法对收录的114种观果植物进行观赏价值评价,筛选出31种优质观果植物资源,为科学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发掘梵净山野生观果植物资源,采取典型样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的方法,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分布地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蕴藏有丰富的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统计收录29科46属129种(或变种)植物,90%以上属、种分布在低山常绿阔叶林和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内,但资源数量较少,多数物种处于林下偶见伴生地位。采取赋分量化的方法对收录的129种观果植物进行观赏价值评价,筛选出38种优质观果植物资源,为科学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盘县八大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处云贵高原核心区域的东侧,由于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地貌,孕育了丰富多彩植物资源和特色明显的植物类群,区内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 523种。种子植物种的区系成分中,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达598种,占总种数的40.93%,中国特有分布居第三,407种。它们是构成八大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4.
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吕梁山脉中段.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共有木本植物175种(含变种),隶属于36科72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6属7种,被子植物34科66属168种.单种科、寡种科、单种属和寡种属在植物区系组成中占比例较大.木本植物科属种的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热带-亚热带-温带分布和温带分布的科数,分别占总科数的27.78%、33.33%和33.33%.属的分布区类型中,温带成分51属,占总属数的75.00%,反映出该区植物区系的温带性质.种的分布区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居首位,其中华北落叶松、黄刺玫、油松等为该区植被建群种或优势种.科属种的特有现象不平衡,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属、特有种分别为2属、79种.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长江中上游保存较为完好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以下特征:区内有种子植物166科803属1 565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达139科550属1 023种;科、属组成的优势现象明显,含10种以上的优势科有23科,所含属、种数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56.36%和62.85%,含5种以上的19个优势属所含的种数占总种数的15.74%,这些科、属在该区系组成中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优势明显,体现了由热带性质向温带性质的过渡性特征.缙云山在种子植物物种数量及分布区类型上都较为丰富,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并就该保护区植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采自广西西林县猫街鸟类自然保护区的413份苔藓植物标本整理和鉴定,得到该区苔藓植物33科66属153种(含亚、变种)。其中藓类植物23科53属116种,苔类植物10科13属37种,有65种为广西首次记录。其区系地理成分多样,与其他区系紧密联系。该区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数的32.03%,温带和热带成分所占比例也较高,反映该地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相一致;中国特有成分较高,占总数的12.42%,处于我国特有种属分布中心的过渡地带上。在进行的优势科、属分析中,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丛藓科Pottiaceae、曲尾藓科Dicranaceae、地萼苔科Geocalyc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叶苔科Jungermanniaceae,占优势的属为凤尾藓属Fissidens、曲柄藓属Campylopu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叶苔属Jungermannia和异萼苔属Heteroscyphus.该地苔藓植物主要成分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处于温带向热带过渡的地段上。  相似文献   

17.
对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菊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菊科野生植物44属、78种(包括变种2);其单种属最多,而以寡种属植物优势最强;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着重介绍了该保护区菊科野生植物资源在药用、食用和观赏等3方面的经济价值,并就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福建邵武将石地区的植物区系处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地区,有维管束植物173科461属915种(含种下单位).该区植物种类丰富,具有许多珍稀、古老、孑遗植物成分.在科、属水平上对其区系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分布类型的科占绝对优势,共77科,占53.1%;温带分布类型有37科,占25.5%;属的区系成分中,属的热带分布类型计197属,占区总属数的52.2%,温带分布类型共有169属,占44.9%.可见该植物区系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温带成分次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和庐山自然保护区关系最为密切,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次之,和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的差异较大,这主要由它们生态地理条件、区系成分组成的差异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对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百合科药用植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百合科药用植物19种,隶属于11属,分别占本区百合科植物资源总属数的84.6%、总种数的63.3%,其中这些植物的生活型单一,都是多年生草本.药用部位广泛,其中以根状茎类入药的最多,其次是鳞茎类,全草类位居第三;药用功能主要有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