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在实际中应用可控循环风,本文分析了在掘进巷道中应用可控循环风时,沿巷道的瓦斯浓度峰值运移规律,并得出了在掘进巷道中瓦斯浓度峰值由风筒的漏风量大小决定的结论。图3,参2。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汽油机的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三大性能指标随进气状况的变化规律,开发了小型化、低成本的摩托车发动机可控进气室.可控进气室由空气处理设备、被调空气室、循环风道及控制台组成.控制系统根据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利用一个温湿度控制器对制冷系统、加湿器和加热器进行双位控制;利用一个压力控制器,采用PID控制方法对调压风机进行变频控制.通过试验,证明了开发的摩托车发动机可控进气室可以把供给摩托车发动机的气体状态控制在温度5℃~45℃、相对湿度20%~90%及环境压力±15kPa范围内所需要参数的任意组合,并且精度满足台架性能试验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现有可控循环风技术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推导出带漏风的采煤工作面循环风系统的有关计算公式,减少了计算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并据此成功地解决了显德旺煤矿2717采煤工作面风量不足问题.图2,参4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立窑罗茨风机循环风节能装置的工作原理,组成与结构.并通过实例阐述了该系统装置的设计计算方法以及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罗茨风机技术改造时参考。  相似文献   

5.
山东建材学院于志贤副教授等老师研制完成的“水泥立窑罗茨风机循环风节能装置”不久前通过鉴定。这套装置是在风机循环风管的基础上,利用置于风机进风口内循环风管末端的高速喷嘴,将放风能量变为对转子作功的动能,从而减轻风机拖动负荷,达到节能目的。该装置结构简单、投资少(仅几千元)、操作管理方便,经三个多月的工业性试验证明,对  相似文献   

6.
针对相变储能电锅炉温度控制系统具有大惯性、大滞后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串级PID的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循环风道风量控制电锅炉的出水温度,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根据电锅炉换热器一次侧出风温度变化控制调节阀开度,对循环风道风量进行粗调;主回路根据电锅炉出水温度变化协调控制循环风机转速与调节阀开度,对循环风道风量进行细调,使电锅炉出水温度达到目标值。其中主调节器采用PID控制,副调节器采用P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电锅炉出水温度的稳定控制,并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7.
金川公司二矿区是一个国有特大型的镍生产基地,由于近年开采的不断延伸,二矿区通风网络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金川二矿通风网络中风机效率较低,内部漏风较大;循环风严重;风机有效能力低下,通风系统不稳定.本文以通路法为原理,利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软件对该矿的1150水平通风系统进行调节和改造.  相似文献   

8.
海上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软着陆安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分析了海浪载荷对风机安装的影响,建立了海浪载荷下风机运动学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按照安装要求和仿真结果提出了风机软着陆安装方案。分析了风机各个阶段的运动状态。采用液压蓄能器作为缓冲蓄能装置。使液压缸可以快速跟随上部吊架系统运动,实现整个软着陆过程只有一次撞击。提出了电液比例控制技术和加速度传感器反馈相结合的控制模式。使系统既有缓冲作用,且缓冲的加速度闭环可控,又可切换到同步升降模式调整风机姿态,克服了完全被动缓冲的不可控性、难以进行姿态调整及模式转换的衔接问题,提高了安装的灵活性,实现了风机的软着陆安装。  相似文献   

9.
可控减速法设计离心风机两元叶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采用可控减速法设计离心风机两元叶片,即通过三维黏性流场计算,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以确定流道内平均速度的减速规律和叶片型线.在满足原有的气动设计点参数和不改变风机轮盖和轮盘几何尺寸的前提下,对某高效离心风机叶片型线进行了重新设计.整机全工况数值计算表明,优化后的风机效率在绝大部分工况范围内都明显提高,压力在设计和小流量工况时也比原风机高,而且大大避免了原风机的过载导致烧毁电机的问题.设计工况详细的流场分析表明,优化设计风机的叶轮流道内静压分布更加均匀,消除了分离损失,说明该方法是风机叶片优化设计的可靠和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井掘进循环风问题,简述了掘进通风系统与矿井通风主系统的关系,分析了局部通风机风筒出口直对工作面和风筒出口在掘进面一侧的联络道两种局部通风方法。详细介绍了两种情况下掘进通风中各节点的能量关系,并绘制了相应的能量坡度曲线,从能量坡度曲线更容易看出掘进通风中各节点能量大小及变化关系,从能量角度分析循环风的形成条件,对井下预防循环风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二主要通风机负压已达2 867.5 Pa,三水平下延采区投产后暂时还将由北二风机担负,北二系统需要风量,通风阻力还将增加.北二风机能否满足其用风需求,系统是否稳定,这需要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通风技术测定,针对不同时期通风系统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利用通风网络解算软件对各个方案分别进行了解算分析,并对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确定了最优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所提出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切合矿井生产实际情况,可以在保证矿井今后系统用风要求及稳定性的前提下,降低系统通风阻力,有效解决风速超限问题.这对保证矿井生产能力及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煤矿通风的重要性,结合轴流式通风机的特点,设计了一套通风机房监控系统,提出了工作机和备用机的自动轮换的建议,以保证两台或多台风机能够均衡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火电站主厂房通风方案,提出了适合于严寒地区火电站的主厂房通内方案:即自然进风、自然+屋顶轴流风机机械排风。  相似文献   

14.
矿山应用受控循环通风技术的目的在于有效提高工作面的有效风量,进行了应用导风板提高循环区有效风量率的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在循环横巷出风口处安设引导风流的导风板,使循环风流面向回采工作面,背向外来新鲜风流,利用风流动压方向性,使循环风流最大限度地流向工作面,达到了导风板应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计算风管漏风及阻力损失的逐段递推计算法。该法既考虑了风压对漏风的影响,又考虑了漏风对风流阻力的影响。其结果比其它方法更精确、更符合实际。同时,还对局扇的串联运行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风机间隔串联时避免风管内产生循环漏风的风机间隔距离以及风机集中串联时所需风机台数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16.
乌鞘岭特长隧道斜井施工通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鞘岭特长隧道斜井施工通风为例,从施工环境、风量计算、风机选型、风向与风压控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隧道施工通风技术。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对地下停车库 CO( Carbon Monoxide) 气体浓度自动检测和调节,设计了基于 TMS320F2812 的地下车库通风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主要由 4 部分组成: 集中控制器、数据采集与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现场控制装置。集中控制器采用微控制器控制现场装置,统一调整所有诱导通风风机的集中控制模式及参数。数据采集 与执行器主要包括 CO 浓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其中微处理器接收上位机的指令,并负责参数的设定,CO 传感器实时检测 CO 浓度,并通过显示装置动态显示。现场控制装置由继电器、诱导风机、报警器及 12864 显示屏组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智能控制诱导射流排风的方法可取得很好的节能效果,为地下车库通风自动化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铁路双线隧道通风的空气动力特性:射流风机的组合特性、活塞风的影响、有害气体浓度分布和稀释原理等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例,从通风系统的综合治理和提高扇风机的综合效率方面,论述了提高矿井通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矿井通风系统优化评判中各指标的不相容性,从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安全可靠性3个角度出发.选用矿井总风压、等积孔、风机效率、风机运转稳定性、矿井抗灾变能力等指标.将信息熵与模糊可拓物元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熵权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模糊可拓物元决策模型.结合专家打分法与熵值赋权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以综合相对隶属度优选综合效益最优的方案.用该模型对张小楼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优选,并与模糊综合评判和模糊优选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综合权重客观准确,综合相对隶属度的离散程度高,对新矿井的通风设计或老矿井的系统优化改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