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骨科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降低感染率。回顾性调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3年7月~2015年8月间1052例骨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危险因素与手术切口感染的关系做统计分析,针对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进一步制定护理干预措施。1052例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伤口感染18例,感染率为1.7%,手术患者年龄、体质指数、基础疾病和否接台手术等因素与手术伤口感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生素给药情况和手术持续时间长短与手术伤口感染之间差异显著(P0.05)。术前皮肤准备、术前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注意针对性进行干预,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王芳华  于秀霞  冷雪 《科技资讯》2014,(34):246-24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入住该院的100例骨科就诊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按骨科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增加舒适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服务后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科中实施舒适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郭小荣  聂蕾  蒋芙蓉 《甘肃科技》2016,(20):126-128
探讨骨科患者接受舒适护理对术后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创伤骨科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睡眠情况及护理满意度。两组患者术后1h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5d睡眠质量评分同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18%,与对照组72.73%相比,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骨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睡眠状况,提高生存质量,且能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规范化疼痛护理方式在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方面的作用,以寻求最佳护理模式.方法:设立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对疼痛治疗方式、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规范化的疼痛护理方式减轻了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程度,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术后无痛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对创伤骨折患者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的影响。选取医院骨科收治的创伤骨折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共65例,给予骨科常规护理)和干预组(共6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压豆、中药口服、情志护理等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及康复效果。干预组经干预后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骨科常规护理结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减轻创伤骨折患者疼痛程度,改善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及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与一般手术的不同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通过对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总结出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还应注意加强护理观察、心理护理、疼痛的护理、卧床护理以及更为重要的功能锻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各项并发症均治愈,均已恢复工作,腰痛不再复发.仅1例诉偶轻度腰痛,但不影响工作.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护理及指导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肛肠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观察肛肠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分析总结术后出现尿潴留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1例尿潴留患者中,心理、手术以及药物使用等因素是导致肛肠术后尿潴留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根据尿潴留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肛肠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58例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资料,分析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改良护理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感染后死亡率。结果 施行针对性护理策略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术后ICU监护时间与感染后死亡率均明显减少。结论 急性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与吸烟、术前肺部感染,胸腔积液、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太长、中大量输血,术后呼吸机相关感染有关。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以降低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失眠病人进行失眠原因的问卷调查,发现疼痛、痰多,各种导管的存在为主要原因,经济状况不佳,环境因素等为失眠的相关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柳艺  陈虹 《科技信息》2013,(18):137-137
目的:探讨寻找科学合理的剖宫产手术指征,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对术后腹部切口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某医院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在妇产科住院行剖宫产分娩的孕妇进行手术指征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患者术后的护理分析。结果:剖宫产手术指征中难产比例慢慢下降,社会因素出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手术后对患者切口进行严格护理以及恢复指导,给予精心的护理后均恢复出院。结论:无手术指征的社会因素是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须提高人们对剖宫产的认识,合理使用剖宫产,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和观察,从而提高患者对术后手术切口恢复情况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晏丽学 《甘肃科技》2011,27(13):162-163,153
介绍了骨科患者便秘的原因、预防以及护理措施;着重强调了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方法,旨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医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科术后切口相关因素以及护理教育。方法回顾性总结2015年6~12月期间在湖州市第一医院外科进行手术的150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在这150位患者中,有5位患者发生了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状况,导致这5位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主要包括手术时间过长、合并原有基础性疾病、未应用抗生素等。结论应针对相关的危险因素而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以防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沈豆丽 《科技信息》2009,(33):T0369-T0369
失眠中医学上称不寐,即因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心。保证良好的高质量睡眠,是促进手术患者精神体力恢复的重要奈件之一。大部分外科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植物神经紊乱致胃肠功能不好,延缓手术切口愈合。因此,细心观察及时分析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解燕  李颖 《甘肃科技》2022,38(2):102-104
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的程序化护理模式在预防骨科术后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中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入庆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7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仅给予常规护理(术后监测生命体征、依据血栓相关症状实施基础预防、物理预防和药物防控等),观察组36例在其基础上接受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在骨科病人术后使用的护理观察,探讨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时实施正确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方法:对151例使用PCEA的骨科术后病人进行镇痛术前心理护理,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镇痛泵管道及穿刺部位护理,皮肤的护理等护理观察.结论:积极有效的PCEA护理和对病人及家属的正确指导,为骨科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减少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成人骨科术后亚谵妄综合征(SSD)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收治的333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ICU的临床资料及各项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引起成人骨科术后SSD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模型函数,采用R软件基于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列线图,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计算平均错判率和一致性。结果:最终纳入研究301例患者,其中未发生术后亚谵妄274例,发生术后亚谵妄27例,亚谵妄发生率为8.97%。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引起成人骨科术后SSD的影响因素为入院时血钠浓度、血红蛋白水平、入院时老年患者衰弱(FRAIL)量表评分、入院时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FⅡ)总分、术中是否使用镇静或镇痛药、术中是否输血和入住ICU时血红蛋白,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血钠浓度(OR=0.922)、FRAI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内窥镜鼻窦围手术120例患者行心理护理、控制出血的高危因素、控制局部炎症、术后一般护理及术腔护理.结果:术中出血减少,手术精确仔细.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术前术后护理与手术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机将160例2012年9月—2013年9月骨科就诊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患者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骨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骨科护理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创伤骨科患者在行高压氧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提供完善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方法对创伤骨科106例次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通过治疗前对患者的详细护理评估和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治疗前准备,以及治疗后的密切观察、指导患者应对不良反应和加强饮食护理等,实施有效的护理.结果通过系统、有效的护理,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治疗安全。结论为提高高压氧治疗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应用,实施有效护理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观察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对疼痛控制和满意度的实际影响,探讨该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兰州市西固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86例急诊创伤骨科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n=93)及对照组(n=93),其中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达到护理满意87例,满意率93.5%(87/93),对照组达到护理满意75例,满意率80.6%(75/9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显著缓解了疼痛,提升了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